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日軍超級戰艦的最終歸宿,全部葬身海底大快人心

二戰日軍超級戰艦的最終歸宿,全部葬身海底大快人心

日清甲午戰爭中,日本在黃海大東溝海域海戰的勝利,決定了戰爭的走向。

日俄戰爭中,日本聯合艦隊幾乎全殲沙俄繞了半個地球而來的波羅的海艦隊,使得沙俄陸軍孤立無援,勝利的天平最終傾向了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戰勝了德國公海艦隊,在整個一戰期間牢牢將德國水面艦艇封鎖在港口。

上述三場大海戰對日軍海軍的戰術思想發生了重大的影響,日本海軍自此迷戀上了「大艦巨炮」主義,就是水面艦艇的噸位越大、防護裝甲越厚、艦炮威力越大越好。這導致了二戰時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的誕生。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級別的戰列艦,也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大級別的軍用水面艦艇。該級艦首次採用球鼻艏設計、全艦裝甲防護厚重、裝備9門460毫米巨型主炮、12門155毫米副炮和156門25毫米高射炮,由總功率高達15萬馬力的4台蒸汽輪機驅動、配有光電和雷達探測系統、總排水量達73000噸,比當時航空母艦的噸位都大。就是以現在的眼光看,也是海上的一座龐然大物。

大和級戰列艦以其裝備的9門460毫米口徑巨型主炮聞名,是當時口徑最大的戰列艦主炮。大和艦的460毫米火炮配有三種炮彈,分別為91式460毫米穿甲彈,三式對空彈和高爆彈,分別執行對同等戰列艦和大型艦船及航母、對空、對地和小型艦艇的攻擊。對空炮彈即三式對空彈,大和級的主炮的仰角射界可以達到45度。日本強加給大和主炮的對空能力和一系列對防空的加強,是因為日本已經認識到到了航空母艦的威力和海軍航空兵的作用,所以大和級的460毫米主炮,也裝備著罕見的對空炮彈。

大和級戰列艦的副炮,採用從最上級巡洋艦改裝時拆下來的60倍徑155毫米口徑艦炮12門(四聯裝3門)。副炮的配置頗有特色,4座炮塔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後及艦上層建築的兩舷。(這兩座後來被拆除,以騰出空間來安裝高射炮)。這種配置可保證大和級戰列艦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可以同時指向一舷,而大多數戰列艦隻能保證一半副炮同時指向一舷。

這級艦還裝備25mm高炮156門(3聯裝45座、單裝21座),13.2mm機槍4挺(雙聯裝2座)。大和級的艦橋旁邊圍滿了密密麻麻的各型艦炮,遠遠望去像只發怒的刺蝟。此外,大和還配有3種魚雷,艦載機零式雙座水上觀測機和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共七架。

可惜這種級別的戰列艦生不逢時,它們出生時,戰列艦已經到了生命的末期,航母用艦載機超視距攻擊已經成為了海戰的主流,等待它們的只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該級別戰列艦的第一艘被命名為大和號,1937年開始建造,1941年底正式服役。1945年4月7日, 大和號戰列艦在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將的指揮下,率領聯合艦隊殘存的最後十艘艦艇,向正在進攻硫磺島的美國海軍特混編隊發起自殺式的菊水特攻作戰。而當美軍艦隊司令哈爾西上將得知大和號出擊的消息後,曾有過讓艦隊中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去與之對決的想法,但經過反覆權衡後,他還是命令艦隊中的航母艦載機去執行擊沉大和號的任務。當天中午12時31分,美軍開始對大和號展開攻擊。在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負隅頑抗後,曾經被視為日本海軍驕傲的大和號戰列艦被徹底葬入大海深處。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被命名為武藏號,1938年開工建造,1942年正式服役。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武藏號在菲律賓錫布延海域遭到美軍飛機攻擊,被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擊中後沉沒。

大號級戰列艦的三號艦被命名為信濃號,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六號船塢開始建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6月日本海軍由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優先建造航空母艦。在此背景下,日本海軍將已經完成50%進度的信濃號,改建成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於1944年11月19日完工,在整個改裝過程中,其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71890噸(標準排水量62000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也是在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服役以前,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

1944年日軍為了躲避美軍B-29轟炸機的空襲,只能將龐大的信濃號航母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吳港。1944年11月28日信濃號航母在日本艦船「磯風」、「濱風」和「雪風」三艘艦船的護航下前往目的地。正巧的是美軍潛艇「射水魚」正在營救B-29轟炸機的落水隊員,此時發現意欲轉移的信濃號,便開始追擊攻打。追擊過程中美軍潛艇發射了航速46節的6枚MK14-3A魚雷,發射的第一枚魚雷便擊中了信濃號,之後又連續擊中三枚。

信濃號在被擊中後仍舊繼續以18節的速度航行,但在幾個小時之後,信濃號已經是動力全失,沉沒在太平洋里,艦船上死亡軍官共有2400名,成為史上最短命航母,也是被潛艇擊沉的最大軍艦。

本文作者 :木月書生,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最後的掙扎,參謀總長舉著白旗談判,第二天卻拉著家人自殺
二戰中日本經常使用的小型火炮,威力還真不小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