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作者 / 魏建梅 白蘿蔔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說起中國內地青年導演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上面這段話,現今,中國電影行業正在發生質變,從以往排資論輩的老導演時代大步跨進到新導演、青年導演迅速湧現的欣欣向榮中。

可以說,今時今日正是青年導演的盛世,從2018上半年電影市場表現來看,更多的爆款影片都出自青年導演之手,如年初的《前任3:再見前任》,五月大盤黑馬《超時空同居》以及引爆暑期檔的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葯神》,其背後的田羽生、蘇倫和文牧野都是內地青年導演的優秀代表。恰在昨日,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也正式開幕,一場以青年導演為主題的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青年導演之說盛行多年,無論是自我成長或是前輩提攜,抑或是出身於種種電影節、電影展、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整個中國電影行業致力於發掘和培養新導演多年,而如今,正是開花結果、桃李滿天下的時刻。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獨家策划了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排行榜,綜合導演作品市場成績、作品質量及導演在行業當中所處地位等數據,在研究青年導演現狀及他們的成功之路同時,也希望從他們身上看到中國電影發展的未來方向。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青年導演類型發展全面

中國電影的希望在這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註:1、入圍導演均為1980年後出生;

2、導演排名依據:作品最高票房佔50%,作品最高豆瓣評分佔30%,百度指數及業內影響力佔20%;

3、票房高以及連續高票房的排名靠前;

4、觀眾評分高排名靠前;

5、近兩年活躍的排名靠前,近兩年無作品的排名靠後;

6、有市場期待的即將上映作品的排名靠前。

從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排行榜中可見,目前內地青年導演類型發展還是全面的,從榜單前十名排名狀況來看,既有成功的商業片導演,如《前任》系列導演田羽生,從開心麻花中成長起來的宋陽、張遲昱和閆非、彭大魔,同時也有獨具強烈個人風格的作者型導演,如文牧野、韓寒、忻鈺坤等,相比以往電影市場的內容單一,如今不同類型風格的青年導演其實都可以得到發展和機會。

文牧野和他的長篇處女作《我不是葯神》是今年中國電影市場上最大的驚喜,文牧野是寧浩「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當中的簽約導演,因為之前拍攝的短片被寧浩和徐崢相中,得二位導師相助,也有了《我不是葯神》的出現。截止目前,影片票房累計27.95億,豆瓣評分高達8.9,一時成為暑期檔現象級影片。而在影片背後,是文牧野長達兩年的劇本創作,和近乎於偏執地執導方式。

站在今天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有幸看到了《我不是葯神》,同時中國電影行業也有幸,這部電影出自一位青年導演之手。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而與文牧野類似,作者型青年導演也正在電影市場上佔據愈加重要的位置,例如韓寒、畢贛、忻鈺坤,三人的成長方式還各具代表,韓寒屬於自我學習成長,走上導演之路,從2014年電影處女作發表,目前韓寒已經完成《後會無期》和《乘風破浪》兩部作品。

畢贛則成名於電影節,個人首部電影作品《路邊野餐》獲得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銀豹獎以及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等,今年畢贛再度推出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又入圍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而畢贛的出現,似乎也成為內地青年導演群體中的藝術之光。

忻鈺坤則發跡於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青年電影人培養基地——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處女作《心迷宮》在FIRST影展獲獎之後,忻鈺坤也受到行業和市場的高度認可及廣泛關注,今年4月,他的第二部作品《暴裂無聲》也在院線上映。

換句話說,這幾位導演也代表著內地青年導演中作者型導演的最優一面,既有市場爆款,也有藝術佳作,在整個市場依然困擾於商業和藝術如何平衡時,其實他們的電影也算是一種發聲,好的電影就是市場硬通貨。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在典型商業導演當中,田羽生、宋陽、張遲昱及閆非、彭大魔可以說各領風騷。田羽生的《前任》系列三部部部叫座,賀歲檔上映的《前任3:再見前任》拿下19.41億票房,還引發了一場「關於前任」的集體回憶,在收穫市場成功之後,田羽生還加入《美人魚2》,獲得與周星馳的合作,對於這位青年導演日後的發展之路勢必是一次更強大的助力。

近兩年開心麻花轉戰電影市場,將自己的話劇改編成電影,同時由自己的話劇導演執導,將他們推向電影市場,從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到去年的《羞羞的鐵拳》,接連兩部作品大獲成功,也因此為開心麻花四位年輕的導演奠定了江湖地位。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商業電影始終是電影市場上無與倫比的強者,而在內地商業電影領域,青年導演也正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今年5月的票房黑馬《超時空同居》背後就是一位青年導演蘇倫,暑期檔初期青年導演韓延也憑藉新作《動物世界》嘗試更現代的電影類型,從這些案例也可以看出,青年導演身上有著充沛的才情,同時也蘊含著無限商機。

恭喜榜單上的每一位導演,你們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證明了,中國電影的未來,確實在你們肩上。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舉行業之力助力青年導演成長,

