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01

從紅色歷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范建立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這是網友對「紅色」的讚歎。「記憶中那一片紅,你紅得讓我好心動」——這是人們對「紅色」的吟唱。

紅色,是黨旗、國旗、軍旗的顏色,也是共產黨人、革命軍人的精神本色、人生底色。紅色的歷史、紅色的血脈、紅色的基因——中國共產黨和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給百年中國帶來的色彩,如此鮮艷、如此奪目。

「讓紅色基因永葆活力、彰顯威力」「推動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為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提供政治滋養和強大動力」……日前,中央軍委印發《傳承紅色基因實施綱要》,「紅色」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時代亮色。

信仰的種子、精神的譜系、制勝的密碼,革命前輩走過的「路」、留下的「影」……這就是紅色基因,人民軍隊的「DNA」,承載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本色,蘊含著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定的信仰信念、先進的制勝之道、崇高的革命精神、優良的作風紀律,比金石還要堅硬,比槍炮更有力量。

「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優良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如何賡續紅色血脈、爭當紅色傳人,黨的領袖、三軍統帥念茲在茲,反覆強調。

生理基因與生俱來,紅色基因淬鍊而成。

回望奮鬥征程,古田村落搖曳的翠竹,見證重整行裝、脫胎換骨的新生;延安窯洞閃爍的燈光,照亮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道路;西柏坡村發射的電波,指引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征程……這些紅色歷史,讓星火燎原,讓腳步堅定,書寫著人民軍隊高潔的靈魂和氣質,傳遞出深刻的智慧和思想,引領著前行的道路和方向。

回眸崢嶸歲月,從南昌起義的一聲槍響,到井岡山上的紅旗漫卷;從敢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到視死如歸的「上甘嶺精神」;從打錦州不吃群眾一個蘋果,到戰上海露宿街頭不擾民眾……這至真至純的忠誠之「魂」、敢打必勝的血性之「氣」、紀律嚴明的作風之「形」,赤子其心、鋼鐵其身,讓人民軍隊成為世所公認的「無法複製的軍隊」。

鐵石相擊,必有火花;水氣相盪,乃生長虹。一段段風雲激蕩的革命歷史,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偉大戰役,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歷史中有屬於未來的東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恆;傳承下來了,發展就永恆」。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維護核心、聽黨指揮的絕對忠誠,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勇於改革、敢於突破的創新意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高度自覺、令行禁止的革命紀律,愛民為民、軍民團結的特有優勢……這些從紅色歷史中走來的「紅色密碼」,是我軍過去取勝的依憑,也是我們要找的「屬於未來的東西」。

「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正因為如此,我們重溫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決不是發古人之憂思,而是一種回望,看看初心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對錶,看看有沒有偏離本真;是一種回歸,看看如何從這些「紅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

一支不記得來路的軍隊,是沒有出路的軍隊。闊步於強軍之路,改革於中流擊水,攀登於世界一流,任務千頭萬緒,問題錯綜複雜,挑戰無處不在。方此之時,我們要從紅色歷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把丟掉的東西拾起來,把根本的東西立起來,不忘初心、糾偏正向、開新前行,確保人民軍隊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

一位詩人寫道,當我們回望故鄉、叩問初心、追述生命的起點時,我們的內心往往和大海一樣,在它的深處,蘊藏著許多明珠。找到了「屬於未來的東西」,就如同找到了光芒四射的「明珠」。歷史光輝,燭照未來。高揚理想的旗幟,激蕩奮鬥的熱血,深扎信仰之根,以史鑒今育人,強化實踐砥礪,紅色基因必將盛開出絢麗奪目的「時代之花」。

「庶幾夙夜,以永終譽。」依依回首,是為了強軍夢想;一脈傳承,是為了鏗鏘前行。新時代的強軍路上,人民軍隊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軍魂不變、宗旨不忘、本色不褪,築牢立軍之本、光大強軍之道、培厚制勝之源,昂首闊步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作者單位:第80集團軍某炮兵旅

02

從紅色歷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路光永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連長楊根思帶一個排,執行切斷號稱王牌的美軍陸戰一師南逃退路任務。一個排對一個師——面對戰爭史上如此懸殊的「不對等」,許多人心想:這仗怎麼打?

可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以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發出「三個不相信」的誓言: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他們以血肉之軀,迎擊敵人的飛機坦克,打退了美軍的輪番進攻。

朝鮮戰爭結束,毛澤東自豪地說:「美軍不行,鋼多氣少」,而我們是「鋼少氣多」。斯大林為之動容:這是一支偉大的軍隊!

