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如何養生呢?

明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如何養生呢?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所謂「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

大暑時節,可多吃些燥濕健脾的食物。該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氣候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特別要注意對「暑濕」的預防。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癥狀,所以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治療。市民可做薏米小豆粥、橘皮茶、香荷飲等。

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於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可根據個人口味選用。

另外,蛋白質供給需充足。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製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為首選。大暑養生講究「就涼避暑」,但天氣熱,胃口差,身體抵抗力也會降低。粗糧不但營養豐富,而且蕎麥、玉米等都是涼性或溫補的食物,夏天吃正合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暑 的精彩文章:

大暑至,夏正濃,伏天養生模式開啟啦!

TAG:大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