半壁江山可交與他們手中

青年導演已經崛起,且越來越多的後起之秀正在成為市場和行業內的中堅力量,這確實成為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最為顯著的現象之一,從大環境來說,對於青年導演的扶持和助力是整個行業都在積极參与的行動。

在這項重點關注行動中,主要有導演扶持計劃、公司簽約導演、電影節及電影展幫扶項目等。自2008年至今,國內關於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將近30個,在政府層面有「青蔥計劃」,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指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截止目前已經舉辦三屆,推出導演包括白冰、黃璜、申瑜、周侯衡、程浩等;

此外,還有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話語青年影像論壇,至今已經舉辦十二屆,去年的年度新銳導演由趙祥(《石頭》)和詹京霖(《川流之導》)獲得。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同時,由民營公司、BAT公司及電影人發起的多項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也遍地開花,據北京商報數據統計,在近十年間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中,民營公司佔比最高,達到43.9%,BAT佔比21.9%,個人類佔比9.8%,是所有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發起者當中的前三名。

榜單排名第一的文牧野就來自「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這是壞猴子影業2016年推出的一項青年電影未來計劃,有趣的是,發起這項計劃的寧浩本人也成長於青年導演計劃,2006年,寧浩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拍出了《瘋狂的石頭》一舉成名,如今寧浩此舉,既是提攜後輩助力市場,也很有飲水思源的意味了。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除此之外,電影節及電影展也在為青年導演發展開放窗口,如北影節、上影節等國家A類電影節也開展項目創投等平台多年,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到今年已經舉辦12年,培養和輸送導演上百名,如忻鈺坤、馬凱、王一淳、周子陽、張大磊、蔡成傑等,隨著FIRST的舉辦和發展,其影展內部也日漸形成一個完善且成熟的青年導演培養體系,這對於無論是青年導演扶持還是中國電影發展,都是一件好事。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從電影行業氛圍而言,全行業都在積極支持青年導演發展,同時市場和觀眾對於青年導演的看法也有所轉變,之前許多觀眾對於陌生導演會有懷疑心理,而從近兩年的市場反饋來看,只要作品夠好、口碑得以傳播,青年導演是可以憑藉作品在觀眾當中樹立形象的,相信在《我不是葯神》《超時空同居》之後,這兩位曾經「陌生」的導演已經成為口碑代表了。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行業弊病在此處更甚,

青年導演發展之路仍需上下求索

從當下的行業氛圍來看,似乎是青年導演發展的最好時代,話雖如此,但仍避免不了有亂象叢生,有困境仍在,依然有許多青年導演懷才而不遇,憤憤而終生,這是遺憾,也是行業痛疾,在向好的大環境下,依舊有許多問題仍需行業人警惕和關注。

在一部電影從雛形到登上大銀幕,中間過程漫長,而作為行業新人,青年導演在這漫長過程中所走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有的導演為了堅持自我走上絕路,去年《大象席地而坐》的導演胡波自殺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或許可以給導演一點慰藉的是,他的作品在今年的FIRST影展上作為開幕影片播放;還有的導演的作品經歷漫長的等待終於上映,但在上映一周後,影片卻下檔,導演自己發布聲明提出對於發行過程的懷疑,許多時候,影視行業弊病往往在青年導演身上體現得更為嚴重,有許多人堅持過來了,也有許多人就這樣走掉了。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關於青年導演成長道路上困境,此前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在對於多位青年導演採訪時也曾提問,有的人說卻一個伯樂,有的人直白地說缺錢,也有人說需要先寫一個好劇本,還有人說應該先認清自己,從籍籍無名到完成自己的大銀幕處女作,他們一路披襟斬棘而來,他們也是最有話語權來講述自己這個群體故事的,具體內容請見本系列特稿。

回看國內青年導演的發展,近兩年呈迅猛發展態勢,大批青年才俊踴躍出頭,但以往的中國電影市場曾長達十幾年都是由大導演把持的,這與市場發展、觀眾狀態也有關係,在過去欠發達的形勢下,市場和觀眾自然更加認可已經成名的導演和他們的作品,隨著市場和行業發展及觀眾成熟,電影市場變大,類型豐富,內容充實,觀眾對於內容的接受範圍自然隨之擴大,也讓更多新人有了出頭的機會。

同時,隨著力捧青年導演的聲勢高漲,也不乏有投機分子參與其中,托舉後輩本是善意,但也有人只是打著助力人才的幌子自謀私利,將青年導演當作利益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犧牲了無數原本可以有機會發光的電影夢。

居安需思危,輝煌時刻里更希望,每一個可以成為導演的青年人,都可以成為導演。

權力榜|中國內地青年導演TOP50,80後導演黃金一代

大家都說,這是一個青年導演發展的好時代,含義似乎是說這個時代給了青年導演發展的最好時機,不過與此同時,也正是這些青年導演的出現,集體促成了這個黃金時代的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