「鋼少」,曾是我軍的真實現狀;「氣多」,卻是我軍的制勝密碼。歷史上,我軍從沒有在物質上強過敵人,但始終在精神上勝於對手。正是有了這樣一股氣,我們用「鐵腳板」與敵人的「車輪子」賽跑,走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侵略;正是有了這股氣,才有紅軍師長陳樹湘絞斷自己腸子的堅毅,才有秦基偉「抬著棺材上上甘嶺」的決絕。就像作家魏巍在記述一場戰鬥時寫的: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這是兩種精神在較量,看看究竟誰更頑強,誰壓倒誰。

誰英雄、誰好漢,咱們比比看!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事實證明,敵人的「鋼」沒有壓倒英雄的人民、英雄的軍隊,我軍的「氣」卻戰勝了強大的對手、兇殘的敵人。流淌在我軍血脈中的這一紅色基因,成為這支軍隊的精神譜系,磨礪出我軍敢打必勝、以弱勝強的精神利刃,激發出逢敵亮劍、勇往直前的血性膽氣。

軍事家拿破崙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精神,從長遠說,精神總能征服利劍。一個懦弱的「劍客」,即使擁有天下最鋒利的寶劍,也不可能戰勝對手;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如果缺少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最終則免不了吃敗仗。當年的北洋艦隊裝備精良,但最終飲恨黃海;曾擁有十多萬人的清軍,卻無力抵禦不到兩萬人的八國聯軍;而16萬東北軍,沒能抵擋3萬多日本關東軍……一支軍隊不能成為虎狼之師,最終必然會淪為虎狼之食。

今天,戰爭模式的變化,也許不再傾瀉「肉搏的大雨」,不再上演用身體堵槍眼的悲壯。但戰爭從來都是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任何時候、任何戰爭形態,不怕犧牲、捨生忘死,都是一支軍隊必備的戰鬥精神;逢敵亮劍、英勇頑強,都是每個軍人應有的戰鬥作風。信息化戰爭的突發性、殘酷性、破壞性,使生死考驗更加嚴峻和直接,高技術裝備的精確性、隱蔽性、智能化,使戰場態勢更加變幻莫測。這對軍人意志、毅力、精神、勇氣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勝戰基因穿越時空,映照前進征程;精神火炬傳遞永遠,激蕩奮鬥熱血。一次次「沙場論劍」加鋼淬火,一個個「鐵血戰士」挺立潮頭。從「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到「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從新一代「藍軍」旅長滿廣志到「礪劍尖兵」某導彈旅旅長李正連……紅色基因因傳承而愈益鮮明,精神利刃因淬鍊而更加堅硬。

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背後,都蘊含無形的強大的精神。一流的軍隊,必須有一流的精神。紅色基因里蘊含豐富營養,潛藏著巨大能量,為官兵注入政治靈魂,增添戰鬥力量。和平時期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紅色血脈里滿含英雄之氣,鋼鐵脊樑上閃耀血色榮光,在強軍興軍偉大征程中必將書寫更加輝煌壯麗的篇章。

作者單位:武警青海省總隊

03

「思想的田野」決不容雜草生長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王衛紅

「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佔領,就會雜草叢生。」捍衛思想陣地,決不能容許雜草肆意生長。

意識形態領域,是爭奪「制腦權」的沒有硝煙的戰場,敵我攻防瞬息萬變,滲透顛覆兵不血刃。而思想陣地的失守,是最危險的失守。蘇聯解體前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通過所謂的「解密歷史真相」,詆毀蘇聯的革命歷史和英雄人物。正所謂「播下不滿的種子,這些種子有朝一日會結成和平演變課」,一旦民眾的思想領域被輸入「病毒程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會逐漸失去精神支柱、國家認同。

「欲亡其政,先亂其軍;欲亂其軍,先惑其心。」從意識形態鬥爭的態勢看,我軍始終是敵對勢力滲透和瓦解的重點。有一些人不遺餘力地搞「思想鬆土」「文化掘根」,編造涉軍謠言、抹黑軍隊形象,妄圖以「政治轉基因」取代紅色基因,使軍隊變質變色、脫離黨的領導。這些伎倆,與西方搞垮蘇聯時如出一轍,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爭奪「思想的田野」是一場持久戰,敵對勢力在這個問題上很有耐力,一刻也沒有放鬆。尤其是隨著新興媒體廣泛應用,「制腦權」的角逐日益激烈。從前幾年所謂的「顏色革命」到北非、西亞一些國家的政局突變和持續動蕩,互聯網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敵對勢力在「看不見的宣傳」上下足了功夫,通過互聯網悄悄放進一隻又一隻「白蟻」,目的就在於讓對手的思想之堤在不知不覺間潰壩和失守,甚至讓對手成為其價值觀念的「吹鼓手」和「馬前卒」。

