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R5 2500U 翻身?——ThinkPad E485 長測

R5 2500U 翻身?——ThinkPad E485 長測

R5 2500U 翻身?

ThinkPad E485 長測

前 MDT 評測過搭載 8 代酷睿 i5- 8250u 版本的 ThinkPad E480, 而現在採用 AMD 平台 R5- 2500U 處理器的 E485 已經上市,相對於 Intel 版本的價格要更為便宜,正好也借著這一次評測弄清楚:R5 2500U 相對於 8 代酷睿,差距到底有多少。

工業設計

更窄的兩側邊框

由於 E485 與 E480 實際上為同機型不同平台,實際上外觀設計和介面布局都完全相同,因此在 E485 工業設計部分我們沿用 E480 的內容,小部分做了修改。

像在商用與家用的邊界這篇文章里說過的一樣,商用產品也在努力擺脫沉悶的外形,變得更具有外觀吸引力, 所以 E485左右邊框寬度相對於前代有明顯的減少,不過下邊框還是很突兀,這都是因為受限於 242mm 的機身深度,而這樣的機身深度已經跟 15 寸窄邊框機型接近了。

E485 與 E480 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也就是掌托上的 AMD 和 銳龍標籤了,除此之外與 E480 真的很難區分。

另外你也會發現,頂蓋上已經沒有了 Lenovo 標誌,同時 ThinkPad 標也變成了 S 系列的「鑽石切割」工藝,非常的閃亮...而且也是突出於機身表面的,不過邊緣不像以前 S 那麼鋒利,不會有割手感。

轉軸處貫通的設計其實並不是什麼 E 系列的象徵,單純的是因為頂蓋全金屬之後,為了保證 WiFi, 藍牙和蜂窩數據的信號,所以把天線放在了轉軸處。

鍵盤還是 ThinkPad 一貫的風格,1.8mm 的 ThinkPad 標準鍵程,鍵位布局很好上手。而且這次總算沒有和以前一樣,做成鍵盤下方格柵也是黑色的設計,現在只有鍵帽是黑色,看起來和諧多了。

壞消息是,鍵盤背光不是標配,表面採用的也是磨砂手感,如果你點開下圖的原圖就能看出來。

小紅點的三個導航鍵手感很乾脆,下方觸摸板手感不錯,定位準確,通過了微軟 Windows 10 的 Precision 認證,可以完美實現所有 Win 10 的手勢操控。

E485 的介面種類比較全,左側依次為:全功能的 USB-C 介面(10Gbps),HDMI 1.4b(比1.4a 多支持了 1080P 3D 120Hz 的支持),兩個傳統 USB 3.0 介面。

機身右側依次為:筆記本鎖孔,RJ45 網線介面(可以看出 E485 的機身厚度就是 RJ45 的極限了),另一個傳統 USB 3.0 介面,microSD 卡插槽。

從側面看也會發現 E485 也採用了類似 Carbon 的楔形設計,配合四周的直角切邊,E485 在設計上想傳達的也是改變,向更高端定位靠近的形象。

內部設計

來到底面,可以看到長條的通風口,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通風口之下還有另一層圓形格柵防止異物進入。底部一共有九顆螺絲,拆開之後就可以進行更換硬碟,內存,清灰等等操作。

全部的螺絲都採用了防丟設計,不用擔心拆卸時掉出。重點部件上也有隔音泡棉、防震海綿,還有防靜電措施。內部的設計比較規整,介面上都有額外的保護遮罩增加插拔時的耐用性。同時也能看到熱管上方一排排的固態電容,穩定性更好。

上圖左為 E480 右側則是 E4850,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兩者的內部布局也幾乎都是一樣的:一整塊電池在觸摸板和左掌托下方,容量為 45Wh, 風扇下方緊挨著的是 m.2 固態硬碟位,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主板上熱管的走向和主板 Layout 細節。

