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濕從哪裡來,病從哪裡出,夏天濕氣重的人,看看自己屬於哪種?

濕從哪裡來,病從哪裡出,夏天濕氣重的人,看看自己屬於哪種?

夏天是濕毒的旺盛期,濕氣最容易侵入人的身體,對身體產生影響,覺得四肢乏力腸胃不舒服,甚至頭也感覺懵懵的也沒有什麼精神。進而影響到身體免疫力,濕氣越重,免疫力越低。

怎麼知道自己濕氣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

1、舌苔白膩

早上刷牙時,不妨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頭是否有一層白白的東西,舌頭邊緣還有齒痕。如果舌苔很厚,而且泛黃,那麼這就是濕氣的表現。

2、大便黏糊

通常如果體內有濕氣的時候,排便不會那麼通暢。沖廁所之後可以回頭看一眼,如果大便黏糊、粘馬桶,一箱水沖不幹凈的時候,如果不是著涼了,那就有可能是濕氣造成的了。

3、肚子肥胖

即便是乾瘦的人也會有小肚子,有些長期被濕氣困擾的人,濕氣長期得不到排出,就會慢慢在體內淤積,很容易會產生水腫的癥狀。無論怎麼減肥都會反彈,最終體重逐年增加,終於一胖毀所有。

一些人對照下面的癥狀,一一檢查下,會吃驚的發現自己符合很多種,有一些被濕氣纏身多年的人,會發現自己幾乎每一條都符合。這是因為濕從哪裡來,病從哪裡出,夏天濕氣重的人,看看自己屬於哪種?

1、濕在經絡肢體

中醫認為,濕在經絡肢體,在陰天、下雨、寒冷、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會同時加重,即引起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屬於痹症範疇,即「骨痹」,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和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致殘性疾病。

2、濕在皮膚

一旦被濕氣纏身,皮膚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皮膚會油膩,毛孔粗大,暗黃沒有光澤,嚴重者會長斑長痘。濕氣重的時候,也是皮膚病高發時期,如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與天氣悶熱、潮濕有關,尤以濕重為主。

3、濕在脾胃

濕氣在脾胃,尤其是寒濕內侵重,會引起脾胃病高發,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胃脘脹滿、有積水感、腹瀉、胸悶、咽部阻塞感等。

既然濕氣危害這麼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一些去濕氣的食物,下面小編介紹一下。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

玉米須葉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挑乾淨的玉米須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濕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濕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

芡實可調整消耗的脾胃功能,補益脾胃,讓它獲得動力;另一方面,它能去除體內濕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芡實斂而不燥不膩不留邪,治療脾腎氣虛,還能制水,以療水邪泛濫橫溢所致水腫者常用。

紫薯纖維素含量高能改善消化道環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硒和鐵是人體抗疲勞、抗衰老、補血的必要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去濕氣的效果也特別好。

聲明:以上圖片來自網路,企鵝原創獨家,侵權必究!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與美麗 的精彩文章:

有婦科炎症的女人,4類食物要「忌口」,3種食物要多吃,炎症慢慢消
男人過了40歲,6種「天然雄激素」要多吃,身體強健恢復男人本色

TAG:健康與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