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掏書雜感——我們這個時代為學的便利

掏書雜感——我們這個時代為學的便利

前兩天在路邊偶遇了一個賣舊書的書攤,因為並不急著趕路,所以就隨便看了看。本沒有期待能夠找到想看的書,沒想到竟發現了一本清代皮錫瑞所寫的《經學歷史》(中華書局出版),頓時覺得愛不釋手。不過標價200塊錢讓我多少覺得有些貴,再者這書又是繁體豎排的,讀起來多少會有點費勁。所以我在買之前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想看看有沒有便宜的簡體版。出乎我意料的是《經學歷史》這本並不十分常見的書在網上居然有免費的簡體橫排有句讀的電子書!(中華書局有一套叢書集成初編,系簡體橫排無句讀,1985年第一版)因此我最後並沒有把紙質書買回家。(攤手)

為什麼在網上有免費電子書(而且還是百度首頁就能搜到,點開就能看的那種)的情況下一本《經學歷史》能賣200元呢(目測是書攤最貴)?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書攤的主人並不知道這種書還能從網上找到吧!而且會看這種書的人大抵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他們並不會像我這樣習慣於在網上搜資料。若是論實體書,這本《經學歷史》確實是非常值得一讀而且非常稀有的典籍,賣200元絕不算貴;但是因為有了網路的手段,所以即使是這樣稀有的典籍也變得容易得到了。這就是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學者們在為學之路上相較於前人最大的優勢。

我們的造詣未必強過前人,堯舜文武周孔孟,以致程朱陸王、清代督撫(我尤其喜歡張之洞和李鴻章的學問,因此自己加上去的,前人並沒有這個說法),無一不是千年一遇的天縱之才,這樣的天賦對於我們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可以輕鬆的找到各種典籍,也畢不擔心書籍的破損佚失;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自然科學,建立更加合理的世界觀。這些便利能夠極大的彌補天賦的駑鈍,使我們取得更高的學術成就,在尋找天理、追求正義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我想這科學技術的進步,大抵既是我們的這個時代的驕傲,也是我們這些後輩們的信心吧!

正因如此,我相信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學者們必將能創造出更正大的學說和更光明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繼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方繼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