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是英雄?「普通人」杜蘭特

不是英雄?「普通人」杜蘭特

近年來,凱文-杜蘭特拿到了不少榮譽,也成為了整個NBA最具話題性的人物,或許都沒有之一。

而當提到杜蘭特,你能想到哪些辭彙呢?MVP?抱團?小心眼?最困難的路?

於是,你想要在這裡繼續看一篇有關杜蘭特的黑稿嗎?

這次,怕是要讓你失望了。

文/ 李 亞麗編輯/ 趙 晴

「我知道我的決定會傷害很多人,會令一些人感到失望,這讓我很心痛。但是我也相信,我在做對我的人生和職業生涯來說都正確的決定。」

「It really pains me to know that I will disappoint so many people with this choice, but I believe I am doing what I feel is the right thing at this point in my life and my playing career.」

——Kevin Durant

相信很多球迷對這句話並不陌生,這句話出自2016年7月5日,杜蘭特發表的《My Next Chapter》親筆信。該信的背景,是在NBA2015-2016賽季結束後的那個休賽期。在那個賽季,雷霆剛剛在季後賽3:1大比分領先勇士的情況下,被勇士4:3翻盤逆轉,輸掉了最後進軍總決賽的機會。

當俄城人民還在為雷霆失利感到惋惜,等著新賽季再戰的時候,杜蘭特轉會勇士的消息如沉重一擊。

這一次,確實,他讓很多球迷失望了。

對絕大多數球迷來說,杜蘭特的這個決定,讓他們無比失望。在多數人看來,他就應該帶領雷霆,卷土再戰,哪怕得不了總冠軍,也應該終老俄城,因為這是一眾球迷所經歷的「NBA英雄史」里應該有的劇本——

要麼「一人一城」血拚到底,再不濟,可以去當時和勇士一起向他拋出橄欖枝的凱爾特人,來年帶領綠軍同樣是極具總冠軍競爭力的隊伍。

可是,他偏偏選擇了勇士,一個上賽季73勝,無比接近總冠軍,而且打敗了自己的球隊。

於是,杜蘭特就這樣,洗不白了。

杜蘭特,你不是英雄

所以,杜蘭特是「英雄」嗎?

很多人看來,他不是英雄,與一人撐起一支球隊的喬丹、艾弗森、科比、納什、鄧肯等超巨相比,杜蘭特實在沒有做到球迷們想要看到的「球星樣兒」。

或許,他錯就錯在做出了一個不符合「球迷三觀」的決定。

什麼是三觀?近來被熱議的《英國病人》、《鋼琴課》、《包法利夫人》等作品,這些曾被公認為經典的佳片如今陷入了「三觀不正」的風評當中,具體事由這裡不作詳述,只想指出這件事情背後可以看到的一個現實:

觀眾開始自發以所謂「三觀」,作為標準衡量一部文藝作品的優劣,「三觀警察」開始拿出了新的標尺。

一位作者描述得很是形象——

「『三觀警察』的要求大概是,不僅是婚姻內的男女不能越雷池半步,戀愛中的人也必須從一而終。在電影電視作品領域,一種早就被釘入棺材板的『貞操觀』彷彿突然上升為了至高無上的原則,不僅高於個人的情感、慾望以及處置自己身體的自由之上,甚至可以讓人們忽視一種壓迫性的社會結構對個人的宰制,與權力親近,對弱者無情。」

《英國病人》劇照

在「三觀」的道德標準之下,觀眾站在「觀眾」的角度,要求「被觀者」演繹出絕對的「政治正確」,人性嗎?體恤嗎?這些甚至不會被想到。人是不完美的?這些甚至不會被想到。

在NBA的光環之下,在媒體輿論的風向之下,球迷們之於球星也有約定俗成的一套評價「標準」,而在這個社交媒體無比發達的新時代里,這個標準也是多方面的:從球員在賽場上有怎樣的表現,打出了什麼成績,到賽場下他是不是有堅持努力練習,他的生活是不是也像他打球一樣積極正面,他是不是對工作人員也都很熱心,他對老婆孩子是不是體貼溫暖等等……

