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使臣在國外被害,他霸氣回應:直接派兵攻打,不聽話直接滅國

中國使臣在國外被害,他霸氣回應:直接派兵攻打,不聽話直接滅國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的一位非常傑出的治國之才。他在十六歲的時候就登基當上了皇帝,在他在位期間,為大漢朝做出了很多貢獻,並且,開創了許多新的政策,積極聽從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完善了國家各方面。他設置了中朝,因他崇尚儒家學識,群臣也迎合他,主張將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國家的主要思想,漢武帝聽取了這一建議。

並且,在之後的王朝中,皇帝處理朝中政事也採用這一思想,所以,可以說漢武帝是運用儒家思想統治王朝的第一人。他開拓了疆土,奠定了漢朝版圖的基本範圍,最終,使得國家達到了盛世的局面,開闢了絲綢之路,並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君主,卻在之後為了得到當時名馬——汗血寶馬。

由於,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有寵於漢武帝,生昌邑哀王。所以,為了讓大舅子李廣利能夠建功封侯,不惜讓眾多士兵犧牲了自己性命,使得百姓也遭受苦難。甚至,就連唐詩中也有人特意寫詩來批判漢武帝的窮兵黷武的行為。曹松:「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李頎:「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等等。

之後漢朝開闢了絲綢之路,西域各國與漢朝使者互通往來,漢武帝也因此獲得了許多來自西域而漢朝沒有的新奇玩意。而在這些各種奇珍異寶當中,漢武帝尤其喜愛當時西域的寶馬,於是,就派人前往各地搜集好馬,並因此得到了來自烏孫和來自大宛的名馬。

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

後來,張騫就告訴漢武帝,說:「陛下所有搜集的名馬,其實,也只是大宛的二流好馬。大宛國有一種很神奇的馬,名叫:汗血寶馬,那才是真正一流的好馬。」這番話成功地勾起了漢武帝的好奇心和佔有慾,於是,他立馬就派人帶上各種金銀財寶以及一匹用金子做的假馬,出使大宛國,以此跟他們交換所謂的汗血寶馬。

當使臣到達大宛國,向大宛的國王說明了來意之後,其國王便召集臣子商議。由於,汗血寶馬是他們的國寶,並且,使臣帶來的珍寶並不能讓他們為之動心,於是,大宛國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因為,這個使臣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人,當天聽說大宛王拒絕了,怒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摔碎了金馬不說,還氣憤地拂袖而去。

甚至,大宛王認為使臣的這一舉動是對他的侮辱,也十分氣憤,於是,就打算派人在使臣回去的路上解決掉了他,還把財物一股腦地搶回了大宛。當漢武帝聽說大漢使臣被殺,怒不可遏。同時,在聽說大宛國小兵弱,很容易攻打下來之後,漢武帝準備舉兵討伐大宛。

而這次的目的,不僅是要打敗大宛,奪取汗血寶馬,也是為了能讓他的大舅子李廣利能夠順利建功而封他為候。李夫人得寵時,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而李廣利則為貳師將軍征大宛。

就這樣,李廣利帶著數萬軍隊,浩浩蕩蕩地向大宛進軍。可是,由於漢朝距離大宛路途實在遙遠,再加上,沿途各國不肯供給食物,士兵們吃不飽,當他們到達大宛東部的郁成城時,將士只剩下數千人了。在經過郁成城一戰後,更是傷亡嚴重,更別提拿下大宛了。於是,李廣利帶著軍隊返朝,聽到這一壞消息後,漢武帝很是氣惱,於是,他下令軍隊不得返回。

與此同時,漢朝正與匈奴打仗,損傷了兩萬多人。群臣都建議撤回大宛的軍隊,先行對抗匈奴才是上策。可是,漢武帝固執己見,不但不撤兵,反而,調集了六萬多士兵,並且,徵集了大量民夫、以及牛馬、駱駝為軍隊運送物資。在匈奴人的阻攔下,漢武帝又調動了幾十萬人馬,攔截匈奴。

眼看大漢軍隊來勢洶洶,於是,在這次征討大宛過程中,沿途各國則主動提供物資,所以,大軍很順利的就到達了目的地。在面對軍事力量如此強大的漢朝,大宛國主動獻出寶馬議和,並且,誅殺了其國王。

並且說道:「漢來攻打宛,是因為國王毋寡。現今,我們提著他的頭來見您,漢軍不要攻打我們了,我們把好馬全部拿出來,任憑你們選取,並且,供給你們糧食。如若不聽從,我們殺盡好馬,而康居的救兵將要到達。一到達,我宛兵在城內,康居的救兵在城外,共同和漢軍作戰。漢軍仔細考慮吧,怎麼辦?」就這樣,漢軍順利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雖然,這次傷亡很小,但是,進入玉門關仍然只有一萬人返回了,軍馬一千多匹,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在途中死掉了。而且,因為此次大規模的行動,讓全國人都受到了連累。李廣利後一次行軍,軍隊並非缺乏食用,犧牲的也不能算多,而是將吏們貪財,大都不愛護士兵侵吞軍餉,因此死亡了很多。漢武帝也是因為此戰是遠涉萬里征討大宛,寶馬畢竟已經得到了,所以,就不責問他們的過失了。

雖然,漢武帝成功的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汗血寶馬,李廣利也被封賞為候,漢朝也藉此機會建立了自己在西域各國的霸權,拓展了本國的版圖範圍,可是,這樣的結果卻是用極為慘痛的代價換來的。眾多將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沒有機會和家人團聚,國內百姓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的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僅僅是因為漢武帝自己的私慾,就讓那麼多人白白的去送死,對國家也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那麼,這樣的做法真的值得嗎?俗話說,治理國家要以民為重,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讓社會能夠和諧共處。漢武帝的這一做法,恰恰是違背了這樣的準則。

參考資料:

『《漢書》、《大宛國的汗血寶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最後,卻落的被活活餓死的下場
本是漢人出生,其官位卻在大清朝做到了極致,就是結局太凄慘了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