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營造學社重新發現的應縣木塔

中國營造學社重新發現的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是山西應縣城內佛宮寺的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約一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結構建築。

若以純遊山玩水的心態來山西看應縣木塔,大部分人會興緻而來,失意而去。一座和杭州六和塔類似的造型,端莊亮麗是不錯,但祖國有不少;遠視固然宏偉,卻不能登臨;一樓的彩塑和壁畫儘管珍貴,也不可以開燈欣賞。

然而,應縣木塔無論在國內國際學術界,名氣都很響,甚至稱它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可以並列為世界三大奇塔!它奇在渾身是木,拒絕哪怕是一根鐵釘;它奇在歷經千年地震雷劈、槍擊炮轟,卻屹立不倒;它還奇在以建築、書法、繪畫、雕塑等藝術集於一塔,塔上的一個匾額、一個斗拱都很有說道,塔里的一塊壁畫、一座雕塑都大有名堂,絕對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之塔、文物之塔!

自從朱啟鈐(1872-1964)發現一本宋代建築家李誡寫的名為《營造法式》的書,並創立中國營造學社後,中國建築界的一些著名學者就開始研究古建築形制和史料,並開展了大規模的中國古建築的調查工作。其中建築學家梁思成重新發現了遼代時期的應縣木塔。

1932年,建築學家梁思成讀到了一份日本考古學家有關中國的考古報告,其中記述了山西大同及周邊地區的一些古老建築,包括當地人稱作的「應州塔」,第二年他從大同搭驢車趕往應縣,遠觀時曾驚嘆木塔 「像一個黑色的巨人,俯視著城市 」。當時他和林徽因在應縣住了7天,不顧危險爬上爬下,把木塔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看遍,非常精細地對各部分作了測量,並繪出了木塔的斷面圖及樓梯、欄杆、隔扇等等許多木結構的圖樣。

應縣木塔從此走近了我們的視野,開始確立了它在中國及其世界建築史中的極其重要的地位。

我們不應該忘記梁思成們對古建築文物作出的傑出貢獻,當然更為他曾經付諸的努力而變成東流水而倍感痛心!

謹以此小人物的微信圖文紀念梁思成們,並對破壞古建築的大人物藐視!

佛宮寺入口牌坊、山門及中軸線上的殿堂

各個方位的木塔

圖片能窺見的每一層的彩繪塑像,一共五層。第一層是釋迦摩尼的坐像,可以欣賞而拍到的。

第一層的部分彩塑

部分壁畫

這張圖說明,我上面最後一張拍到的頂部以下的壁畫是三個女供養人,據史料,這三個供養者是遼代的三個太后,包括建造這座木塔的漢族身份的蕭皇后(蕭撻里)。

木塔全靠斗拱、柱樑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每層檐下及暗層平座圍欄之下,都是一組挨一組的斗拱,專家統計,共使用54種240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築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稱「斗拱博物館」。

明成祖朱棣駐蹕應州時,揮筆書寫的「峻極神工」四字,在塔的高層匾額上。其餘的字匾都有深深的來歷。

「釋迦塔」三字為金代校尉王瓛(huan)所題,此人乃當時和後世的書法大家。

此外,「萬古觀瞻」匾趙體行書,為難得的珍品、「天柱地軸」、「永鎮金城」、「天宮高聳」等等都是書法珍品。當然大部分無法拍到而在此呈現,感興趣者可以翻閱有關資料。

1966年,有人在木塔三層的佛座下發現了一個來歷不明的花式銀盒。1974年,在四層主佛像內意外發現了一大批遼代秘藏,銀盒的來歷隨之破解。後發現二層的主佛像被人撬開,內藏寶物全被盜走。經警方偵破,被盜的銀盒追回,兩個銀盒裡的物品,是佛家十分重要的寶物:佛牙舍利。第一個銀盒內盛有七寶、佛牙舍利以及摺疊的《釋迦說法相》3幅;被追回的銀盒裡也是七寶與佛牙舍利。4年後,經權威性鑒定,榮寶齋77歲高齡的徐之謙為銀盒寫下的鑒定書。

(題頭圖是網路上的無名作品,特此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展示叢刊 的精彩文章:

TAG:展示叢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