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盃剛剛落下帷幕,你是否知道足球其實起源於中國?

世界盃剛剛落下帷幕,你是否知道足球其實起源於中國?

激情四射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剛剛落下帷幕,法國歷經二十年的拼搏重奪大力神杯,獲得令人艷羨的世界冠軍。然而中國的足球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為人所詬病,但事實上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的「蹴鞠」。「蹴鞠」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多次出現過,比如三國曹植《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南朝梁·吳均在《邊城將詩四首》其四也提到臨淄的蹴鞠活動:「臨淄重蹴踘,曲城好擊刺。不要身後名,專騁眼前智。」唐代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詩中寫過:「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的足球「蹴鞠」在詩詞文學中留下的身影。

「蹴鞠」在古代是一項流傳久遠的體育運動,受很多古人歡迎,是當時不可缺少的活動。那麼中國古代的足球——「蹴鞠」在古人之中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中國古代的足球「蹴鞠」是否也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流行度呢?

「蹴鞠」中的「蹴」字就是用腳蹋、踢皮球的意思,成語「一蹴而就」中的「蹴」就保留了這個意思。「鞠」最早是外包皮革、內藏米糠的球。這項運動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根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繼續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後來「蹴鞠」一詞在《漢書》《戰國策》中也多次出現。

「蹴鞠」既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那麼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為這項在古代頗為流行的運動寫下過不少作品。同時,「蹴鞠」能夠在詩詞中留下自己的身影,也足以說明「蹴鞠」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了文化內涵和習俗價值。比如「詩聖」杜甫就曾經寫下「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有「詩佛」之稱的王維有一首《寒食城東即事》的詩就描繪了寒食節蹴鞠的習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詩中寫高超的蹴踘技巧,球技嫻熟的人可以玩出各種花樣,在節日中男兒們此時不免要炫耀其身手:「蹴踘屢過飛鳥上」,可見踢球之高;而女孩們則穿著打扮入時,於垂楊中盪起鞦韆,「鞦韆競出垂楊里」,有如飛仙一般,吸引了眾多少年的目光。

宋代著名愛國詩人陸遊在《晚春感懷》中就曾寫過「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其中一句「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雖說有著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是「蹴鞠」在那時有很多的觀眾,有很大的影響力。「鶻似身輕蝶似狂」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蹴鞠運動員的身手敏捷和靈活善動,精妙的表演可以說是嘆為觀止。這一很流行的活動也使得著名詩人陸遊駐足觀看,也可以看出這項運動在審美上也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後來他在《春晚感亭》詩中也描寫過蹴鞠運動的盛況:「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又曾經寫過《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的詩句等。

身處宋元之交的學者陸文圭博通經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術等學問,作為飽學之士的他也曾和「蹴鞠」有著一定的聯繫。這位學者的學養是非常深厚的,也對「蹴鞠」有著很大的興趣,足可見這項活動在當時也是比較高雅的。他曾經寫過《跋趙太祖與韓王蹴踘太宗石守信楚昭輔党進環》:「紫微垣近一小星,作戲預與太陽敵。諸半旁觀信雄武,不逃書記收兵策。開封府尹真天人,受譖朱崖疑老臣。幸自宮中記金匱,忍使涪陵竟隕身。」

從中不難發現,當時「蹴鞠」這項活動連尊貴的皇帝都曾參加,可見這項活動的普及性之廣。「蹴鞠」這項活動在當時不僅能夠有著鍛煉身體和放鬆身心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階級矛盾的緩和和調解。這項活動也是市民階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直流傳著。

足球最早的起源就是中國的「蹴鞠」,中國古人也非常喜愛這項活動,並且流傳廣泛,影響深遠。雖然它和現代的足球在名稱和規則上都不一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有著很強的觀賞性和流行度,都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 | 青舟(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在元稹去世九年後,寫了一首七律詩,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一曲《浣溪沙》,道盡納蘭容若的寂寞,徒留千年不化的傷心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