因為我們手裡這台是 128G 版本,所以是 2242 的規格,雖然只有 128G 但是速度依然是 PCIE 級別,連續讀取可以達到 1GB 以上。

當然,後期如果想要裝 2280 也可以,只要把那個擴展支架拆掉就好了。兩個內存插槽還有一個空餘,可以自行在後期添加。散熱系統由兩根熱管一個風扇組成。

風扇由 AVC 代工,採用了 ThinkPad 特有的風扇技術,扇葉非常薄,數量比較多,所以不太用擔心風量的問題,散熱和噪音的表現將會在後文詳細說明。

性能及散熱

我們都知道,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天花板很高,但由於功耗和溫度限制,所以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都可以達到最高性能,因此 E480 在默認情況下 CINEBENCH 可以跑到單核 146 cb, 多核 535 cb 的成績,而這次的 E485 在 CPU 性能方面表現和 E480 很接近,單核 136cb, 多核 542cb, 兩者幾乎沒有太大差距。

不過在放開了功耗限制之後,E480 的性能有了明顯的提升,多核能有 634 cb 的成績

所以為了測試長期負載性能,我們也在 E485 上進行了 CINEBENCH 連續跑分測試,並且將兩者的結果融合在了一張圖裡:

上圖藍色為 i5-8250u, 而紅色為 R5-2500U

不難看出 E480從最開始的 630 cb, 經過 15 次的連續運行的慢慢下降之後,最終成績穩定在 540 cb 附近,也就是說長時間的 CPU 負載性能,可以穩定在峰值性能的 85%, 而 E485 相對穩定,性能從一開始 540cb 穩定在 510cb 左右,因此從長期負載性能上看,E485 和 E480 的差距在 5%~6% 左右,而峰值性能差距由於 i5-8250u 可以短時解鎖超過 20W 以上功耗所以差距在 17% 左右。

以上都是理論跑分測試,那麼在實際的軟體 運行中差距到底有多少呢?我們繼續進行了 Office 和 Adobe 系列軟體的 PCMark 8 標準測試。

在 Office 標準測試中,除了 PowerPoint 這樣只有輕度操作所以差距不大的子項之外,R5 2500U 與 i5-8250U 的差距綜合來看在 25% 左右,特別是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 Excel 測試,兩者差距達到了 31%,Word 的差距在 17% 左右。

來到負載相對更大的 Adobe 系列軟體,R5 2500U 與 i5-8250U 在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這樣多次數但每次負載時間並不長的操作測試中差距甚至擴大到了 37% 左右,而在 AE 這樣較為複雜的中長度負載測試中、則差距在 24% 左右。

為什麼像 Excel, Photoshop, AI 這樣的軟體,兩者的實際性能差距會大過 CINEBENCH R15 的跑分呢?實際也是因為一次完整的 CINEBENCH R15 多核跑分需要經歷 1 分 30 秒左右,這超出了 i5-8250U 的短期睿頻時限(一般為幾十秒),因此在進行一些更短時間的峰值性能需求操作時 i5-8250U 不會被功耗限制,可以在短時間爆發出更高的性能,也就導致了其實單純通過 CINEBENCH R15 多核跑分無法反映很多現實操作中的峰值性能差距。

在圖形性能方面,R5 2500U 搭載的會比 Intel 同級別八代酷睿搭載的 UHD 620 有較大提升,從我們的實際測試來看,E485 上的 Vega 8 Mobile 核心顯卡基本達到了接近低功耗 MX150 的級別:

因為相信購買 R5 2500U 核心顯卡版本筆記本電腦的用戶也不會有 3A 大作的需求,因此我們只進行了 3DMark 的 SKY DRIVE 測試,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一些跑分中 Vega 8 Mobile 核心顯卡能與 MX150 低功耗版本達到接近的水平,但在實際遊戲體驗中,由於 Vega 8 Mobile 核心顯卡需要共享系統內存,因此實際性能還是要遜於 MX150 低功耗版,但不論如何都是比八代酷睿的核心顯卡要強得多。

表面溫度

在之前的評測里我們發現 E480 的核心溫度被限制在了 80°C, 而 E485 的溫度限制似乎更嚴格一些,在長期負載的條件下溫度會被控制在 75° 左右,因此在我們的測試中 E485 的表面溫度還要比 E480 低一些(畢竟性能也更低)。

