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後一位科舉狀元,只因名字被慈禧看中,認為是大清祥兆

中國最後一位科舉狀元,只因名字被慈禧看中,認為是大清祥兆

科舉考試是古代中很多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同時也是封建社會官員選拔的途徑,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進入朝廷只有一條路,所以當時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在清朝光緒年間被廢止了。科舉考試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在1904年的時候清朝舉辦了最後一屆科舉

在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狀元對慈禧還有著莫大的關聯,按照慣例,當時的科舉考試中一共有273名故事入圍,在禮官的帶領下,在此進程中有皇帝進行殿試,結束之後由考官選出前十名送給皇帝進行閱覽,來確定狀元探花榜眼,當時的慈禧恰巧要過70大壽,於是希望在電視過從中得到很多的祝福,所以瓷器查閱試卷的時候,雖然每個人的文筆都不錯,但是其中在看到水平之後都直接被放棄了,但是在名字中帶真的就不行,因為當時的珍妃支持光緒帝改革,推翻自己的統治,最後被淹死,還有就是籍貫凡是屬於廣東的人一律不可,因為無論是洪秀全還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都是來自廣東,自然而然的認為廣東人有反骨,最後發現了一個名叫劉春林的考生

當時很多地方大汗此人的名字正好也是一個彩頭,然後劉春林就成為了最後一位狀元郎,而當時被放棄的其餘幾位考生在主考官的力保之下也謀得了一官半職成為了探花榜眼。在劉春林成為狀元之後的第二年,科舉制就被袁世凱等人上書教廷改為推廣學堂,慈溪也同意了這件事情,所以從1906年開始科舉考試終止。二劉春霖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名狀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後悔 的精彩文章:

TAG:莫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