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陵地宮:一代女皇最後的歸宿

乾陵地宮:一代女皇最後的歸宿

原標題:乾陵地宮:一代女皇最後的歸宿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乾陵由主陵和地宮組成,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乾陵墓室是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圖片為乾陵復原圖。


鳥瞰乾陵,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陵前並立著兩塊巨大的石碑,東側的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但碑額未題碑名,無字原因說法不一。


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的兩組共61尊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石像為何無頭,考古學家對此進行了分析,可能是地震給這些石像帶來了災難。


乾陵地宮為何遲遲不打開,裡面珍貴文物是否保存完整,這裡面存在多少歷史經濟價值種種疑問,都只能等到地宮打開之後才能真相大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澤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歷史上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士兵
二戰時日本有哪些著名的軍事指揮官?

TAG:宇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