AWSD 區域(點3)溫度為 41.1°C, 會稍有溫熱感,由於風扇正好在回車鍵和右 Shift 鍵下方,所以這兩個按鍵的附近(點4)只有 36.5 °C, 整個鍵盤區域的溫度都較為接近,平均溫度只有 40.6°C,熱量幾乎都唄導出到了出風口(點6)溫度為 53.7 °C , 而左右掌托(點1.2)也不會燙手。

由於鍵盤區域的溫度都在 40°C 出頭的水平,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雙手只會感覺到稍有溫度,並不會燙手,這確實就是將風扇放置在轉軸,並且轉軸離鍵盤有一段距離的好處。

噪音控制

*由於風扇以及散熱布局沒變化,所以噪音測試結果與 E480 基本一致

在拆解部分我們也已經看到,E485 採用的是較高密度的超薄扇葉,具有一定的多角度不對稱設計,在測試中,噪音控制相對於普通風扇確實有更好的表現。

首先是一個新增項目,測試方法是用最新版本的 Chrome 打開優酷主頁,每隔 5s 刷新一次,因為這個主頁包含了 GIF, 大量靜態圖片,並且即時熱點和優酷懂你兩個欄目會不斷刷新內容,所以用來反映一般瀏覽網頁這樣輕度辦公時的噪音。

輕度辦公時正常坐姿測得的噪音表現

在輕度辦公室時,E485 的風扇在低轉運行,28 dBA 基本沒有什麼噪音,不過在 3400hz 附近有一個很小的高頻噪音,正常坐姿基本感受不到,如果靠近風扇仔細聽就可以分辨出來。

極限情況下正常坐姿測得的噪音表現

和往常一樣,我們也測試了 E485 在最高風扇轉速時的極限噪音,在正常坐姿下為 36 dBA, 聲音頻率整體分布比較均勻,而在 5300Hz 左右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噪音,所以你聽到的是呼呼的風聲中夾雜著一點點高頻異音。

出風口正上方 5cm 測得的噪音表現

所以我們為了得到更明顯的頻率分布,貼近風扇出風口再次測量了噪音水平,可以看到 E485 的風扇在絕大部分頻率都控制得很好,從 150hz~ 3000hz 基本沒有任何突出的異音,只有 5300hz 左右出現了一點噪音異音。

所以 E485 的風扇比不上 T, P 或是 X 系列對於異音的處理,仔細聽仍然可以感受到高頻噪音,畢竟價格和定位差距擺在那裡。但是 E480 在一般辦公時聽不到什麼刺耳噪音,極限情況的噪音也只有 36dBA, 它的噪音控制相對於同級別家用產品仍然存在優勢。

屏幕素質

E485 這塊屏幕來自友達,還是 ThinkPad 一貫的霧面處理減少眩光,解析度為 1080P, 因為 IPS 的緣故可視角度沒有問題,不會出現泛白的情況,在色域方面經過測試為 62.5% sRGB, 相對於同價位家用產品 90% 以上的水平差距很大。

從色域覆蓋示意圖中也能看出,除了淺藍色之外,其他 sRGB 色彩空間中的顏色基本都不能被完整的顯示出來,特別是紅色和深藍色部分缺失較大。

E485 的屏幕亮度一共有 11 檔,最低 2.8 cd/m2, 最高 264.34 cd/m2, 在最後兩檔亮度之前分部很均勻,最後一檔的跨度有接近 50 cd/m2 和之前差距稍微有點大。

E480 這塊屏幕的最大對比度為 1540:1 左右, 屬於優秀水平,默認色溫 6102K, 相對於 sRGB 標準的 6500K 稍稍偏暖。

未效准之前屏幕的平均 ΔE 為 5.24, 再對比之下比較容易看出色偏。校準之後平均 ΔE 和最大 ΔE 都沒有問題。

整體來說,如果你有圖像處理方面的專業需求,那麼這塊屏幕沒有辦法滿足你的需要,如果你非常喜歡看劇或者電影,注重色彩表現,這塊屏幕色顏色也不夠鮮艷,它能滿足的是日常辦公的需求,霧面防眩光,對比度夠高看字很清晰。

