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寧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這裡有三十八年的堅守與感動!

常寧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這裡有三十八年的堅守與感動!

他,出生於醫生世家,父親曾是軍醫,少年時目睹父親行醫送葯,解除百姓疾苦,耳濡目染之下,心中種下「懸壺濟世」的夢想。

他,28歲就擔任鄉鎮衛生院院長,曾是常寧醫衛系統「最年輕的院長」,家中不乏「人脈」,卻一直紮根基層,在鄉鎮一待就是38年,用青春書寫「懸壺濟世」夢想。

他常年處於院長位置,卻從未放下業務,一直堅持在一線治病救人,他告訴自己,我首先是一名醫生,然後才是院長。

他刻苦鑽研,中西醫結合,敢於創新,很多百姓的疑難雜症在他手下迎刃而解。

他,38年如一日,勤奮工作,救死扶傷,恪守醫德,身上從未發生一起醫患不和諧現象,他是好「班長」,帶出了一支支優秀團隊。

他,就是憑藉醫者仁心、精湛醫術獲得了百姓讚譽的新河鎮江河衛生院院長王治生。

從醫是他最無悔的選擇

1964年,王治生出生於原城關鎮嵩塘村,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醫生,沒事的時候愛到山裡挖「草」,一個簡陋的藥箱,夏天被汗水浸濕的衣背,三更半夜突然打開的房門,不管雪裡雨里匆忙離開的腳步……有記憶開始,那個缺醫少葯的年代和父親的行醫形象就這樣深深烙在了王治生的腦海里。

父親曾是國民黨軍醫,醫術了得,但因歷史原因,賦閑在家,平時替周邊百姓看病。在那個特殊年代,雖然沒少挨批鬥,但周邊的百姓都願意來找父親看病,在百姓眼裡,父親是一個好醫生。每次替病人治好病後,父親那滿足的表情讓小小年紀的王治生很是不解,但還是很崇拜父親。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王治生也在心中種下一個「懸壺濟世」的夢想。

從小,王治生就對中醫格外感興趣,於是,1980年,王治生16歲時,父親便把他送到三角塘鎮衛生院跟一個老中醫學習。這是王治生從醫生涯的開始,也是在這段時間裡,王治生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感受到了老百姓生活的不易,他在心裡暗暗地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好好替百姓治病。於是一顆名為「紮根基層」的種子慢慢在王治生的心裡生根、發芽。

從小受父親影響,有靈氣的王治生學徒期間十分刻苦,1982年,被推薦到常寧市中醫藥學班進行學習,1988年-1991年,考上衡陽市衛校,進行了三年系統的西醫理論學習。

一眨眼十餘年過去,在這十一年實踐學習過程中,王治生廣泛汲取「醫學營養」,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他熟讀《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眾多中醫名著,更是從臨床實際中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舉一反三。日積月累中王治生對中醫的運用越來越爐火純青,同時在一線工作中治療各種新型病例與疑難雜症時,愛鑽研的王治生髮現中西醫是可以融會貫通、可以進行交融創新的。

近年來,利用自身經驗的積累和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王治生開始攻克一些類似於「高血壓、中風偏癱」等疑難雜症。長期待在農村,王治生知道生病對農村人意味著什麼,他總想著花最少的錢替百姓治好病。因為本身基本功紮實,敢於創新,他逐步形成自己的治療風格、治療手段,並在治病過程中,用心觀察和定時回訪,對用藥效果有一定的心得,特別是對高血壓、中風偏癱病人治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用藥,效果十分良好,漸漸地,王治生被越來越多的群眾熟知和認可。

回想當初,王治生告訴記者,選擇醫生這個職業是他這輩子最無悔的選擇。

「病人發自肺腑的謝意就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一名好的醫生,要具備四心: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沒有四心,治不好病,也不能得到病人的尊重。」王治生是這樣說,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30多年來,無論是當學徒,醫生,還是現在當院長,他對待病人總是笑眯眯的,十分平易近人,總是一門心思替病人著想,怎麼花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錢替病人治好病。

心繫病人的王治生與病患之間還發生過不少令人熱淚盈眶的趣事!

2016年元月,有一天王治生開車到衛生院上班,在江河呂坪村的路上,突然有位老婆婆拿著扁擔攔住了他,當時與他同行的同事說:「王院長,你不會是昨天把別人家的雞或者鴨壓死了,人家找麻煩來了吧?」王治生心裡也納悶,正準備下車道歉賠償時,老人家顫顫巍巍地走來,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小學生課本紙,紙上只有短短一句話——「感謝王醫生治好了我卧床兩年的偏癱」 。短短一句話,王治生看得熱淚盈眶,作為醫生還有什麼比病人發自肺腑的謝意更令人欣慰呢?還有什麼比這樸實無華的話語的獎賞更高呢?