有基層帶兵人反映,現在「一條灰段子、一碗毒雞湯,能讓一個月教育白搞」。應當認識到,當今的90後、00後官兵,大多沒有經歷過艱苦環境和大風大浪的考驗,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認知不夠深刻,對黨史軍史和革命傳統的了解不夠深切。再加上敵對勢力的政治論調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蠱惑性,如果不對之保持高度戒備,及時刈除思想的雜草,就有被敵對勢力「意識操縱」甚至拔根去魂的危險。

軍事不過硬,一打就敗;思想受侵蝕,不打自敗。正如清除雜草最好的辦法是種上莊稼,要想抵制「政治轉基因」,就要固本培元,把紅色基因牢牢植入頭腦。紅色基因是信仰的種子、精神的譜系、制勝的密碼,是人民軍隊的「DNA」。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免疫力,才能確保紅色陣地不失守、紅軍傳人不變質,確保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意識形態工作是面向精神和心靈的工作,需要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軍隊各級應當結合青年官兵特點,講好中國故事、軍營故事,讓青年官兵真正懂中國、愛軍隊,在主流價值觀的燭照下自信地「接棒」、堅定地前行。

作者單位:西藏林芝軍分區

04

發動強軍興軍的「紅色引擎」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葉大斌

紅色基因如何真正傳下去、顯威力?近日,兩則新聞或許給人啟示。

一則是,在某部組織的「紅色基因新傳人」評選活動中,剛剛在「紅色基因知識競賽」中站上最高領獎台的孫某,得票數卻在20名候選人中墊了底。原因何在?一名投票參與者在帖子里說:「他學得好做得差,誰能對這樣的『剪刀差』不打×?」

另一則是,一名記者在陸軍某旅「紅一連」嵌入式採訪時感慨:「這裡的官兵很少把紅色基因掛在嘴邊,但他們看上去都是當年紅軍的樣子。」該記者將這一體會分享到朋友圈後,贏得滿屏點贊。

「信仰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它只有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傳承紅色基因,既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守望,更是一場關於初心的行動接力。對紅色基因,光喊口號不行,只貼標籤無益,發動起紅色基因這一強軍興軍的「紅色引擎」,跨越從知到行這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能在「心、言、行」的「三點一線」中,欣賞到「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

一個「知」字重千鈞,一個「行」字抵萬金。注重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也是一茬茬革命軍人的優良傳統。邱少雲把紅色基因的傳承體現在嚴格執行作戰紀律中,立起了「烈火中永生」的不朽雕塑;楊業功把紅色基因的傳承落實於夙夜在公真打實備中,矗立起「神劍倚天立」的精神豐碑;李向群把紅色基因的傳承寓於全心全意為民愛民的行動中,構築起「使命高於天」的鋼鐵大壩。

梁漱溟先生曾說,現代化的中國「是一棵新樹,但他是從原來的老樹根上生長出來的,仍和老樹為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樹」。進入新時代,根上開花花更艷。「紅色引擎」不僅從未被按下「OFF」鍵,而且油門踩得更實,前進動力更足。抗洪大堤上的「最美睡姿」、火災現場中的「最美逆行」、長江濁流里的「最美潛游」……廣大官兵用一個個「最美」,把紅色基因的傳承寫在了一心為民的賡續里、練兵備戰的砥礪里、劍及履及的篤行里。

管仲有云:「不言之言,聞於雷鼓。」意思是說,落實思想的實際行動,就像雷鼓一樣能震撼人心。領導幹部帶頭傳承紅色基因,就是這種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不言之言」。因此,領導幹部既要大張旗鼓地宣講紅色基因,更要身體力行地踐行紅色基因,如此才能使紅色基因成為黃鐘大呂的繞樑之音、給人力量的奮進之薪。

「當你不能衝刺跑的時候,那就慢跑,如果慢跑也做不到就走,實在不行還可以用拐杖,但永遠不能停下來。」7月6日,當烏拉圭隊負於法國隊,無緣本屆世界盃四強時,71歲的烏拉圭隊主帥塔瓦雷斯拄著拐杖,再次上前給隊員們送上他的這一「金句」。腳步雖已蹣跚,但信念依然篤定。對塔瓦雷斯,媒體評論說,「執掌國家隊12年間,他對自己執教理念的堅定傳承,是烏拉圭隊始終前行的強大動力。」「基因一變非前物。」紅色基因是人民軍隊的精神本色,也是革命軍人的人生底色。傳承紅色基因,是一場薪火相傳的接力跑,需要篤定前行,「永遠不能停下來」。