在社交媒體的放大鏡下,但凡有一項略低於標準,都需要經歷媒體和球迷們的反覆推敲,看看他還配不配得上我們的「英雄」稱號。

而球員打得不好的那一場是不是因為他那天經歷了不開心的事情、他除了籃球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跟球隊管理層之間有沒有什麼難以公開的矛盾、球隊氛圍是否像在場上那樣合一……這些方面往往不會被過多關心到。

這裡想起曾被抑鬱症困擾很長時間的德羅贊說過一句話:

「你永遠不知道我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成人的,也不會知道我在到達今天的高度前都經歷了什麼,有些事情可能會永遠纏繞著我們。」

當然,跟現世代的「明星效應」有關,作為公眾人物,樹立方方面面的正面形象是理所應當的,不然怎麼鼓勵我們這些「軟弱」的普通人。另外,很多「真相」球迷可能看不到,也沒辦法看到,在如今的傳播環境里,大家能看到的,更多是想被看到的。

回到杜蘭特,這個沒有達到「英雄標準」的球星,「理所應當」被輿論口誅筆伐。

可是,這個世界上,真得有「完美英雄」存在嗎?

在退役之後被「神話」的科比,深受球迷們喜愛,但也曾在重壓之下「跌倒」過,那件發生在2003年夏天的事件,也成為了我們記憶當中黑曼巴的一個「污點」。而即使傳奇如喬丹,也有過令我們驚訝的「婚外情」、「私生子」事件。

固然球星們的「錯誤」行為不該被認可,因為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很多人產生影響。但至少,在無法看到所有真相的情況下,當他們做出一些「非英雄」的舉動時,在評頭論足政治批鬥之後,能否也可以留下一些對他們之於「人」的感同身受。

JR-史密斯被所有人指責的那一天,所有人諷刺詹皇有一個「豬隊友」的那一天,是否有人稍微想過,「我以為我們領先了」,難道不是一個球員,作為人,所可能會有的失誤嗎?

球星也是「人」,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而你我,沒有犯過錯誤嗎?至於杜蘭特,做了自己喜歡的選擇,真的一點都不能被理解嗎?

「我只是一個打球好的普通人,而且是個黑人」

其實,杜蘭特只是一個「普通人」,站在聚光燈下、每場能砍下20、30分的普通人。

被一黑再黑的「書包杜」,「普通」到什麼程度呢?

一個為了職業發展想要跳槽的人。

一個被diss之後,做不到忍氣吞聲,非得還一嘴的人。

一個看到喜歡的女明星,會開垃圾玩笑的人。

一個曾因練習太枯燥,而想要放棄夢想的人。

一個拿了獎狀之後,第一個感謝媽媽的人。

一個愛跟朋友開玩笑的人。

一個愛打電子遊戲的人。

一個會長痘痘的人。

一個要吃飯要睡覺要喝水才能活命的人。

如此來看,這樣的一個「普通人」,好像和我們也沒什麼區別。

在杜蘭特轉會勇士之前,他的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不管他去哪兒都可以,我只有一個期望,就是他能去最讓自己開心的地方。」一位母親,對已擁有榮譽、金錢、成就的兒子,只有這樣一個「希望他開心」的要求,是不是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處在當下境況中的「雷神」杜蘭特,過得並不陽光?

為俄城打拚了9年,被大家尊捧為國民偶像,在球隊是當家巨星,拿著優渥的薪資,不菲的代言,有什麼可不開心的呢?但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杜蘭特的願望是什麼,雷霆球隊管理層有怎樣的盤算,球隊氛圍是怎樣的,杜蘭特做出這個決定會遭到怎樣的非議……

所有這些,相信只有身在其中的他本人才清楚地知道。

而如果把他看做一個普通人,設身處地著想,一個在失敗打擊之後,選擇了能選擇的最佳公司的普通人——他甚至還為公司成功而進行了降薪,而後他也與這家龍頭企業一起獲得了成功。這樣的故事如果發生在普通人身上,似乎並沒有那麼違和?

