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世界上最讓人無語的慢工程,57公里路修了17年,歐洲人工作效率這麼低?

世界上最讓人無語的慢工程,57公里路修了17年,歐洲人工作效率這麼低?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由此闡發出的「愚公精神」也往往深得人心。在現代社會,雖然人們不會為了方便出行而去依靠人力搬動大山,但卻會建設纜車或者開鑿隧道,這樣一來,同樣能夠達到方便交通的目的。尤其是有些隧道的建設歷時相當久,比如歐洲聖哥達基線隧道,光建設用時就17年之久,加上從設計到審批的52年,足足有69年。為何會有如此之慢的工程建設呢?

其實在1947年,工程師就已經成功設計出隧道的草圖,但是向上級提交的過程中,並不順利。因為一個大工程的審批需要層層審核,何況該隧道的建設成本極高,能否建設成功也有待考證,因此便被長期擱置下來。

直到有一天,瑞士聯邦鐵路的全資子公司表示,願意承擔建設的成本和責任,成為該隧道建設的「金主爸爸」。相當於一個好劇本,終於等來了導演和攝製組一樣,「偉大工程」開工了。為了縮短工程時間,該隧道在五個不同的地點同時施工,如同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分給五個人來同時解決一般,不過整個工程仍舊耗費17年的時間才得已建成。

57公里長的隧道軌道板鋪設一共用了5年時間,是125名工人輪班,不停的工作完成,不得不說,歐洲人的工作效率確實太低了。

69年的等待與建設,斥資800億人民幣的聖哥達基線隧道終於在的2016年12月正式通車,不易換來的隧道不僅是歐洲人「從天而降的禮物」,還是歐洲團結的象徵,因為有了它,歐洲南北走向的交通所用的時間被大大縮短,整個歐洲鐵路的運輸效率得到了提升,這也大大促進地域之間的經濟聯繫,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由於聖哥達基線隧道大大超越了日本53.9公里的青函隧道,還成為了全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

聖哥達基線隧道穿越了阿爾卑斯山脈的心臟地帶的隧道,是另一種方式的「愚公移山」,使得山脈無法把人類隔絕兩端。如此激動人心的成就,背後是人類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再用炸藥炸毀山脈,而是選擇更為先進和可取的鑽鑿法,既保住了自然景觀,又方便了人類活動。這樣的偉大工程,在完成時還邀請了德國總理、法國總統等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出席。

儘管整個建設過程速度之慢令人咋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最後的成功對得起人民的等待,或許在幾十年前,人類的工程技術也暫時達不到水平,現在可能才是聖哥達基線隧道降臨的時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放的小青春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深鑽井:深12226米,疑似挖出凄慘的哀嚎痛哭聲被叫停
最牛外來物種,在我國許多地方已泛濫成災,怎麼做才能好吃?

TAG:奔放的小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