「記憶中那一片紅,你紅得讓我好心動,風雨藏在歲月的背後,而我依舊能讀懂你滄桑的笑容……」當前,強軍征程已駛入新航程,劈波斬浪、擊水中流,不在岸邊「看」,甩開膀子「干」,給「紅色引擎」開足馬力,就一定能確保我軍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強大動力。

作者單位: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

05

從歷史中獲取「奔騰的地火」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張鵬

把紅色傳統從歷史中、展櫃里、書本上請出來,讓它紮根在使命任務的前沿一線、紮根在練兵備戰的每個戰位,我軍就能攻堅克難、書寫令人自豪的發展新篇章,紅色傳統也會在新體制的新枝幹上開新芽、結新果。

紅軍戰士留下的「半截皮帶」,瀘定橋的鐵索,烈士王建川在戰場上寫給母親的詩,寫著抗震救災誓言的軍用挎包……我軍各級各類史館,雖然大小有別、藏品數量不同,但都有濃縮時代記憶和紅色傳統的傳家寶,我們既要留下來,更要傳下去。

紅色傳統是一個不斷成長、進化的生命體。從深山翠竹中孕育的井岡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煉的長征精神;從寶塔窯洞中生髮的延安精神,到進京趕考路上錘鍊的西柏坡精神;從傾塌廢墟中磨鍊的抗震救災精神,到科技戰場砥礪的載人航天精神……紅色傳統伴隨我軍前行步伐,不斷開新枝、吐新蕊,變得越加豐盈。正如革命前輩所說,「它是活的種子,更是活的力量」。

我軍歷史是紅色傳統的承載體,也是培塑官兵的營養劑。著名學者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一書中寫道:「不是要你到歷史中去採摘耀眼的花朵,應該去獲取熔岩一般運行奔騰的地火。」這「奔騰的地火」,就是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它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既是我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制勝密碼,也是我軍永葆本色、發展向前的根本所在。用「奔騰的地火」點燃強軍激情、淬鍊強軍意志,我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單位講紅色歷史、紅色傳統,還是汲汲於各種符號:史館裡呆板的陳列,演變成空洞乏味的實景秀;名詞化概念化的歷史,成為死記硬背的枯燥知識點。失去了時代的連接、缺少了情感的溝通,把紅色傳統高高供起來,對於偏好互動、參與、體驗的年輕官兵來說,是難以被吸納的。他們領會膚淺、心無烙印,又怎能讓紅色傳統薪火綿延?這樣只會帶來尷尬的結果:一邊是紅色文化資源琳琅滿目,一邊是紅色傳統教育蒼白無力。

一種文化煥發生機活力,必須植根時代與實踐的沃土,紅色傳統也不例外。善於抓傳承的教育者,他們的講述之所以富有嚼勁,使人的靈魂受到觸動,就是因為能夠找到共鳴的視角、發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現有深度的思考。歷史的背影雖已遠去,受教育者卻如在其中。相反,不能與新時代的官兵相契合、與肩負的使命任務相結合,紅色傳統就不可能與官兵有一個很好的「相遇」。沒有光大,再偉大的精神血脈也難以傳承;沒有傳承,再豐厚的精神財富也難有價值。我們需要有這份清醒。

「好內容和新人類之間並不存在隔閡」。年輕官兵的成長環境、人生閱歷、思維方式與父輩祖輩大不相同,接受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也更為多樣。然而,投身軍營的他們都有一顆紅色的心,需要我們以正確的方式去澆灌。某部幾名士兵是話劇愛好者,部隊鼓勵他們把吳煥先的事迹搬上舞台,演繹出來。從多位親人遭殺害,到虛弱的妻子將乞討得來的米和雞蛋送到部隊,再到吳煥先四坡村中彈犧牲……話劇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許多官兵掉下了眼淚。由此可見,教育者緊跟時代的「潮」、摸准官兵的「脈」,創新理念方法手段,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紅色傳統就會水銀瀉地般注入官兵心田。

