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軍研發減重塑料頭盔可防9毫米子彈

美軍研發減重塑料頭盔可防9毫米子彈

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近日報道稱,美國陸軍正在研發中的一款新型頭盔可望降低士兵頭部保護裝備的重量,使之降至二戰時期的水平。與以往任何時候的頭盔相比,這種新型的「二代先進戰鬥頭盔」將減少對士兵頸部肌肉的壓力,同時保護佩戴者免受頭部傷害。

報道稱,「二代先進戰鬥頭盔」有望使頭盔重量比此前的頭盔,包括現行版本的「先進戰鬥頭盔」(ACH)最多減重24%。與此同時,二代ACH頭盔根據評定可擋住9毫米口徑子彈、彈片以及簡易爆炸裝置的破壞。該頭盔由美國陸軍的內蒂克士兵裝備研發中心研製。

圖為美國陸軍研發的新型頭盔

在二戰爆發後不久,美國陸軍曾為全軍配發了著名的M-1「鋼鍋」頭盔。用鋼製成並配有內部挽具和固定皮帶的M-1頭盔經過了二戰及後來的朝鮮戰爭,一直被使用到越南戰爭結束。這種頭盔重3磅,可以抵擋住泥土、碎石、跳彈及輕型彈片。上世紀80年代,美國陸軍開始改用「地面部隊個人裝甲系統」(PAGST)頭盔,它在製造過程中採用了凱夫拉彈性纖維,從而可獲得針對手槍子彈和較重彈片的有限保護。但其代價是重量過大。特大號的該型頭盔的重量達到4.2磅。2003年美國陸軍啟用了ACH頭盔,它把特大號頭盔的重量降低到了3.88磅。而新的二代ACH頭盔將使頭盔重量進一步下降,其中特大號頭盔的重量僅為2.94磅。為此,陸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改變了使用的材料,把原先的凱夫拉彈性纖維改成了塑料。

不錯,就是塑料。按照陸軍的說法,其學名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UHMWPE是一種被用於從釣魚線到髖關節移植體的各類製品中的半結晶聚合物,它具有牢固、耐磨和重量輕的特點。

中國佔領世界70%的防彈衣市場

前段時間中國的防彈板突然火了起來,起因是:一個外國人花100美元買的中國「山寨」防彈板進行射擊測試,結果成功擋住了多輪射擊。

8米的距離這塊防彈板被打了26槍,甚至有多槍是步槍打的,但這塊防彈板始終沒有被射穿,就連測試人員都驚訝的說這塊防彈板可以比的上4級防護標準的防彈板了。4級防護標準是在20到50米距離,抵禦7.62mm×39mm的步槍彈,山寨的都已經非常厲害了,更別說正版的了。

視頻出來後立刻引發了許多人熱議,可見中國在防彈衣技術上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是中國出口的防彈衣佔據了全球70%的市場,為何中國士兵卻普遍不穿防彈衣呢?難道是因為成本原因嗎?

防彈衣屬於一個防護工具,主要的用途是防護子彈或者是炸彈對人的傷害。根據戰場上的統計數據得知,戰場上的傷員人數多達一半是由低速或者是中速流彈和炸彈碎片所造成的,而子彈造成的傷亡僅僅是少一半。因此,人們為了減少這種傷害,對彈衣的研製以及裝備就越來越重視。

目前中國軍隊有很多類型的防彈衣,比如:06式防彈衣、04式防彈衣、海軍陸戰隊防戰衣等等。細分的話可以分為步兵防彈衣、海軍陸戰隊防彈衣、傘兵防彈衣等等。

但是我軍穿防彈衣的卻少之又少,主要是武警特戰和維和部隊的官兵可能會穿,普通的士兵一般是不會穿防彈衣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中國所處的環境就導致了大部分士兵可以不用穿防彈衣,只有在作戰的時候可能會需要,但是中國已經很久沒有打過仗了。美軍之所以穿防彈衣是因為美國的有些部隊經常在一線,故他們得時刻穿著。從這種種需求來看,中國士兵是沒有必要傳防彈衣的。

第二個原因是防彈衣也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一般最長時間在5年左右,中國是世界上人數最多部隊的國家,如果每人一套防彈衣的話,光成本就得好幾十億了,關鍵是很少派上用場,只能在倉庫放著,並且還浪費了很多錢財。就這兩個方面我們也就可以了解為什麼武警和維和部隊的成員穿防彈衣而普通士兵不穿防彈衣的原因了。

不過這並不能代表中國沒有能力讓每個士兵都穿一件防彈衣,中國擁有的防彈衣的工廠每年能生產10萬件,這個數字不容小覷,若有緊急需要,中國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我國的防彈衣市場佔據世界70%,很多國家也購買我國的防彈衣。也就證明了中國的防彈衣是值得信賴的。而我國士兵卻很少穿,並不是我們生產不出來,而是就目前的這種形式,我們只準備給有需要的人。

來源:參考消息、火器營營長、小悟空999

藍海長青系列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長青智庫 的精彩文章:

5G 產業鏈的機會都有哪些?
航空裝備保障新理念及發展趨勢

TAG:藍海長青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