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六款飛行器排行,殲-20榜上有名!

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六款飛行器排行,殲-20榜上有名!

原標題: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六款飛行器排行,殲-20榜上有名!


NO.1 YF-12(美)


最大飛行速度:3,661千米每小時

YF-12戰鬥機是美國空軍根據A-12偵察機所發展的三馬赫攔截機,也是美國唯一成功試飛驗證過的三馬赫攔截機。


於1963年8月進行了試飛,並由洛克希德公司生產,共計為3架。



YF-12採用原本為XF-108研發的AN/ASG-18雷達,因此在A-12上延伸到機鼻的兩側延伸面被切除一部分,用以容納雷達和直徑更大的鼻錐。

此外,YF-12由單座改為雙座,后座專門操作複雜的ASG-18雷達。在風洞測試過程中發現YF-12有方向軸上的穩定問題,於是在機身下方加上一片大型可摺疊的安定面,另外在兩個發動機艙下方加上較小的固定安定面。


NO.2 XF-103(美)


最大飛行速度:3,376千米每小時


XF-103戰鬥機是共和飛機公司為美國空軍設計的一架高速,高空攔截機,他的設計要求來自於空軍搜集到蘇聯即將大量服役的新型轟炸機形成的威脅。以當時服役的F-86D、F-89以及F-94來看,他們僅有次音速的飛行性能將無法應付這些利用高空高速優勢直奔美國本土的轟炸機。XF-103的設計計劃一般又被稱為1954攔截機,因為美國空軍希望可以在1954年進入服役階段。


XF-103機身外型極為流線,沒有任何傳統飛機突起的部分,包括座艙罩在內。機翼為中單翼,包括水平與垂直安定面在內,翼面外型都是三角翼形,水平尾翼位於垂直安定面的根部下方,比主翼略低的高度,以避開主翼後緣氣流對控制與穩定性的影響。進氣口位於機腹,大約與機翼的位置相當。進氣口的外形為長方形,下緣向前突出,使得正面與迎風方向有一個斜角。這個突出的下唇也是產生斜震波,將進入進氣口的氣流減速的結構。內置彈艙位於機身兩側,與進氣口錯開,避免任何火箭或者是導彈發射的廢氣器入進氣道導致發動機運作不順或者是熄火的危險。


NO.3 米格-31(蘇/俄)


最大飛行速度:3,255千米每小時


米高揚米格-31,是目前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北約代號捕狐犬,是一款由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以米格-25為基礎進一步發展而成的超音速雙座全天候攔截機。


米格-31擁有推力超強的動力系統,因此得以驅動其龐大的機身進行超音速巡航,但相對的也擁有非常高的油耗;其具有光學迷彩與能蓋過干擾反制的超強功率雷達,且因機身尺寸較大,直到21世紀都還能接受各種升級改裝,經常被認為是空中預警機和戰鬥機的結合體。


MiG-25「狐蝠」式戰鬥機類似MiG-25,捕狐者是側面進氣大型雙引擎飛機,兩翼展弦比達2.94,後方有雙垂直尾翼。有雙駕駛后座為雷達武器官。


NO.4 XF-108輕劍(美)


最大飛行速度:3,190千米每小時

XF-108輕劍(Rapier)戰鬥機是美國北美公司設計的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由於經費不足和美國國防政策的改變,XF-108在研究階段就被終止,僅僅生產了一架木質模型。



XF-108原本是作為美國的遠程防空截擊機來使用,用來攔截入侵北美的遠程轟炸機。因為北美公司同時還在研製XB-70遠程戰略轟炸機,因此公司也希望能把XF-108作為XB-70的護航戰鬥機使用。同時,以此作為賣點的話也可以使兩個型號共用很多技術,從而降低整個項目的成本。1959年5月15日,XF-108被美國空軍命名為輕劍(Rapier),確定量產後的型號為F-108A,並且準備訂購480架。


NO.5 米格-1.44(蘇/俄)


最大飛行速度:3,185千米每小時


米格-1.44戰鬥機(俄語:Изделие 1.44)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再次研製米格-31的最終型雙發單座戰鬥機。Mig-1.44是俄羅斯為與美國競爭第五代戰鬥機而研發的。後來米高揚設計局因資金問題,只生產出一架Mig-1.44的技術驗證機。



該機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氣動布局和可調式S型進氣道,機體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


NO.6 殲-20(中)


最大飛行速度:3,062.7千米每小時


殲-20(J-20),綽號「威龍」,北約代號「火牙」(FIRE FANG)。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最新一代(歐美舊標準為第四代,新標準以及俄羅斯標準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預計殲-20將在2017~2019年間投入使用,2020年後逐步形成戰鬥力。首架原型機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實現首飛。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墨綠色塗裝,遠觀近似於黑色。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國內最先進的新型格鬥導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勇解讀 的精彩文章:

日本軍隊當年靠什麼橫掃東亞?這幾款臭名昭著的機槍「功不可沒」

TAG:小勇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