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金老賴無處躲藏,愛錢進攜手行業協會懲治失信被執行人

互金老賴無處躲藏,愛錢進攜手行業協會懲治失信被執行人

信用經濟,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一大經濟趨勢。信用卡、P2P、支付寶等消費借貸工具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而在個人信用越來越珍貴的今天,有的人卻視其為敝履,隨意失信,使自己的徵信記錄抹上無法消除的污點。

國家政策懲治失信被執行人,「老賴」限制諸多寸步難行

基於「老賴」橫行對社會經濟及國民素質的惡劣影響,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失信懲戒力度不斷上升。

2016年國務院就曾發文對「老賴」實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購買不動產、限制乘坐飛機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去年年末至今,國家更是陸續下發了多項懲治條例,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限制消費、限制出入境、公布個人信息等懲戒,情節嚴重者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譬如,有關部門與社會機構平台廣泛合作、聯合懲戒,如最高法和百度合作,曝光老賴個人信息;

最高法和高鐵信息共享,使「老賴」無法購買高鐵車票;

地方法院與電信部門合作,為「老賴」設置專屬「彩鈴」,督促其儘快履行法律義務。

合肥蜀山區人民法院為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震懾效果,在安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安檢口的電子屏幕上不斷翻動很多「老賴」照片和信息,40多名失信被執行人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執行標的等信息,被24小時滾動播放;

眉山市彭山區法院與當地電影院通力合作,每日40場電影放映前,集中曝光失信被執行人,「霸屏」15秒。

不僅如此,社會也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不斷自發「壓縮」老賴的生活環境。

山東濰坊市昌樂縣昌樂二中的一則高中招生信息報名要求中明確規定:報名考生家長必須無失信記錄。

可以說,國家對「失信人」的政策越來越嚴格,「老賴」在國家與社會合力圍剿下將「無處躲藏」。

互金行業舉措不斷,陽光普照「老賴」無處遁形

但是,在國家政策與社會環境如此嚴苛的情況下,依然有些「老賴」心存僥倖,將「魔爪」伸向P2P平台,甚至有部分「老賴」在論壇惡意散播謠言期望平台倒閉,擾亂行業秩序的同時也造成了投資人的不安。

有律師指出,P2P平台是信息撮合方,每一位出借人都與借款人直接建立民間借貸的法律關係,即使P2P平台無法兌現、倒閉或被公安局刑事調查,對於所借的本金、合理範圍的利息以及其他費用,借款人依然有義務按照借款合同向出借人償還。

其實,互聯網金融金融發展到今天,相關法律法規也日趨健全,而在互金領域防範懲戒「被失信人」,行業也早已有了對策:

比如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由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搭建的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接入平台每月定期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報借款人的相關數據;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也與互金協會開展合作試點,以「共築金融風險防線、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為共同目標開展緊密合作。愛錢進作為首期試點企業之一,率先參與司法數據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應用。

試點企業接入包含失信被執行人、裁判文書、執行懸賞公告等數據,切斷失信被執行人互聯網金融融資渠道;同時將涉訴信息中的審判流程節點納入平台的風控模型,利用節點信息的及時性,進一步提高模型的靈敏度和精準度,促進平台增強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此舉將為互金平台配上「透視眼」,讓「老賴」在互金領域寸步難行。

就在近日,在互金行業動蕩的關鍵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更是紛紛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和要求。會議明確指出,對於惡意逃廢債等行為進一步加大打擊,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進一步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協會成員單位應提示金融消費者應遵循契約精神,依法履約,遵守合同對期限的規定,並加大金融法規知識普及教育,引導會員機構與投資人依法合規加強自身權益保護。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在國家、社會、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各行各業的「老賴」都會受到應有的處罰,而社會「守信人」則會迎來一個乾淨、健康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財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經財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