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三大原因決定其不會這麼做,虞姬只是其一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三大原因決定其不會這麼做,虞姬只是其一

談起項羽,大家腦海里閃現的大多會是一個金剛怒目、英姿勃發、一派正人君子氣質的男人。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一生跌宕起伏,戰無不克,卻死得令人唏噓。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專門寫詩祭奠——「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這個男人的敬佩之情。

項羽劇照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可項羽作為失敗者卻屢屢收穫後人的同情,甚至被捧上神台。有人說他是悲劇英雄的代表,也有人說他是正人君子的悲哀。千年過後,項羽也早已化為塵土。站在今日的視角,重新回到那個時代,你會看到一代梟雄的末路悲歌。

一代英雄的末路

要想理解項羽為何在四面楚歌時不選擇過江,東山再起,就必須對其成長曆程有一番了解。項羽出身楚國貴族,少年時跟從叔父項梁一起討生活。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項羽自幼聰慧過人,但不好讀書,喜愛練劍,想學萬人敵。後來項梁起兵反秦,作為親侄子的項羽自然揭竿而起,毫不猶豫地響應。後來項羽在軍中屢屢打勝仗,官職也一路上升。

項羽真正成名的戰役是巨鹿之戰。當時起義軍的首領宋義被秦軍章邯包圍,眼看就要被消滅。各路前來營救的起義軍都左右觀望,天下的命運就取決於巨鹿之戰的結果。項羽當時在宋義手下任職,心中對當前軍事戰略非常不滿,便與謀士范增密謀。項羽憑藉軍中威望,取代首領,自稱上將軍,並號令三軍,破釜沉舟,展開生死之戰。這次勝利,奠定項羽的霸王地位,也為後來與劉邦奪天下,埋下伏筆。

後來劉邦率先進入函谷關,滅掉秦朝,成為名義上的關中王。項羽自然不滿,可剛打勝仗,也不好對身為同盟的劉邦發動攻擊。請記住,項羽在秦皇宮做的選擇極其重要。他沒有選擇秦朝的大一統,而是繼續沿用西周的分封制,西楚霸王的名號也是由此而來。回到故土的項羽,以為恢復戰國時代的制度,就能安心返鄉,天下安定。可時代的變遷,遠不是個人能左右,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歷史將歸於統一。

劉邦劇照

四年的楚漢戰爭,項羽可謂是屢戰屢勝。可違背歷史規律的戰術即便一次次繁華似錦,也逃不過最後戰略上致命的一擊。項羽與劉邦的決戰中,一敗塗地,從江東帶來的子弟兵,也全數損失殆盡。霸王別姬的場面,出現在寒風蕭蕭的深夜,讓人不勝唏噓難過。當項羽突破漢軍重圍,孤身一人,站在故鄉對面的河岸上,何去何從成為眼前最大的難題。

霸王和虞姬

至此,我相信讀者能從上述中,嗅到一點點項羽不過江東的選擇緣由。首先項羽一生失敗極少,屢次獲勝的人生中遭遇致命一擊,是難以承受和面對的。不過江東,是一種自我逃避,是過往生活的累加。其次,即便過江東,他覺得也不會勝利。劉邦這邊的韓信、張良、蕭何等人才濟濟,實力雄厚,天下歸心。重頭再來的希望,對項羽而言微乎其微,很可能最後落個會被歷史嘲笑的結局。最後,項羽身邊的愛人虞姬和親戚朋友幾乎全部死掉,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尤其是古代,沒有周圍人的支持,可以說寸步難行。

歷史沒有如果,項羽也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清軍逼近京城,打破崇禎對李自成的圍剿,終使明朝陷入兩難境地
明末教諭堅守城池,城破後仍不忘教育盜賊忠君,最終殺身成仁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