原來,當時在衛生院內有一名八十歲高齡的偏癱病患鄧承秀老人,半年前她被常寧和衡陽等大醫院拒絕治療了,在轉送回家的過程中兒女抱著最後的希望找到王治生,希望能緩解他母親的痛苦,王治生仔細地診脈,認為老人還有消除栓子的希望,於是用心地為她開出處方,先撿十副試試。十天後病人家屬喜滋滋地來告訴王治生,他母親手指會動了。於是王治生又隨病人家屬去了老人家,仔細地察看了老人病情,而後王治生心裡也有底了,針對這病情,原處方進行增減配藥,半年後老人便奇蹟般地下床了,這才有了開頭這一幕。這種事例在王治生的從醫生涯中數不勝數。

同樣是呂坪村的詹國秀,因腦溢血中風,在各大醫院輾轉花費10餘萬,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從別人嘴裡聽說王治生比較擅長治療這一病症時,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找到王治生,心想大醫院都治不好,他真能治?王治生診斷後,不斷地替她調整用藥、試藥。在他的治療下,詹國秀從輪椅上下來,拄拐杖行走,到現在已經能獨立行走,生活自理。

柏坊鎮太坪村腦溢血的陸翠英慕名而來,最終在王治生中西結合的法子慢慢調理下,病癒而歸……

面對一個又一個病人在自己手下病癒,王治生從不覺得什麼,病人要送錦旗之類的,他從不接受。他總是說,醫生治病救人是天職,應該的。

採訪中,王治生不止一次地對記者說,醫學是一門十分複雜、無止境的科學,尤其是我們祖國傳統中醫學,博大精深。中草藥治病相對便宜,對農村人來說經濟上能承受,因此,他近年來一直在致力於專研用中草藥治疑難雜症。

這就是王治生,一位醫者仁心的業務型院長,正是這樣一種不忘初心的精神,讓他從醫38年來,從未發生一起醫患不和諧現象。

帶隊伍,他很有一套

1991年,從衡陽市衛校學成歸來後,心中裝著病人的王治生第二年便被任命到原瑤塘鄉衛生院擔任院長,這年他28歲,是常寧醫衛系統「最年輕的院長」。1995年,他調任鹽湖衛生院擔任院長。年紀輕輕的他,無論在哪個衛生院,都能把隊伍團結好,衛生院管理井井有條,衛生院收入明顯增長,基礎設施也日漸完善。

正是因為帶隊伍能力強,2003年,組織商量決定調遣王治生去到當時一個破落的小鄉鎮衛生院——江河衛生院,這裡的醫療水平整體不高,老百姓看病有些艱難。

王治生二話不說接受了任務,信心滿滿地來到江河衛生院,然而這裡的情況比他想像中的還要糟糕,衛生院內破舊不堪,原有醫生大部分外出,醫衛人員流失嚴重,一盤散沙。看到這種情況,王治生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他轉念一想:組織上安排我過來就是對我能力的一種肯定,這裡的老百姓看病這麼難,我不能一走了之!就這樣,王治生留下來了,而且一待就是15年。

人心齊,泰山移。面對困境,王治生首先和衛生院的醫衛人員一一交心,了解他們的現狀和想法,給他們信心。同時,作為院長,事事親力親為,帶頭垂範,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十年如一日地在趕集日親自坐診。採訪中王治生說,一個醫院、一個單位就好比一個大家庭,管理者就是家長,家和才能萬事興,同樣,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了,單位就能越來越好。

作為醫院,能治病,治得好病,就是一切。王治生深知這一點,因此,多次組織大家進行業務探討、業務學習,狠抓業務。他不斷引用白求恩醫生的話告誡大家和自己:「作為醫生,技術上要精益求精,博採眾長,來取長補短。」

就這樣,王治生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慢慢地,老百姓願意來衛生院看病了。

據駐守江河衛生院多年的老一輩醫護人員說:「自從王治生院長來到江河衛生院,這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他帶領大家多方努力實行了院址改造和搬遷,院內環境越來越好,醫療設備越來越完善;王院長注重業務學習,強調醫德醫風和服務態度,老百姓願意來衛生院看病,大家也能治病,衛生院的收入穩步增長,已經能夠基本實現收支平衡;同時,員工的待遇得到保障,大家都願意留下來,工資由一開始的人均幾百元漲到現在的人均兩三千元,而且為了方便員工的生活,現在衛生院內還配備了員工專用食堂,正因為各方面得到保障,所以大家都更加積極地服從管理,替醫院分憂,更好地服務於當地人民群眾。」

「沒有王治生,就沒有今天的江河衛生院。」這是一方百姓對王治生多年付出的肯定,也是他前行的動力。

「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這是《傷寒雜病論》序中的一段話。在行醫路途中勇往直前的王治生一直拿這樣一種精神激勵著自己,他說:「作為衛生人的一份子,我一定牢記訓誡,不草菅人命,行醫時,慎重再慎重,爭取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意義的事情來,這樣才對得起逝去的青春和壯志。」

文章來源 :常寧報

本期編輯 :焰火

(航拍水口山鎮,帶你從高空感受世界鉛都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寧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常寧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