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行之「看破因果」

修行之「看破因果」

一天,一生在鑒景鑒像時,一位白髮老者給了他一張白紙,然後問:「你相信因果嗎?」 該生回答:「不相信。」

白髮老者微笑稱是。

那些天天講因果論的人,都是執著自我的人,都是有分辨心的人,都是講的「人間事」;

那些看破「因果論」的人,講的才是「真經」,才會講的「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比如六祖慧能著名的軼事「不是風動,不是旗動,仁者心動」,那些認為是「風動、旗動」的,都是世俗人的因果論,而六祖慧能則看破了「因果論」,說出「仁者心動」。

故而:

世俗人們講經,如同瓦礫;

六祖慧能講經,如同真金。

佛家時常以「因果報應」的道理去勸化世人棄惡從善,然而,佛家同時又有「佛性非善非不善,佛性非常非無常」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等「無因無果」的至真言論,所以,兩者表面上看似矛盾。

其實,「因果論」及「無因果論」都是正確的,關鍵在於看問題的角度。

如果從局部看,或者說在一個圈子內去看問題,就有「因果論」;

如果從整體看,或者說在圈子外看問題,就是「無因果論」。

比如,亞當夏娃未吃禁果之前,在伊甸園裡處於無知無欲、長生不老的「混沌狀態」,在這種「混沌狀態」下,是沒有因果的。

偷吃禁果後,打破了完美的「混沌狀態」,開始執著自我,有了分辨心,有了善惡美醜的因果理念,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來到人間,就有了生死,就有了因果論。

禪宗的僧人們同樣是講經,但途徑方法不同:

講「因果論」的僧人,都是以神秀為代表的「漸悟」之途;

講「無因果」的僧人,都是以慧能為代表的「頓悟」之途。

修行之事,惟有看破因果,才會真正覺悟——

佛性非善非不善,

佛性非常非無常。

修行之事,惟有看破因果,才會真正明白——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震說心理 的精彩文章:

越上乘的武功,越需佛法化解

TAG:李震說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