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無生命的事物也有意識嗎?

無生命的事物也有意識嗎?

利維坦按:本文作者的觀點很明確,一,無生命的物體肯定不具備意識;二,無生命的宇宙整體卻是(可能)具有意識的。這要歸入一種反笛卡爾的想法下來考量——即認為意識/精神屬性與質量、電荷等物理性質一樣,能以相同的方式影響粒子的行為,它們只是另一種物理性質而已,這種強力的還原主義堅持認為,主觀意識體驗只不過是人腦中發生的物理過程。不過,即便在都同意「意識是物理結構的內在本質」這一討論前提下,對於原子是否具備意識問題上的爭論依舊。

按照文章作者的思路,為何無生命的宇宙整體是可能具有意識的呢?或許他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作為宇宙整體一部分的存在,「我」是原子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演化的集合,因此宇宙整體是具備意識體驗的存在。

文/Bernardo Kastrup

譯/斬光

校對/喬琦

原文/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sentient-robots-conscious-spoons-and-other-cheerful-follie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斬光在利維坦發布

圖源: Kiattisak Promsensa Pixabay

現代科幻小說常常愛用一些把意識下載到硅晶元、有意識的機器人或軟體之類的橋段。《她》(Her)和《機械姬》(Ex_Machina)這些電影,以及《黑鏡》之類的電視劇,把這些橋段描繪得活靈活現,彷彿確有其事——當代文化本就極容易相信一些不合理的事物,這讓其對這種境況越發麻木不仁了。

娛樂界是從當下的人工智慧研究里得到的這些靈感——但「智能」是一種可度量的屬性,也能通過工程手段實現,人們卻常常將其混同於「人工意識」。問題在於,有智能並不代表有意識:一台計算機能夠高效模擬人類大腦中的信息處理過程,但這並不意味著計算機裡面的計算過程會伴隨著私密的內心體驗。

電影《她》劇照。圖源:豆瓣電影

畢竟,對現象的模擬並不是現象本身。我能在台式機上模擬腎功能的生理過程,精細程度直達分子量級,但這並不會讓我的電腦尿在桌子上。那麼,為什麼對人類信息處理過程的模擬就能產生計算機意識呢?

一旦提及意識這個話題,即便是學術圈似乎也喪失了判斷合理性的基本能力。這是因為,儘管主流意見認為意識是由某種物質結構產生的,我們卻對這些物質結構如何產生自己的各種內在體驗一無所知。有關質量、電荷、自旋、動量的任何知識都不能推導出看到紅色是什麼感受,墮入愛河、腹中絞痛又是什麼感受。從理性角度來看,這一解釋能力上的巨大鴻溝本應立即讓我們質疑自己對意識本質的主流假設。然而,不幸的是,它反而給一些武斷的猜想頒發了許可,譬如如何製造意識、上傳或者下載意識。

阿瑟·愛丁頓爵士(1882-1944)。圖源:wikipedia

早在20世紀初,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 )就注意到科學對於物理世界的內在本質一無所知,只研究了其結構和行為。羅素的同時代科學家,阿瑟·愛丁頓爵士(Sir Arthur Eddington)也注意到,我們唯一能夠觸及其內在本質的物理實體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它的本質很明顯是具有體驗性的。物理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憑什麼不能也是這樣的呢?在這種「泛心論」的假設下,解釋能力上的鴻溝被填上了:意識不是由物理結構產生的,反之,意識是物理結構的內在本質,後者只是意識的內心體驗的外在表現而已。

然而,許多泛心論者卻跨過了這一合理的推斷,朝前走了一大步:他們設想,意識一定與物質一樣擁有層層分解的結構。照這種想法,每個亞原子粒子都擁有其自身的意識和私密的內心體驗。而且,由於我們的身體是由這些亞原子粒子組成的複雜體,我們的意識也一定是由無窮多的亞原子粒子的意識組合而成的。泛心論的某些闡釋者甚至推斷,無生命的物質聚合體也具有意識: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聲稱,「包括勺子和石頭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擁有意識的想法,正在得到學術圈裡越來越多的信任。」

