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情是一種選擇:寧願深愛無歸路

深情是一種選擇:寧願深愛無歸路

1.

前兩周,讀到一句話,說的是:

悲劇的根源並不是由於善、惡之間的衝突。而是主體的自由意志與隱藏在背後的必然性之間的鬥爭。

這句話的上下文語境是雅典文明對於「悲劇」的推崇。

無論是行善、作惡,人們都在奮力掙扎,試圖擺脫某種自身命運的必然性,同時又不斷陷落在那種必然性之中。

放眼望去,很多很多人都在這樣的處境中。人們為這種處境感到痛苦,又在這種痛苦中得到升華。

2.

與朋友探討,假如活得虛幻更容易快樂,為何還要選擇儘可能清醒地活著?

我無法說清,只是隱約感受到在那種「清醒」里,有著「作為人」的某種散發著悲劇色彩的榮光。

清醒即是一種對抗,一種對必然性和沉淪的對抗。

很多人誤解了「難得糊塗」這四個字的含義。難得胡塗,不是真糊塗,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難得糊塗」的底色,恰恰是一種清醒。是由於某種與悲劇直面的經驗,產生了對於包含自身在內的人類的悲憫,以及對一切事物的先於驗證的原諒。

當然,個體走向「清醒」的道路是漫長的。這個過程是如此痛苦,人們很多次質疑自己為何要「看見更多?」 假如可以一直幸運地保持無知,是否更接近主觀的幸福?

我不知道答案。只是以我有限的經驗,並沒有人真的能夠永遠「幸運地保持無知」。在漫長的一生中,總有這樣那樣的際遇,觸發人開始覺知。

也許這是一種作為人的存在所必經的痛苦,而我確信在清醒的深處卻是喜悅與平和。

3.

與未來一樣難以預測的,還有過去。

前幾天我在推送里說,以前一位老師曾經告訴我,我們生命中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都是無法在當下理解它的意義的,無論是一個人、一份工作、一次意外的事件。

我們可能需要經過很多很多年,才會在回頭時理解它對於自己究竟產生了哪些影響。

西方的知識話語體系用心理學解釋這個過程,東方的哲學話語體系把它叫做「功課」和「造化」。

「造化弄人」,表達的也正是人的自由意志與命運的必然性之間的矛盾。

4.

人生隨著年齡漸長,不斷鋪展開生命的畫卷,你看到過去沒有意義的碎片,逐漸拼合成關於你自己的,恰到好處的真相。

比如這幾天,我想起了過去的一件小事:小學五年級時我請過3天假,長期忙於工作的父親忽然出現,帶我去了一個書展。

那一趟他扛回來一箱金庸的書給我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還有一部越女劍。

最近我忽然意識到,那些江湖兒女的故事,無論是大漠孤煙、金戈鐵馬,還是湖光月影、一眼萬年,在很多年後,給了時不時會感到出世的我一種極為入世的力量。

「世間多少痴兒女,情到深處無怨尤。」 造化也許無情,人卻仍可以清醒地做出自己(也許是徒勞)的選擇。

深情是一種對抗悲觀主義的選擇。

這一生,寧願深愛無歸路。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nowYourself 的精彩文章:

完美陌生人:一個簡單的遊戲顛覆了婚姻,你敢玩么?
【免費心理測試】黑暗人格?高敏感?太痴迷?……更多測試等你來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