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拯救,得了窮病的醫生?

拿什麼拯救,得了窮病的醫生?

誰都想要醫療服務覆蓋廣,又便宜,還水平高,但可惜這是不可能同時完成的任務。

最近,全世界各種炸雷,股票炸、匯率炸、實體炸、互金炸。

無論你投資的是什麼,現在多半日子都不好過。想要保本,擔心輸了通脹;想要賺錢,卻又害怕賠了本金。

這種中年焦慮總是格外的無奈,或許身在其中的我們,也只能順應這人生的康波,起起落落。

不過,還有一群曾經光鮮體面人,從好幾年前開始,就已經面臨這樣身不由己、進退兩難的窘境。

這群人就是醫生。

《我不是葯神》還在熱映,病人的問題都沒解決,醫生又怎麼了?

1

「不要學醫!」

每年高考之後,網上都會出現類似的帖子:「身為學長學姐,關於高考填報志願有什麼建議?」。

以前,出來吐槽的多是別報土木、機電、化工、法律、經貿,而現在,是別報醫學。

基於這個建議,網上還產生了很多段子:

「等我讀完醫,我就回來跟你結婚。」她聽完的心裡咯噔一下,她想,這大概是最委婉的訣別。

學醫=最慘公式:本碩博11年+規培3年+專科培訓2-4年=直接退休算了!

明明說好三年的,三年之後又三年!左三年,右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們和三有仇啊!當醫生培訓考試,還有個盡頭沒有啊?

還是那句話:恨一個人,就讓他學醫去吧。

......

而今年的另一則新聞,卻又顯得如此「刺眼」:

2018年,香港的高考志願填報中,醫學連續幾年博得了頭籌。據統計,香港過去6年里產生了50位高考狀元,其中有30人都選擇了在香港學醫。

毫無疑問,醫生在香港是妥妥地賺錢。學了醫,就等於一隻腳邁入了上流中產階級,狀元的選擇體現出了時代的潮流。

然而在中國大陸,醫學生的畫風卻是天差地別。在百度上搜「醫學生」,出來的話題往往透露著一股心酸和焦慮。

這,或許也是一國兩制的一種體現吧。

2

得了窮病的醫生

其實,像醫患關係緊張、醫鬧事件頻發這樣的外界壓力,還不足以摧垮醫生們的信心,促動醫生們的怨念。

最根本的原因,就像《我不是葯神》裡面的那句經典台詞一樣: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學醫的人越來越少,歸根結底主要是當醫生的性價比,太低了。

和其他專業不一樣,醫生的培養周期非常長,一般為「5+3+X」模式。也就是先讀5年本科,再去醫院輪崗3年,最後定崗實習X年(X=2~4)。

算下來,想要一個醫生為你看病,至少要等待10年以上。

而這10年,要麼是完全沒有收入,要麼是收入極低,直到年近30歲,才能夠正式入職,不但有較高的智力門檻,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也都極高。

當你以前的同學都工作幾年結婚生子有房有車了,你才剛從醫學院畢業,拿著每個月幾千塊的規培補貼,確實很難不焦慮。

即便熬過了這10年,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收入到底能有多少呢?

據中國醫師協會2018年1月9日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2017年,中國的男性醫生年平均工資是78702.83元,女性醫生年平均工資是73294.47元。

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私營單位為45761元。

在美國,醫生的平均工資為就業人口平均工資的2-3倍;在中國香港,醫生的平均工資為就業人口平均工資的5-8倍;在中國大陸,醫生的平均工資為就業人口平均工資的1.05-1.7倍。

這也難怪會有醫生吐槽說:培養制度與美國接軌,但是待遇咋向非洲看齊了呢?

而且,最讓醫生們寒心的,還不止這個。

2011年,95.66%的中國醫生認為自己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65.9%。2017年,雖然醫生們的收入仍然不如人意,但這已經不是醫生職業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62%的醫生經歷過醫療糾紛,68%的醫生經歷過醫患衝突,僅有27.14%的醫生,從未遭受過暴力事件。

工作時長最短的醫生,每周也必須工作48小時以上,而且,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假。

僅有19.2%的醫生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與其他企業的職工樣本對比,醫生群體在總體心理耗竭等級上高了不止一個量級。

錢少,只不過是壓垮中國醫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3

被迫「作惡」的醫生

去年年底,有關部分地方醫保虧空,耗材停用,手術暫停的新聞,讓習慣了「醫生總是會多開藥」的人們,第一次見識到醫療界的「雙十一」。

只不過,醫生們在各自的系統里搶的不是別的,是拯救生命的醫療耗材。

全國各地的醫院,都在忙著削減醫療費用,不是醫院不想賺錢了,而是醫保的支付能力,越來越有限了。

2017年4月21日,衛計委網站公布《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葯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這之前,國務院和國家衛計委就在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相關文件中提出,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葯佔比控制在30%以內,耗佔比控制在20%以內。

這4批醫改試點城市名單共計200個,覆蓋全國32個省份。

到了去年年底,由於一些省市未按既定要求完成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任務,控制消耗的壓力陡增;此外,年底之前「耗佔比」降低至20%的時間節點正逐漸逼近,再不行動,就沒時間了!

最狠的一招是,如果發現醫生治病的時候醫保費用超標了,不管病人有沒有治好,醫生都得扣錢。

所以才會出現做手術沒有耗材、打抗生素沒有庫存、上呼吸機沒有管路……就連拔個牙,都沒有足夠的止血材料。

醫生們無奈地對病人說:年底了,盡量別生病;生病了,盡量別手術;做手術,盡量等明年吧。

可病,能等到明年嗎?

4

醫生也需要良醫

前面說了這麼多,菜導覺得,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醫生的培養與醫療制度的完善,都是一個系統性難題,很難在一朝一夕內完成改變。

國外的醫生收入高,意味著病人支付的成本高。而一旦醫保覆蓋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現令人咂舌的天價醫療事件——而這在歐美也確實常見。

中國的醫生收入低,一方面因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中國醫保制度的特性所決定的。

誰都想要醫療服務覆蓋廣,又便宜,還水平高,但可惜,這是不可能同時完成的任務。

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醫保制度,在保證覆蓋率的前提下,勢必無法同時滿足所有人的醫療需求。

所以,上面出現的這些問題,或許也是我們這個國家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除了多鍛煉少生病,儘早配置各類商業保險之外,我們所能做的,或許就是給醫生們多一些支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體諒。

畢竟,正是每一位患者的信任,支撐著醫生們繼續勇敢地走下去。

END

小菜上線時間:受廣大菜友所託,菜鳥理財風控團隊正在實時追蹤小微金融、米族金融、蜜蜂有錢、網投網等平台的動態,對這幾個平台感興趣的菜友,歡迎下載菜鳥理財App,隨時了解詳情。如還有其他菜友們希望我們追蹤的平台,也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給我們!

GIF

戳此下載菜鳥理財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鳥理財 的精彩文章:

P2P爆雷不斷,誰在導演這場投資恐慌?

TAG:菜鳥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