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關於蔣介石出生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有書君和大多數人了解的情況是一樣的,答案是浙江奉化。

為了做實這個答案,有書君特意「請教」了一下「度娘」,相關結果大概300萬條,第一頁第一條赫然寫著:浙江寧波奉化縣溪口鎮。

但是如果問題真的這麼簡單那就不必出現在這裡了。其實關於蔣介石的身世,一直是眾說紛紜、看法不一。

蔣介石本人和國民政府的官方說法,蔣的祖籍是浙江奉化;但是後來有一個自稱是蔣介石親兄弟的鄭發,來自河南許昌,要千里尋親,這一下將蔣介石的身世搞的撲朔迷離起來。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有書君通過大量資料收集發現,關於蔣介石的身世來歷大體有以下兩種說法:

01

官宣之言:浙江奉化

國民黨正史中記載蔣介石父親繼承祖業經營一家鹽店,先後娶了三房妻子——徐氏、孫氏、王氏。徐氏有一子名為錫侯、一女名為瑞春,後死去。孫氏無後,王氏有兩子瑞元(就是蔣介石)、瑞青、一女瑞蓮。

蔣母王氏(王采玉)為浙江嵊縣葛竹村人,蔣介石也在1920年自己的日記里記述:「我蔣氏在唐代由台州遷奉(化)……」來龍去脈十分清楚,不容懷疑。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02

二、小說家言:河南許昌

第一個說蔣介石是河南許昌人的信息來自於作家唐人的《金陵春夢》,該書這樣描寫: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光緒年間,王采玉先嫁給河南許州繁城鎮後鄭庄一位姓鄭的農民,生有三子,即大兒子鄭紹發(就是前文提到的鄭發)、二兒子鄭二發與三兒子鄭三發(這名字起的挺隨意,也很別緻),這鄭三發就是蔣介石本人。

鄭家世代務農,唯獨蔣介石好吃懶做,王氏還就偏愛這三兒子。後來到了1892年,許州一帶鬧了一場災荒,為了活命,鄭氏農民和王氏各帶一子去逃荒。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王氏帶著6歲的蔣介石要飯到了開封,後經人介紹,給一個姓蔣的商人當奶媽,再後來做了填房,一起回到了浙江奉化溪口鎮。

有書君在想,如果第二種說法僅是小說家所言的話應該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頂多被當成傳言。但是目前看來,它和第一種官宣說法不知孰真孰假,這裡一定有它的原因。

民間考證,許昌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據史學愛好者考證:1884年,鄭發出生在許昌縣靈溝鎮後鄭庄。父親鄭福安、母親王采玉,哥哥早年夭折,弟弟小明合成,又名三發子,生於光緒十三年農曆九月。

鄭發生前講述了1891年許昌那場大旱,因為莊稼顆粒無收,到了秋天,鄭發一家決定外出逃荒,因為鄭福安體弱多病,便留家看戶,王氏帶著兩個兒子去了開封。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在開封城內有一家鹽店,老闆姓蔣,是浙江省奉化的一個大鹽商。一次偶然機會,王采玉到了蔣家做保姆,當時蔣家有一個長子叫蔣錫侯,和鄭發兩兄弟很要好。鄭發一家三口人到蔣家一年有餘,蔣老闆原配便病故了,結果王氏就填了位成為了蔣夫人。

由於鄭發不如他弟弟聰明機靈,在家裡不受待見,於1895年春節過後離開蔣家自己謀生去了。

後來鄭發曾回過蔣府,可惜那時候已經人去樓空,經打聽才知道他離開不久蔣家就返回浙江奉化了。

街毗鄰居有說他弟弟改姓蔣跟隨母親去奉化的,也有說蔣老闆只把蔣介石帶走,把王氏留在開封,數月之後王氏病死的。反正鄭發是再也沒有見過母親和弟弟了。

再後來就是鄭發幾次南下尋親的詳細過程,不過一直到中國解放軍佔領南京,蔣介石逃往台灣,鄭發也沒有如願。1973年2月20日,鄭發在家中去世,終年89歲。

人生還是我的,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由於鄭發在尋親過程中遇到過蔣介石,但是蔣介石的態度表現的比較糾結,沒有承認鄭發是自己的哥哥,但也沒有否認,再加上民國史料中對此事也是有跡可尋,所以最後蔣介石到底是出生在哪裡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結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不錯過真愛,是最難做出的選擇
當你覺得真相大白時,一切才剛開始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