2017年,KD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

「贏下西部半決賽後,我感覺我自己無所不能。慶祝後我去吃了一個Taco Bell,然後我拉肚子,感覺很難受。我這才意識到我不是神,球迷和媒體的吹捧不是真的,吃了不幹凈的食物我也會拉肚子。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打球好的普通人。除了打球我甚至不知道我能幹什麼。你知道的,我還是個黑人。」

這樣真實的、情商不是很高、說話也有些直接的杜蘭特,就不可愛了嗎?

其實,還是有點可愛的。

當網友說,「你選擇了最容易的路,當你退役後沒人會記得你的成就。」

杜調侃回復網友,「人們會記得我的跳投。」

甚至不用去虎撲發帖「我是杜蘭特,你們有什麼想問的」,他就直接在網路上跟網友互動了。

拿了兩個總冠軍戒指,兩次FMVP,他也確實不覺得是單憑自己所能做到的,比如近日,在庫里參與錄製的節目《離家五分鐘》里,三位高中生打通了杜蘭特的電話,在電話里,杜蘭特對一位高中生說道:

「如果沒有你身邊的那個人(庫里),我都不知道我現在會在哪裡,我可能仍然在嘗試,我虧欠你身邊的那個人(庫里)很多。」

他接著又真誠地對庫里說,「這是我的榮幸,很感激你的愛和支持。」

這樣的表白,一點都不像一個「英雄」,而是一個謙卑的大男孩。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大男孩,近日獲得了穆罕默德-阿里「體育人道主義獎」。在過去的這個賽季,他已經為社區投入了超過1300萬美元的捐助。

另外,他也邀請了860多個孩子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到勇士主場觀看比賽。而這個獎項也是為了表彰杜蘭特對於社區產生的積極影響。

這個男孩最近也來到中國傳播他所愛的籃球文化,在接受採訪時他說:

「每次來這裡,我都感慨有這麼多人熱愛籃球,並在世界各處為這項運動吶喊發聲。像邁克爾-喬丹,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看過他來亞洲的視頻,那種感覺就好像,隔著屏幕,我跟著他完成了我的第一次亞洲之行。籃球這項運動需要運動員能和喬丹一樣,盡自己所能來傳播籃球文化,並引導這項運動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即便這樣,依然無法得到球迷們的認可嗎?

那,做自己吧!

1988年9月,杜蘭特出生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親在他不到一歲時就離開了,直到13歲他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爸爸。杜蘭特和哥哥在單親的媽媽和外婆的撫養下長大。

這是一位不太容易的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周圍的不良風氣影響,她帶著他們輾轉搬家,而身處其中的杜蘭特,經歷過怎樣的心路歷程呢?

這樣的童年,或許是很多「普通人」也不曾經歷的。

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他的很多想法或許是沒有同樣經歷的人所難以理解的。是籃球讓杜蘭特有了夢想和動力,在9歲時就立志成為NBA球員,他為此所付出的努力,籃球對於他的意義,或許只有他自己,才有資格對他的選擇定義好壞。

「不是英雄」的杜蘭特,一個籃球場上的普通明星,憑什麼讓球迷都認可你?

認可不了,那就算了,在你開心的球隊,打好該打的每一場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投資生意,再談談戀愛……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就好。

凱文-MVP-普通人-杜蘭特,繼續開懷一笑吧。作為一個普通人,真正愛你的人,會挺你到底。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育產業生態圈 的精彩文章:

拿好球票和FanID,前往俄羅斯的航班就要起飛了!
優酷攜手PP體育,「1+1=?」的歌德巴赫猜想

TAG:體育產業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