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孩子和老人,社會應該服務誰?

孩子和老人,社會應該服務誰?

#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Michael R. Strain

彭博專欄作家、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主任

政府會如何平衡父母和孩子的利益?應該如何平衡?

我在此前的專欄文章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將兒童與父母在美國南部邊境分離的政策是殘忍的,是對兩者與生俱來的尊嚴的冒犯。我的彭博同事泰勒·考恩(Tyler Cowen)指出,這些並不是唯一被美國公共政策打破團圓的家庭。他提到,2010年的一份調查發現,自身受到監禁、子女在17歲以下的美國人超過120萬。考恩認為:「這些分離可能會對精神造成創傷,甚至將低成就感和犯罪行為代代相傳。」

在這兩種情況下,孩子都因政策而「躺槍」。

對於其他情況,政策的制定顯然是傾向於照顧有孩子的家庭。譬如,向有工作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聯邦轉移支付的所得稅抵扣政策(儘管其影響和打破家庭團圓的影響沒有可比性),初衷就是補貼低收入家庭,鼓勵他們找工作。在美國,每年對超過三個孩子的家庭最高給予6000美元以上的補貼,而對沒有孩子的家庭最高僅補貼略高於500美元。

長遠來看,父母和子女的利益有時會出現衝突。例如,保守派常認為,食品券等福利保障計劃不足以鼓勵就業。而若通過出台更激進的就業法規來修正這一點,又可能導致領食品券的人數減少。另一方面,有證據表明,領食品券的兒童可以比成年人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自足。政策必須平衡這些利益,做法之一是,要想好食品券主要提供給誰。

食品券等方案體現出的父母與子女的利益衝突比宏觀經濟問題體現出來的更為明顯,因為食品券對家庭的影響更為直接。可是,前不久的稅法同樣影響兩代人。預計未來幾年這部稅法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明顯推動,從而有利於今天的勞動者和家庭。但是給美國增加逾1萬億美元債務後,該法律將減少私人投資和經濟產出,損害明日勞動者的利益,而今日的孩子正是明日的勞動者。(在我看來,這基本算是證明有必要削減福利支出的例子。但這是另一個話題。)

……

新聞背景:利用焦慮的中國父母賺大錢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思·辨》將為讀者每個工作日提供一篇由著名經濟學家和權威專欄作者對熱點事件的獨到觀點和解析,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印度仿製葯代購揭秘:大賣家月流水700萬,普通患者難辨真假
這個國家的內閣,女性閣員超過6成傲視全球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