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風波再起:疫苗到底打還是不打?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緊急發布通告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規行為,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現已被責令停止生產,並予以處罰。
而就在21日,一篇《疫苗之王》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引爆,再次將疫苗的安全問題推到風口浪尖。而這次的疫苗事件,更是將家長的恐慌、憤怒等情緒點燃至頂點。
誰家孩子不用打疫苗啊?而且這也不是疫苗第一次出事了,當父母的,除了憤怒,除了默默地翻出孩子的疫苗本,糾結著以後要不要打進口疫苗之外,做什麼都顯得蒼白無力。
不幸打過這批問題疫苗怎麼辦?
這批疫苗,對人體的安全沒有影響,最大的風險在於可能失效,導致無法預防對應的疾病。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接種了問題疫苗,會帶來其他後遺症。但實際上,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的紅腫熱痛、發熱、過敏等,一般都比較輕微。而過敏等比較嚴重的情況,發生率很低,對大多數人來說,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4~48 小時內,後期再發,或者產生後遺症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接種了不合格疫苗,家長可以查看兒童預防接種證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種記錄,對比疫苗生產企業和批號,也可以諮詢當時的接種單位。
家長如果確定孩子接種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結合孩子接種的次數和批次情況,向當地疾控部門或接種單位諮詢,看是否要繼續補種。
為防止接種到問題疫苗,就不給孩子打疫苗了
目前國家之所以能將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兒破傷風控制在較低水平,靠的就是極高的接種率。如果因為這些事件導致疫苗的恐慌,而拒絕一切接種的話,風險最高的還是孩子。
疫苗是人類對抗傳染性疾病最有利的武器,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才能夠形成廣泛的、有力的防禦。
所以,接種疫苗仍然是保護健康最好的手段,我們仍然應該堅持打疫苗。


TAG:撲騰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