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疫苗事件:抵制遺忘,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疫苗事件:抵制遺忘,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從民眾的角度講,只有把每一次的情緒都轉化為堅定的權利訴求,然後抵制遺忘,我們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與歸

這兩天,「長春長生」四字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事件起因於,7月15日,國家葯監局發布了《關於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稍後又有媒體爆出,這不是長春長生的第一次了,此前就有25萬支「百白破」問題疫苗銷到山東,以及其他各種負面也被不斷扒出。「疫苗又出問題了」,一時讓給公眾充滿了恐慌和憤怒。

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已責令該公司停止生產狂犬疫苗,並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圖/圖蟲創意)

群情激動,似乎可以形容這兩日的「網路心情」。不過,很難將這起聲勢浩大的輿情歸結為一次權利意識的萌動,更多的,依然是「你碰我家孩子我就和你拚命」「是可忍孰不可忍」式的觸底反彈。底,是底線的底,徹底的底。因為,類似的集體情緒波動,我們見過不是一次兩次了。但類似的事件,依然不斷上演。

有如紅黃藍事件,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安慰,不過是針扎幼兒的涉事老師被處理,一句「硬碟壞了」讓種種疑竇「有疾而終」,然後紅黃藍經營和股價重返正常,一切又恢復往昔模樣。我們看到的只是,彷彿一種接力,各地持續不斷再曝「針扎」事件。

哪怕再具體到疫苗事件,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都殷鑒未遠,這次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甚至還能順帶拔出武漢的生物製品疫苗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密集了。所以,我們要問,2010年和2016年的輿論反響不夠強烈嗎?為什麼還有疫苗企業頻發問題?為什麼它們依然能夠以超高利潤橫馳金融市場?他們的敬畏在哪裡?該用什麼讓它們停下來、安全起來?

這次網民的集體質疑和聲討,和之前的每一次輿情爆表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它始終還停留在集體情緒波動階段。當類似的事件多了,並且看不到根本遏止的趨勢,我們的目的,就不能再是探討一個該做林沖還是做魯智深的問題,而是如何讓民眾在現實權益訴求中,獲得公開、真相、公平和正義,而不是被「逼上網路」。

沒有比傷害孩子更能激發人們的同情、恐懼和憤怒了。京東創始人、大V劉強東這次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打了很多字來評價長生疫苗事件。「作為一個無比憤怒的父親,我在此強烈呼籲所有為人父母和即將為人父母的人都行動起來,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也被注射了假疫苗,你是何心情?」這一次,億萬富翁也沒能倖免,因為每個父親都有孩子。

劉強東聲嘶力竭地說,「我會向政協提案,我會發動我身邊的親人、朋友,我會竭盡我所能,在法律範圍內,討要一個說法!」以他的地位和能力,尚要「竭盡所能」,這既反映出,問題從曝光到解決,並不是一路順暢的;也折射出,我們將面對的,不只是一家企業,一次簡單的疫苗生產事故。

未來,難道我們不需要生養孩子嗎?不用給孩子打疫苗嗎?放眼類似事故爆發的規律和慣性,我們依然很難給出足夠的、應得的安全感。這或許才是恐懼中的恐懼,憤怒中的憤怒。

好在,7月22日晚,在爆出問題疫苗一周後,葯監局宣布,對長生立案調查。念念不忘,終得迴響。我們又回到一場露天電影的巨幅白幕前,只不過這一次,我們手中捧著的不再是瓜,而是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我們的心情不再愜意,而是恐懼;我們的態度不再是冷漠,而是炙熱。

值得一提的是,在媒體和公眾的聲討中,「人民日報評論」公號也旗幟鮮明表示,「一查到底,方可紓解疫苗焦慮」,並在文章建言,「對於問題疫苗,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每次事件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否則就會陷於「亡羊補牢」的被動之中。」

7月22日晚11時26分,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李總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最新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並且,要求「國務院要立刻派出調查組,對所有疫苗生產、銷售等全流程全鏈條進行徹查,儘快查清事實真相,不論涉及到哪些企業、哪些人都堅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對一切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重拳打擊,對不法分子堅決依法嚴懲,對監管失職瀆職行為堅決嚴厲問責。儘早還人民群眾一個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環境」。

此前7月16日,總理已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徹查。

因此,刨根問底,只有當民眾的權利每一次都得到尊重,每一個合理的質疑都得到回應,每一個過錯都得到懲罰和糾正,事件才能畫上句號。而從民眾的角度講,只有把每一次的情緒都轉化為堅定的權利訴求,然後抵制遺忘,我們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葯價高這個鍋該由誰來背?原來它才是背後的真正推手
他活了一百歲,創辦一所著名大學,卻說:我是一隻狗……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