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在美國餐館端盤子的他,忽然接一電報:首任大總統,非君莫屬

正在美國餐館端盤子的他,忽然接一電報:首任大總統,非君莫屬

1911年4月27日,革命黨人領導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在全國引起了巨大震動。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的勝利,標誌著清朝走向滅亡。

武昌起義發生時,孫中山不在國內,所以,他並不知道國內發生了武昌起義。孫中山雖然不在國內,但他在這場革命爆發前,所做的大量革命工作,則是導致這場起義爆發的總根源。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中山。他於1894年組織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和「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政綱。1905年,他創立中國同盟會,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從1906至1911年,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為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孫中山為推翻清廷,建立民國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可以說如泰山之重。僅從武昌起義前一年,他在美國的一年多時間的行跡中,就可粗線條領略這位偉大民主革命先驅的艱辛歷程。

1910年2月的一個上午,孫中山隻身從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市來到芝加哥城唐人街。事先,經朋友介紹,他在那裡找到了一家華僑經辦的「上海酒樓」。

「上海酒樓」經理叫梅光培,和孫中山同鄉,也是廣東人。梅光培雖然和老鄉孫中山此前並不認識。但孫中山這個名字,梅經理早已如雷貫耳。見到梅經理後,孫中山直言道,他此番來芝加哥,一是向華僑籌款,繼續國內的革命起義;二是準備建立芝加哥同盟會分會。

當時,孫中山對芝加哥華僑情況不很清楚,就請梅經理幫他找個嚮導。梅經理很是幫忙,為孫中山尋得了一名16歲的梅斌林。梅斌林當時就住在「上海酒樓」,他在芝加哥半工半讀。此時,學校放假,他正好有時間。於是,梅斌林幾乎天天為孫中山帶路,挨家挨戶找華僑商人宣傳革命思想。

由於此前「保皇黨」的活動,孫中山在芝加哥的工作開展得十分困難。如果把在芝加哥的華僑分為下中上三層的話,華僑中的下層人民倒是支持孫中山,但他們囊中羞澀,無錢可捐。中層華僑對孫中山「驅除韃虜」,建立民國的主張則心存顧慮和畏懼。他們怕的是,如果支持孫中山,就等於反叛清政府,將來一旦回國,說不定會有生命危險。而過著優越生活,財大氣粗的芝加哥上層華僑,聽了孫中山的宣傳後,開始並未動心,也不願捐款。因為,他們認為,孫中山的革命主張是空中樓閣,根本實現不了。

有時,孫中山剛剛邁進華僑家口,就被主人以不想聽宣傳為由,要其離開。見到這個情況,孫中山總是禮貌一笑,繼續走向隔壁華僑住家,或他們經營的商店。那一段時間,孫中山在芝加哥的工作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經過一番艱苦走訪宣傳,孫中山以點帶面,以他所住的「上海酒樓」為中心,漸次展開。「上海酒樓」周邊的華僑,廣受孫中山思想影響。孫中山抓住時機,適時吸收一些華僑中的革命積極分子加入同盟會。不久,同盟會芝加哥分會正式成立。「上海酒樓」 經理梅光培,包括該酒樓老闆梅耀富、梅旭耀等,都成為第一批同盟會會員。隨著加入同盟會會員人數的增加,陸續募到不少款項。這些革命捐款分批寄往同盟會香港機關部,以資國內革命黨起義之用。

1910年初,孫中山在舊金山也成立了同盟會支部,創始人為李是男、黃伯耀、溫雄飛等一批華僑。隨著孫中山在美國這兩城市影響的擴大,引起舊金山清政府領事的注意。和舊上海一樣,舊金山也有各色各樣的幫會。清領事收買了一些幫會大佬和師爺。後來,清政府駐華盛頓公使館還直接僱傭偵探,跟蹤孫先生,伺機暗殺和綁架革命人士。所以,當時孫先生每到一處講演結束,即由同盟會負責掩護,迅速離開。孫中山在美國宣傳革命時,是冒著殺頭風險的,但他已置生死與度外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前夕,孫中山一邊在北美「致公總堂」支持之下,組織 「籌餉局」,到處巡迴講演革命,籌募軍餉。同時,他為了節省開支,在宣傳革命的過程中,他還抽時間打工。據一些華僑個人記述,武昌起義爆發期間,他正在科羅拉多州典華城(Denver)一家唐餐館打工,該餐館老闆姓盧。從當地報紙上獲悉「武昌暴動」的消息後,孫中山並未有太強烈的反應。因為同樣的起義他已領導過十次了,何況這次的發動者和他並沒有直接關係。

可是有一天,孫中山正在唐餐館手捧托盤為客人上茶時,忽然有一同事向他大叫一聲說:「老孫,你有份電報。」隨之,一個信封就放在了孫中山手持的托盤裡。孫中拆開信封,發現電報是黃興打來的,內容是:因為革命情勢發展迅速,「中華民國」可能即將成立;一旦成立了,則首任「大總統」實非君莫屬也。電報請孫中山立刻起程回國。兩個月以後,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

其他時間不計在內,單位就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這一年多時間裡,孫中山在美國諸多城市留下的革命足跡,足以說明有多麼艱辛和兇險。如此偉人,又如此平凡。正如旅美學者、歷史學家唐德剛所言:「在美打工,何損於孫國父的日月之明?相反地,孫公的打工正可說明先賢締造『民國』的艱難,足為後世子孫追念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躲債跑路者成就了「沙縣小吃」,「救命稻草」變成了一大產業
他曾兩獲諾貝爾獎提名,從教時持續給一女生寫信,遭告狀仍結正果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