續航及充電速度

E485 與 E480 的內部布局幾乎一樣,因此電池大小也很接近,MDT 測試的這一台 E485電池容量標稱45Wh 的內置電池,而實際上達到了 48.8Wh, 由於 E485 並沒有獨立顯卡所以相對於擁有 RX550 獨立顯卡的 E480 續航誰高誰低還真不好說。

經過 MDT 常用的幾種續航測試方法對比,由於 E485 在電池供電情況下的最高性能和功耗不如 E480, 因此在模擬複雜使用環境下的 PCMark Work 測試中續航時間超過了性能更高的 E480. 但是在飛行模式本地視頻播放這樣規律性、較低負載續航測試下,E480 所搭載的 intel i5-8250U 仍然具有更低的最小功耗優勢,而不間斷網路刷新測試中,兩者成績較為接近。

E485 和 E480 一樣支持快充,通過附送的便攜 65W 電源適配器,實測充電功率最高超過了 50W, 因此只需要 35 分鐘就可以從 5% 充至 60%, 最終需要 72 分鐘充至 95%, 比普通不支持快充的筆記本充電速度塊 30% 左右。

總結

E485 作為 E480 同型不同平台的產品代表,是一個很適合對比 AMD 和 Intel 最新一代處理器差距的產品,E485 相對於 i5-8250U + RX550 獨立顯卡的 E480 價格要便宜 1100 人民幣,對於預算緊湊的用戶來說吸引力顯然是更大的。

經過測試,搭載 R5 2500U 處理器的 E485 在長期負載性能下可以達到較為接近 i5-8250U 的水平,但是在一些短時間瞬時性能需求的操作上,由於 Intel 能爆發出更高的短期睿頻,所以差距約在 20%~25% 的樣子。

當然,站在實際體驗的角度來說,瞬時性能的差距除非實在對比之下,並不那麼容易被使用者感知,比如打開一個 Office 文檔,1 秒和 1.3 秒差距雖然是 30%, 但實際上給人的差距感受也是到不了 30% 的,更何況 E485 的定位也只是日常辦公,基礎數據處理,因此我們認為 R5 2500U 相對於前代處理器都有相當大的進步,性能也算是跟上了 i5-8250U 同代水平的。

在續航表現上,R5 2500U 的最低功耗仍然與 i5-8250U 存在著差距,從上文中的本地視頻播放對比測試中也能看出來,除了配置導致的性能和續航差距之外,E485 的 E480 的其他優缺點都還是近似的。

優點:

鍵盤手感不錯+小紅點

介面種類齊全,還有三個 USB-A 介面,USB-C 為 10Gbps

充電速度快

通過 MIL-STD-810G 美國軍標測試和 ThinkPad 自定的耐久性測試

易維護,可以方便的更換部件和清灰

保修和售後支持服務

缺點:

屏幕不如於同價位家用產品

沒有標配背光鍵盤

續航不長(本地播放視頻倒是挺長)

風扇全速運轉時有高頻噪音

沒有指紋識別可選

E485 所搭載的 AMD 平台處理器在峰值性能和功耗控制上與 intel 平台存在著差距,但考慮到更便宜的價格這個前提,我們認為 E485 在更低的預算之下是值得購買的,特別是當你不太注重續航的時候。

拋開平台來看,如果你想要一個外觀更好看的,屏幕素質更好的,家用性價比更高的筆記本電腦,那麼去買同價位的家用產品,比如聯想小新,小米等等,E480 雖然是 ThinkPad 里最偏向小企業和家用的,但它仍然是商用級產品。

因此,如果你更在乎完善的介面,更好堅固的機身和耐久性,或者無法割捨小紅點和 ThinkPad 鍵盤,並且預算更加緊湊,那麼在這個價位 E485 也是 ThinkPad 中比 E485 更便宜的選擇。

來知乎MDT專欄一起暢聊數碼科技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DTalks 的精彩文章:

華為P20 Pro 屏幕素質報告

TAG:MDTal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