紅色傳統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立體重塑、面目一新的人民軍隊,不但為官兵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舞台,也為紅色傳統存古開新搭建了實踐平台。把紅色傳統從歷史中、展櫃里、書本上請出來,讓它紮根在使命任務的前沿一線、紮根在練兵備戰的每個戰位,我軍就能攻堅克難、書寫令人自豪的發展新篇章,紅色傳統也會在新體制的新枝幹上開新芽、結新果,為我們的事業提供更加豐厚的政治滋養和強大動力。

06

成為讓人看得見的「活傳統」

——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強軍優勢

鹿文龍

先看兩個人物故事。

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幹部帶兵打仗都沖在前面,一聲聲「跟我上」震天動地。八路軍129師旅長范子俠多次對部隊講:「我前進你們跟著我,我停止你們推著我,我後退你們槍斃我。」正因如此,范子俠多打勝仗。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空降兵李振波的先進事迹。李振波,投身傘降事業40年,處處以身作則、帶頭衝鋒。汶川抗震救災,他是空降兵15勇士的領隊,帶頭從5000米高空跳向震中。40年來,他帶出數以千計的尖子骨幹,始終保持著普通一兵本色。

時空流轉,變換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的是血脈基因。如果老一輩革命家是紅色傳統、紅色基因的締造者,那麼李振波等「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就是優良傳統、紅色血脈的賡續者。

融入歷史長河中的精神血脈和紅色基因,已經成為我軍的集體記憶和精神瑰寶,是人民軍隊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深厚基石。無數個「李振波」告訴人們,我軍的紅色基因永遠賡續,他們就是看得見的「活傳統」。

弘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基因,是抓出來的,更是帶出來的。領導幹部要自覺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鑄魂者先鑄其魂,帶頭恢復傳統,帶頭一新風貌,成為讓人看得見的「活傳統」。

「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弘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決不是把傳統高高掛起來,或者大談紅色基因如何重要,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上為之,下效之」「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會對普通黨員和官兵產生強大的示範和導向作用。領導幹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堅持傳統、學用傳統,紅色基因就有希望一代代傳下去。如果領導幹部不能模範帶頭,或者身上看不到優良傳統的影子,就可能出現「幹部不領,水牛掉井」的尷尬。

精神薪火相傳,恰因初心如磐。優良傳統、紅色血脈,看似無形,卻主導行為;雖是軟實力,卻發揮著硬效應。傳統有多深,血脈有多純,全都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體現在學習、工作、訓練、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定意義上講,那些始終對黨忠誠純粹的,那些時刻把官兵利益放在心上的,那些生死面前挺身而出的,那些遇到利益心不動的,那些面對敵人敢於亮劍的,都是身上的紅色基因在煥發生命力。如果領導幹部沒有紅色基因,或紅色基因發生變異,那就可能做不到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險關頭豁得出去,也不可能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

紅色基因、優良傳統是看得見的,它們就駐留在一個又一個「活傳統」身上。楊業功常說:「當了將軍,我還是農民的兒子;權力是人民賦予我的,我沒有任何特權!」他把自己修鍊為對黨忠誠、廉潔用權的「活傳統」;滿廣志發出誓言:「『紅軍』要過硬,『藍軍』必須硬,我必須『跑好歷史這一棒』」,他把自己鍛煉為善謀打仗、不辱使命的「活傳統」;韋慧曉堅定航向:「有些事情應該有人做,但目前沒人做,我願意去做」,她把自己歷練為勇闖新路、矢志奮鬥的「活傳統」;李浩信心滿滿,「練就過硬打仗本領,為無人機新質戰鬥力提升不斷貢獻力量」,他把自己磨練為立足崗位、拼搏進取的「活傳統」……無數個這樣的「活傳統」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信仰底色,確立了堅守初心的價值坐標,讓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領導幹部不帶頭成為「活傳統」,不強化紅色記憶,紅色基因就可能變異。這種變異有的是突變的,也有的是誘發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查處了一批領導幹部,譬如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谷俊山之流,還能說他們身上有紅色基因、紅色傳統嗎?這些反面事例告誡我們:優良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

當前,我軍正處於改革強軍的加速推進期、轉型發展的攻堅克難期、履行使命的嚴峻考驗期,前進的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挑戰考驗面前,更加需要傳統的力量、精神的支撐、血脈的賡續。廣大官兵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永葆赤子之心,不忘奮鬥精神,喚起「知其難為而為之」的責任擔當,堅定「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必勝信念,成為讓人看得見的「活傳統」, 如此方能砥礪前行、不辱使命,在新時代創造新業績,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畫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好的教育每分鐘都是豐滿的
萬人8城同時起跑 第32屆奧林匹克日活動舉行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