(qz.com/1184574/the-idea-that-everything-from-spoons-to-stones-are-conscious-is-gaining-academic-credibility/)

好吧。

無生命物體擁有自身體驗的想法聽起來就荒謬——事實上的確如此。然而,我們並不是靠直覺去摒棄這一想法,而是靠簡單的邏輯,因為直覺會受到未經檢驗的文化假設的限制。仔細瞧瞧,從「意識是物理世界的內在本質」到「亞原子粒子具有意識」這一推理其實建立在一個有瑕疵的邏輯之上:它將體驗者本身視作一種只有在體驗中才能辨別的結構。

且容我詳細解釋一下。

亞原子粒子的概念是由實驗結果激發而出的,而我們只能以意識感知的方式獲取這些實驗結果。即便我們使用了精密的儀器,但儀器的輸出結果也只能通過感知的方式獲取,比如聽到、看到。這些實驗表明,我們的感知之屏上放映的世界圖像可以進一步分化成更小的成分,直至抵達不可再分的極限。比如,我們肉眼只能看清頭髮,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細胞,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原子,在粒子對撞機下「看」到亞原子粒子。在這個不可再分的極限,我們發現了世界圖像的最小可辨別成分,就像電腦屏幕上的像素一樣。這麼說來,亞原子粒子其實是體驗的「像素」,而未必是體驗者的像素。後者並不能由前者推斷而出。

圖源:Exploratorium

因此,生命體由亞原子粒子構成這一事實並不一定說明,體驗者本身是什麼結構:我們的軀體本身就是感知之屏上的一幅圖像,所以也必定會隨著感知的精細程度不同而發生「像素化」。這一像素化反映了感知之屏的特性,而不一定反映軀體本身的結構。做個類比,電視屏幕上的人由許多像素構成,這反映了電視屏幕本身的特性,並不意味著那個人本身是由像素構成的。

因此,我主張,意識的確是物理世界的內在本質,但亞原子粒子和其他無生命物體卻不是意識主體。畢竟,就像弗雷婭·馬修斯(Freya Matthews)指出的那樣,無生命物體其實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哪裡是河流的終點,大海又從何處開始?然而,有意識之物卻能通過自己的內部感知,毫不含糊地確定自身的邊界。所以,無生命物體不可能具有意識。

圖源:NASA

一旦排除了無生命物體,那麼只有生命體和無生命的宇宙整體可能具有意識了(有關這一點的更深入的介紹可翻閱這篇論文:www.mdpi.com/2409-9287/2/2/10)。正如活著的神經系統是生命體內心體驗的外在表現形式,無生命的宇宙整體就是宇宙內心體驗的外在表現形式。巧合的是,最近的確有報道指出,無生命宇宙的大尺度結構與神經系統的結構類似。以這種觀點看來,根本不存在什麼勺子、石頭的內心體驗,出於同樣的理由,你的神經元本身也不具有內心體驗——至少就你目前可以通過自省方式覺察到的,確實是這樣。只有你的神經系統整體才有內心體驗,那就是你本身。與此類似,只有無生命宇宙整體才有內心體驗。

如果說,生命是意識主體的外在表現,而非無生命宇宙本身的外在表現,那麼對人工意識體的探索就可歸結為自然發生論:只不過是通過人工方式從無生命物質中創造出生命而已。如果這一探索成功了,那麼創造出的就會是生命,而非計算機模擬。對於翻轉的微電子門與生命體新陳代謝之間的區別,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所以,大自然沒有給出任何理由讓我們相信,翻轉的電子門可能是具有私密意識的生命體的外在表現形式,更不用說石頭和勺子了。

如今,學術界的某些角落裡傳出了缺乏經驗基礎的無邏輯思想,這些吵吵鬧鬧的雜訊鼓勵了娛樂媒體,讓他們向公眾傳達了似是而非的文化謬論。結果,整整一代人都受其荼毒,對未來抱有錯誤的幻想。

這篇文章的主旨在下面這篇論文中得到了詳細闡述:「An Ontological Solution to the Mind-Body Problem,」 published in Philosophies, Vol. 2, No. 2, Article 10。

往期文章: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有種鯨虱,真的比我們還孤獨
物質也有意識嗎?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