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民挖洞無意間挖出古墓,佔地70000平米,出土文物世界獨一件

農民挖洞無意間挖出古墓,佔地70000平米,出土文物世界獨一件

在我國如今的山東省博物館新館中,有一個展廳叫做「明代魯王展」,在這裡面展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魯王朱檀的墓出土的珍貴文物,在這些非常罕見的奇珍異寶當中,魯王的九旒冕是我國目前發現唯一一件保存非常完好的明初親王的冕冠實物,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的服飾禮儀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價值,在2011年,魯王的九旒冕被評為山東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相信大家也看過不少古墓的發現,文物的出土都是十分偶然的,著名的三星堆遺址被磚廠工人無意發現,國之重器司母戊鼎是被一個老農一鋤頭挖出來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也是農民在田裡挖出來的,說起魯王墓的發現,就要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在山東省的鄒城縣,百姓們在九龍山挖防空洞的時候發現了古墓,就立刻上報了文物部,在當地文物部門的工作者和解放軍戰士的大力支持下,在1970年,開始退出檀木,進行了有計劃的發掘,從而使埋藏在地下600多年的珍貴文物重見天日。

說起朱檀,他被朱元璋謚為「荒王」,這裡的荒字是荒唐的荒,大家可能就會奇怪了,展廳明明叫魯王展,為何這裡又稱為荒王?其實這朱檀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明太祖朱元璋詔誥天下,封其年僅兩個月的兒子朱檀為魯王。朱檀自幼禮賢下士,博學多識,好詩書禮儀,頗得朱元璋喜愛,就是這樣,一位飽讀詩書的太子,卻因為信奉了道教,整日的誦經焚香,還追求長生不老,煉製仙丹,最後因為食用了自己研製的仙丹,毒發身亡,本來有著大好前程的魯王,就這樣命喪九泉,成為了明代最早去世的親王在死前還不到20歲,朱元璋知道以後,非常的痛心,又非常的惱火,認為他的這種行為荒唐至極,因此給了他一個惡謚,名叫「荒王」。

但畢竟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在朱檀去世後,朱元璋還是厚葬了他,這裡的厚葬奢侈至極,僅佔地就有7萬平方米,其墓葬里出土有冕冠佩飾、傢具服裝、筆墨紙硯、琴棋書畫、彩繪木俑等,許多隨葬品具有明顯元末明初時代特徵,是明代「藩王級」文物的最早代表。不僅如此,我們從出土文物的性質也能看出,這位短命的親王雖然年輕時荒誕不經、為了所謂的長生不老丹而白白葬送了一生,但他居孔孟之鄉,深受禮儀之邦文化的熏染,喜愛詩書禮樂,與筆墨紙硯、琴棋書畫相伴,常常頌詩讀書、對弈彈琴,文人氣質濃郁,品位也頗為高雅,這不禁更讓人為之遺憾和嘆息了。

直到1969年,鄒城農民在挖防空洞時,無意挖出這座沉睡了600年的古墓。專家到達後更是對這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讓專家欣慰的是,雖然早已過去幾百年,但這座墓卻絲毫沒有被盜痕迹,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墓中出土了一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帽子,名叫九旒冕。這頂帽子是朱檀在出席重要場合時才會戴的禮帽,十分貴重,如今存在與世的九旒 冕只有兩頂。另一件是袁世凱稱帝時仿造的,論歷史價值,同這件自然無法比較。如今這頂帽子,被存放在山東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大家讀完文章以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珊珊健康說 的精彩文章:

TAG:珊珊健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