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場音樂的旅行,行走在日內瓦的鐘聲里

來場音樂的旅行,行走在日內瓦的鐘聲里

歲月的旅行,身邊都有你| 第112期

Ferdinand Hodler [瑞士]

-今日音樂-

歲月是一場有去不回的旅行,有人用文字、色彩來記錄成篇,李斯特則用音樂來記錄自己的旅程。本期為你推薦的音樂是李斯特鋼琴三部曲《旅行歲月》第一卷中的最後一曲——《日內瓦的鐘聲》。這是一本在旅行時用音樂寫下的隨想,也是一本屬於李斯特的人生筆記。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節選)

作者:拜倫

(十三)

起伏的山巒都像是他知心的朋友,

波濤翻騰著的大海是他的家鄉;

他有力量而且也有熱情去浪遊,

只要那裡有蔚藍的天和明媚風光;

沙漠、森林、洞窟以及海上的白浪,

這些都是他的伴侶,都使他留戀;

它們有著共通的語言,明白流暢,

勝過他本國的典籍--他常拋開一邊,

而寧肯閱讀陽光寫在湖面上的造化的詩篇。

(八十九)

天地寂然,雖則並沒有沉沉酣睡,

但忘了呼吸,像人在感觸最深時一般;

靜靜地,正如人思索得如痴如醉:

天地寂然,從高遠的星空燦爛,

到平靜安寧的湖水和環抱的群山,

一切的一切集中於一個實在的生命,

無論是一線光、一陣風、一張葉瓣,

都不遺失,而成了存在的一部分,

各感到了萬物的創造者和衛護者的真純。

選自:拜倫著《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楊熙齡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愛我的,我報以嘆息。恨我的,我付之一笑。任上天降下什麼運氣,這顆心全已準備好。

——拜倫

-關於作者-

拜倫(1788—1824),畢業於劍橋大學,英國19世紀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在詩歌中塑造出一批「拜倫式英雄」。

GIF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李斯特音樂小故事

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火焰,它是從口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心管中流通著的心液。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繫,音樂獲得了新生。

——李斯特

在一次文藝沙龍上,一位伯爵夫人曾對肖邦開玩笑——「如果我還年輕貌美,我的小肖邦,我會選你做夫君,選費迪南德·希勒作男友,選李斯特作我的情人。」

在古典音樂家中,李斯特因迷人的相貌及高超的才華,備受當時女性追捧。在當時沒有影視娛樂的時代,人們不是去沙龍,就是看歌劇或聽李斯特,李斯特的名聲比現在的明星響亮得多。

1833年,李斯特在一次沙龍中認識了貴族夫人瑪麗·達古,他們一見鍾情。這段跨時空的愛戀,讓他們攜手浪跡了半個歐洲,在這期間李斯特也開始了他的《旅行歲月》鋼琴三部曲篇章。

édouard Manet [法國]

在瓦倫城湖邊,我們坐了許久。弗朗茲(李斯特)在這兒為我寫下了帶有憂鬱色彩的和聲,湖水嘆息似的音響和船槳的節奏韻律。聽到這些,沒有一次我不是淚水盈眶的。

——李斯特夫人瑪麗回憶錄

《旅行歲月》共有三卷,在第一卷「瑞士遊記」中,李斯特在日內瓦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找到了前半生中難得的寧靜,同時也把這的風景寫成了9首富有詩意的鋼琴曲,編寫成了一本音樂旅行札記。

《日內瓦的鐘聲》是一卷中最後一曲。在這期間,李斯特的女兒來到了世上,初為人父的他非常喜悅,懷著幸福的心情譜寫了這首樂曲,並引用了拜倫的這句詩「一切的一切集中於一個實在的生命,無論是一線光、一陣風、一張葉瓣…」作為篇頭寫在了樂譜上。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好、壞都是途中必經的風景。

文/王生寧

【留言區】

下一場旅途,你想與誰同行?

本期音樂人

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鋼琴之王」,首創交響詩體裁。代表作《浮士德》《但丁》《匈牙利狂想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詩和歌 的精彩文章:

TAG:以詩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