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山上兄弟大都是大老粗,大字不識幾個,會寫自己名字的都不多會念三字經的就算是文化人,應過科舉的更是寥寥無幾,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吳用就是其吳用雖然醉心功名,埋頭苦讀十八載,卻連個秀才都沒中,據他說不是他水平不行,是考官看走了狗眼,看不懂他的曠古奇文。他的趕考經歷就是一部傳奇。少年時,應解試,跟他同考場的是群少年;青年時,他還在應解試,跟他同場的也是一群少年;他中年時,仍應解試,跟他同考場的還是一群少年。

當年跟他一起赴考的同伴都過了解試、省試、殿試後官拜三品成了監考大人,一進考場看到他就有些發矇愣了半晌囁嚅道,吳兄是來監考?吳用羞得滿面通紅,指指旁邊一少年說,我是來送孩子赴考的,說罷轉身溜了。從那以後他絕了念想,再不赴考,丟不起那人啊!他雖然連秀才都不是,卻自視甚高,平日里以文人自居,吟詩作賦,四處賣弄風騷。而且他口出狂言,說李白算老幾,給他提鞋都不配,還自稱詩聖,全不把杜甫放在眼裡。

他時日常東家寫個喜聯,西家寫個輓聯,很是得瑟,山上山下到處是他的大名有一次下山,遇到大雨,他去翠紅樓里躲了一晚,飄飄欲仙之際,文思如尿崩,一發不可收拾。他騰出手來在牆壁上潑墨揮毫,留一首四言絕句「秋雨一來天氣涼,天氣涼來加衣裳,衣裳濕了渾不怕,翠紅樓里晾晾」。落款,吳用。一天樂和來,雲雨完畢,翻身之際,猛然發現此詩,大罵狗屁不通,待看到落款,又如獲至寶,抄錄下來,歸入《唐詩三百首》,發到每個私至要求學生必須背誦,而且這首詩也成了梁山科考的必考題。

據說這首詩行文落拓不羈,內容寓意深遠,語意蒼涼渾厚,體現了一個滿懷壯志的書生報國無門的失落感。我就是一粗人,小時候讀過兩天私塾,但榆木腦袋總不開竅字經至今只會問候人老母,更別提吟詩作對,所以對文人很是敬仰,以為他們有文化,有骨氣,是社稷之重臣、朝廷之希望。後來才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前兩天我陪吳用參加了一個文人詩宴,這樣的宴會每年都會搞幾次畢竟每個圈子都有特定的習慣,比如當官的都有收銀子的習慣,文人都喜歡吹牛,尤其是吳用這樣的成名大文人。

一天不吹坐卧不寧,兩天不吹茶飯不思,三天不吹就渾身難受,還莫名其妙地發燒咳嗽,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吹立馬就好了,比吃藥還管用參宴的都是大宋朝有名的才子,除了他這個「詩聖」,還有自稱「詩神」的顧三叔、「詩仙」祝秀才、「詩鬼」趙員外……以前還有個「詩魔」和「詩頻」。「詩魔」前段時間吃飯不給錢被打斷了腿,這次來不了。「詩癲」去年中了舉人,當了朝廷命官,也就得了間歇性健忘症,見面頭都懶得抬一下,喊他也不應,自然不再參加。「詩神」顧三叔,四十來歲,文采跟吳用有得一拼,連考二十年,也連個秀才都沒中。

他腦瓜子轉得快,後來聽聞朝廷求賢若渴,四處尋訪高人,他的朋友龍虎山的張真人就應詔入京,皇帝親自接見,還封了官。他也就起了心思,披髮入山,扮起了高人。縣令聽聞其事,慕名前去拜訪。可惜山太大,縣令在山裡轉悠了十幾圈都沒找到,只好放棄。顧三叔還是沒經驗啊,人張真人在山頂建了個亭子,大老遠都能看得到,而且下了大本錢,修了盤山路,還設有路標,瞎子都能找得到。他倒好,在深山老林里搭個茅草屋,找得到才怪!後來他不顧高人身份,親自找上縣衙,門都沒進去,就被衙役亂棍打出,也就自怨自艾,斷了念想「詩仙」祝秀才,是眾人中唯一的秀才,這也是他資本,每次喝酒都坐主位,吹牛吹得山響。

可惜他卻再不能進一步,大宋朝規定只有舉人才能做官,他成了半吊子,上不能中舉人登堂入室,下不願放下身份耕地幹活,抱著秀才的虛名坐吃山空,最後無以為繼—畢竟牛吹得再好也不能當飯吃啊!最後走投無路,他只好辦個私塾,收幾個學生,靠教書糊口飯吃,常年一襲秀才袍,四季都不換,都出餿味了,逆風三里地都能熏倒人。「詩鬼」趙員外,也曾致力科舉,也是屢試不中,後來心灰意冷,改行殺豬,紅刀子進白刀子出,日子過得還不錯,至少衣食無憂。但他閑暇時總以文人自居,時不時吟風弄月,哀嘆世道多艱,伯樂難尋,空有一身才華,可惜無人欣賞,只能埋沒在畜生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含淚笑悲傷 的精彩文章:

TAG:含淚笑悲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