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博導沃興華為何無視爭議,堅持成為「丑書」名家

博導沃興華為何無視爭議,堅持成為「丑書」名家

因為個展被四川書協取消,沃興華一度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得到了劉正成等書家力挺,更多的是被蜂擁而至的口誅筆伐所淹沒。面對如此多的爭議,沃興華為何不為所動,堅持所謂的「丑書」創作?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沃興華先生的傳統功力和書法及文字學的理論水準我都是比較佩服的。對於沃興華為何成了丑書名家這個問題,說起來有些複雜,在這裡只能大致講述一下沃興華的書風變化過程。

熟悉沃興華的朋友都知道,他最初學習書法是從顏魯公的法帖開始的,幾乎臨遍了顏真卿所有流傳下來的法帖,包括打好楷書功底後進而臨習顏體行書《祭侄文稿》等經典作品。應該說這段時期的臨池不輟對沃興華整個書風影響極大,甚至到了後來的所謂丑書作品,仍然保留著沉雄豪放的書法風格。在這個時期,沃興華不斷從米芾、王鐸等大師那裡汲取養料,書風更為靈活而富於變化。這時候的沃興華還沒有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學習,卻憑藉著紮實的顏體功夫在上海灘斬獲大獎,小有名氣。

沃興華沒有選擇浙江美院的書法專業,而是就讀於華東師大的歷史系,這對他的理論水準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後來我們能看到那麼多沃興華頗有影響力的書法及文字學理論著作,這一次選擇相當關鍵。有一段時間沃興華一直致力於書法及文字學理論方面的研究和工作,等再提筆時,已經把重心從帖學轉向了六朝及後世碑學。如果我說這時候沃興華的書風已經開始有了丑書的萌芽,可能為時尚早。但是接下來對敦煌古書法的迷戀,徹底讓沃興華「大徹大悟」,從此在丑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沃興華並不承認自己的作品是丑書,但與其他丑書家選擇置之不理的態度不同,沃興華憑藉自己廣博的理論優勢,加上復旦大學文博系博導的底氣,為此引經據典寫過大量反駁的文章。總結起來,沃興華從事丑書創作最重要的理論依據就是古代的民間書法。沃興華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傳統書法應該包括名家書法和民間書法。

這個觀點一出,立即讓書法的美醜之爭變得有意思起來。這麼一說,丑書也成了堅持傳統書法的一部分。可是,這樣的解釋能讓廣大書法愛好者信服嗎?眾所周知,書法具備實用和藝術兩個功能。在古代,書法更為突出的是其實用性,甚至從來未曾有過什麼職業書法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書法的實用性已然沒落,更多的是以一門傳統藝術的身份存在。

問題就在於,書法審美的差異是否古已有之?難道古代的名家書法和民間書法風格迥異也是因為審美取向不同嗎?我對此表示有疑問。更大的可能是,當時的名家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同,對書寫法度也更為在意。而民間的寫手出於純粹實用的目的,雖然也顯得書風古拙可愛,卻未必是他們的審美需求,只不過是達不到書寫水準罷了。如果一味地以古代民間書法為宗,不加辨別地刻意模仿,儘管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卻很難符合經過了幾千年傳統書風審美熏陶的現代審美需求。從大眾對丑書作品廣泛排斥的態度可以看出,丑書所謂的創新和現代審美意識很難獲得生存空間,也很難有持久的生命力。

畢竟,一切藝術作品最終都是要為大眾服務的。失去了群眾基礎的丑書作品,現在可以孤芳自賞,終將被扔進時間的垃圾簍。

以上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驚龍軒 的精彩文章:

細數中國10所五星級的一流民辦大學,原來都這麼牛!
世界最大的8尊佛像,只有一尊在國外

TAG:驚龍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