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的一支「神兵」,連敗魏延,後被諸葛亮所滅,如今後裔依然神勇

三國中的一支「神兵」,連敗魏延,後被諸葛亮所滅,如今後裔依然神勇

原標題:三國中的一支「神兵」,連敗魏延,後被諸葛亮所滅,如今後裔依然神勇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大將魏延,驍勇善戰、勇武過人,為劉備入主西川屢建奇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魏延一生征戰敗績不多,武藝上跟武聖關羽相比也不遑多讓,可是這樣一位常勝將軍面對一支特殊的軍隊時,竟然連連大敗,絲毫沒有還手之力,多虧諸葛亮用了一條計謀,才戰勝了這支軍隊,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兵」,竟能如此厲害?


大將魏延(劇照)


這支軍隊,就是堪稱三國時期第一特種部隊的烏戈國「藤甲兵」。如果沒有諸葛亮南征蠻族,也許這支特種部隊並不一定能進入人們的視野,只會存在於西南少數民族的傳說之中,可是諸葛亮南征平定西南蠻族,無意中將這支部隊搬上了歷史舞台,雖然他們的結局比較凄慘,然而可是卻像一顆亮麗的流星,爆發出一瞬間的絢爛。



神勇異常的三萬藤甲兵(劇照)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這支藤甲兵就是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出現的,在諸葛亮平定南蠻的過程中,屢戰屢敗的孟獲不得不搬救兵,而他搬出的救兵確實神勇異常,他們就是烏戈國國主兀突骨手下的特種部隊藤甲兵,傳說烏戈國主兀突骨身高三米,不吃五穀,竟然是以毒蛇猛獸為食,而他手下有三萬藤甲兵,更是非常厲害,他們的身上的藤甲,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原材料藤蔓采自深山的懸崖峭壁,製作時需要反覆晾曬浸油,製作周期長達兩年之久,如此精良的製作,藤甲有著優越的性能,不但輕盈異常,而且由於韌性很足,甚至刀槍不入,而且經水不濕,入水不沉,如此性能確實堪稱時特種部隊的裝備。



烏戈國主兀突骨(劇照)


面對身穿藤甲的神兵勁旅,魏延的常規軍隊束手無策,第一次交戰就狼狽不堪,大敗而歸。雖然魏延能力不凡,可是面對刀槍不入,身輕如燕的三萬藤甲兵,一籌莫展,後來更是連連大敗,丟了7座營壘,連續敗了十五場戰鬥。面對這樣的敵人,就像普通部隊對陣特種部隊一樣,更何況是三萬特種部隊,魏延失敗也實屬情理之中。當時蜀軍瀰漫著失敗情緒,甚至有人提議放棄南征。


神機妙算諸葛亮(劇照)


面對這樣的敵人,諸葛亮卻沒有慌張,他分析了藤甲兵的特點之後,發現了他們一個致命的缺陷——怕火。前面魏延大敗15場,一方面是由於藤甲兵確實神勇異常,另一方面,這個也是諸葛亮的計謀,驕其心性,讓他們放鬆警惕,最後一戰,魏延將三萬藤甲兵引誘到盤蛇谷後,發動火攻,三萬神兵就此葬身火海。三萬藤甲兵如此優秀的部隊,原本只是助陣孟獲,最終沒能為諸葛亮所用,反而葬身火海,令諸葛亮惋惜神兵的同時,也為自己造下如此殘忍的殺戮心生愧疚,感嘆自己要因此折壽。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


也許有人要說藤甲兵是演義中編造的,實際並不存在,其實不然,這三萬藤甲兵不但真實存在,而且他們還有後裔存世。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布依族村落歪寨村裡,如今還保留著昔日藤甲兵的後人,這個村莊四面環山,交通不便,但是正是這樣的地理環境,使得這個村落保留了幾千年的藤甲傳統工藝,他們如今依然保留了尚武的傳統,視藤甲為保護自己的神物,甚至能夠利用古法工藝製作藤甲。


存世的布依族藤甲部落


完整的一套藤甲製作出來需要兩年,如今國家軍事博物館正式將歪寨村的藤甲收藏展覽,並命名為「布依族藤甲胄」,諸葛亮當年一把大火,並沒有完全將藤甲滅絕,也算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朵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期間日軍想要投降,他下令不準投降,最後殲滅十九萬日軍

TAG:小朵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