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解密:1926年出征的北伐軍為何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而不打其他軍閥?

歷史解密:1926年出征的北伐軍為何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而不打其他軍閥?

北伐一開始,確實把目標對著這三位,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當時,廣東政府內部對這三位有不同看法,提出的口號是「消滅吳佩孚,團結孫傳芳,妥協張作霖」。很明顯,對這三位的態度是不同的。

先來看,北伐為什麼把吳佩孚定為首要目標?

吳佩孚必須消滅,這是國民革命的底線。原因有三:第一,吳佩孚控制的湖南擋在廣東政府門口,幾次北伐都被擋在湖南。所以,你吳秀才佔領湖南,便是原罪,這就是我要打你的理由。第二,吳佩孚在北方攻擊馮玉祥,在湖南進攻唐生智,而馮、唐都是廣東政府的盟友,唐還直接派人到廣東求援。為了南北這兩個盟友,廣東政府也要消滅吳秀才。第三,早在二次直奉大戰開始前,孫總理就和張作霖,盧永詳組成反直三角聯盟,目標直指吳佩孚(當時正躊躇滿志準備武力一統天下),現在可以說是新仇舊恨一起算。所以,首選打擊目標是吳秀才,一點都不奇怪。

再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團結」孫傳芳?

孫傳芳是直系後起之秀,兵強馬壯,糧彈充足,當時佔領東南五省,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軍事力量,經濟實力都很不錯,加上他和廣東政府沒什麼仇恨,又剛打了一場驅奉戰役,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奉軍。因此,在廣東政府眼裡,這個孫馨帥是屬於可以爭取過來的。

最後,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妥協」張作霖?

張作霖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閥,沒有之一,基本統治了半個中國。對於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當時還算弱小的廣東政府無力與之正面交鋒。當時,廣東加上廣西全部兵力不到10萬,而奉軍明面上就有將近40萬軍隊。廣東方面已經和吳佩孚撕破臉,同時孫傳芳敵友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得罪奉系,實在不明智。飯要一口一口吃,還不到和奉系翻臉的時候。所以,妥協張作霖在當時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完當時的形勢,再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北伐前,會針對這三位提出口號和政策,而不管其他人?原因有兩個:

第一,這三位都是老北洋。吳佩孚曾是老北洋第3師師長,孫傳芳是第2師師長,張作霖是第27師師長。北伐的目標是北洋軍閥,所以,三位首當其衝。

第二,吳、孫、張三位在全國各大軍閥中實力最強,並且有統一中國的實力和野心。從威脅論角度說,打擊他們三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這三位都被拿下,其他軍閥也就不在話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傳記 的精彩文章:

歷史解密:秦始皇陵到底陪葬了多少人?

TAG:文史傳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