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懼貿易摩擦烏雲,這個城市的老式店鋪逆風飛揚

無懼貿易摩擦烏雲,這個城市的老式店鋪逆風飛揚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全球樹立起的貿易壁壘猶如一片烏雲,籠罩在全球經濟上空。儘管如此,一個遠離這些塵囂紛擾,恬然隱匿於新加坡房地產行業一隅的舒適角落,正在散發著令人垂涎的吸引力。

2018年以來,市場對靠近這座城邦中央商務區的兩層或三層排屋的需求量一直大於工業用房。坐落於這些排屋的,通常是一些臨街酒吧或美食酒館,而樓上往往設有按摩水療中心或音樂廳。

作為一種混合用途建築,建造於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臨街店鋪,構成了二戰前舊城中心的大部分城市肌理。這些保護性房屋的市場需求極為火爆。根據高力國際集團(Colliers International Group Inc.)提供的數據,在2018年第一季度,超過500萬新元(約合370萬美元)的交易同比飆漲281%,增至創紀錄的4.786億新元。這家經紀商將如此火爆的行情歸因於來自房地產基金和投資公司,以及本地和外國高凈值人士的旺盛需求。

工業地產開發蕭條

店鋪的火爆與工業地產開發的蕭條形成了鮮明對比。根據高力國際的數據,剔除政府為建造一個共享行政學習中心銷售的土地(這更像是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用地),第一季度的投資銷售總額(只考慮500萬新元以上的交易)僅為2.76億新元。儘管政府為市場提供了幾片工業用地,但無人競標。

多彩的生活:2018年第一季度,新加坡住宅物業的投資銷售額高達91億新元;但在其他類別中,二戰前店鋪的市場表現擊敗了熠熠發光的新購物中心 *本圖列舉的投資銷售額只考慮500萬新元以上的交易(數據來源:高力國際集團)

請注意,經紀商確實期望市場——尤其是那些想成為物流中心房東的投資者——對工業地產的興趣大幅上升。例如,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去年將其Prime送貨服務帶入新加坡。不過,投資者也有理由謹慎行事。一旦美國將貿易摩擦升級,以中國為中心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受到影響,這個城邦國家也難免會受到傷害。

房屋無疑是更安全的賭注。在經歷一波由政府策動的降溫之後,住宅物業價格正在恢復。與昂貴的香港房屋市場一樣,投資者正在競相湧入。與此同時,開發商正在爭先恐後地囤積土地,僅在2018年前三個月就花費了近60億新元收購現有的住宅用地。

店鋪是投資者的避風港

新加坡寫字樓市場的前景正在企穩,儘管供過於求仍然是一個問題。相比之下,市面上的店鋪不足7000間。那些坐落於駁船碼頭和沙球朥路,委託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Inc.)出售的店鋪擁有絕佳的位置——它們都位於市中心。2018年3月,當地投資公司8M Real Estate Pte開具了一張價值8250萬新元的支票,收購了10棟排屋。據高力國際集團估計,這家投資公司持有的保護性房屋總數由此達到40間,價值約5億新元。

購物習慣正在改變:新加坡最大的購物中心REIT(即不動產投資信託)去年發現,新簽租約或舊租約續簽中的租金呈下降趨勢 *相較於此前租賃合同(通常簽署於三年前)的租金變化(數據來源:公司報告)

一些購物中心正在續簽租賃合同,但合同上的租金恐怕不會讓房東歡呼雀躍。網上購物的勃興,是令人沮喪的原因之一;銀行希望增強數字化業務(並節省對實體分支機構的資金投入)是另一個原因。

當然,店鋪無法與經濟基本面完全隔絕。但相較於裕廊東的某家大型購物中心,它們的收益能夠更好地經受住全球貿易的起起伏伏,而前者的顧客流量和財運往往跟全球石油價格密切相關。中央商務區之外的高檔化——比如,JooChiat街區被改造成了一個時尚先鋒地帶——也會吸走部分人氣。

要找到好的店鋪交易並不容易,而那些兼具住宅功能的店鋪也不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儘管如此,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分析,去年仍然完成了148筆交易,交易額達到10億新元,比2016年增長了40%。

這並非偶然現象。在特朗普時代,只要不爆發類似SARS那種迫使人們足不出戶的流行性疾病,這些散發著柔色光澤和歷史沉澱的店鋪就可能會成為聰明投資者競相追逐的避風港。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撰文:Andy Mukherjee 編輯:陳木青、于欣宜翻譯:任文科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經紀人把客戶利益置於私利之後,合法嗎?
利用人們最悲傷的時刻賺錢,這個行業的前景很「光明」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