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人吸的不是鼻煙,是寂寞

清朝人吸的不是鼻煙,是寂寞

如果你是個喜歡看文物的人,你就會發現清代有種小瓶子極富特色,有個小壺嘴,製作精美華麗,或瓷器,或琉璃,甚至還有瑪瑙玉石的,這些精緻的小瓶子便是鼻煙壺

人類追求感官刺激的道路可謂是歷史悠久,大清朝的人們則是對鼻煙情有獨鍾。據傳綿字輩皇族某將軍好鼻煙壺,有三子,長名奕鼻,次名奕煙,三名奕壺……真是實力坑兒啊!

由此也可見鼻煙在當時的流行程度。不過鼻煙這種東西早在大明萬曆年間就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進中國,只是直到清初,鼻煙才火了起來,時人稱之「士拿乎」,就是「Snuff」的音譯,所以鼻煙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

鼻煙是一個叫帕尼的修道士在美洲大陸發現的,當時他隨著哥倫布的第二次遠航到達了美洲,發現一群土著在用細長的管子吸食一些粉末(不是你想像的那種粉末),滿臉陶醉

於是帕尼也非常好奇地吸了一口,飄飄欲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精明的商人們則發現了巨大商機,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鼻煙販售之路擴散到了全球。

中國的鼻煙當時則直接從呂宋(菲律賓)進口到廣東,然後銷往全國各地,所以廣東的鼻煙及鼻煙壺是起步最早的,製作也精良,口碑極佳。

鼻煙到了中國自然要走有中國特色的鼻煙之路,中國傳統的一些香材則被充分運用了起來。西方人吸煙草粉,還會加一些紅木、樹皮以及麝香樹脂等等碎末,中國人則喜歡添加白芷、薄荷、北細辛、冰片等等清涼醒腦的藥物及香材

所以清代的醫生認為鼻煙是有治病功效的,可以「通達肺氣」、「治氣壅鼻塞」。《常中丞筆記》記載鼻煙「或感冒風寒,或受穢氣,以少許引之使嚏,則邪穢疏散,積懣亦解」。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說到晴雯得了重感冒,鼻塞聲重,寶玉便命麝月去取鼻煙來,晴雯指甲挑一點吸了,連打了五六個嚏噴,登時眼淚鼻涕橫流,便感覺十分爽快,通透了許多。

古人製作鼻煙是將煙粉按一定配比混同白芷、薄荷、北細辛、冰片等藥材香料,細細研磨,磨成粉後還不能直接吸食,要將煙末臘封在鼻煙壺內貯藏發酵,短則三五年,長則幾十年。

據說有一種蘋果色的鼻煙,經過長年陳化,再進行精緻的乾燥,再加之極其細緻的研磨,稍有一絲絲的細風,煙粉則隨風飄散,這等鼻煙便是上等之上等,人稱「飛煙」,吸之令人心動神搖~

所以好的鼻煙是極其昂貴的,最初只是流行在貴族階層,到了道光年間,民間才「販夫牧豎,無不握此」。

不過鼻煙後來似乎走向了一種奇怪的發展路線,轉向了鼻煙壺的工藝之路。畢竟鼻煙再好別人外頭看不出,鼻煙壺要是一出手便讓人眼前一亮,那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清代貴族的鼻煙壺,水晶、瑪瑙、翡翠、羊脂、珍珠、琺琅等等,各種珍寶無所不用其極,連一個小小的壺蓋都要珊瑚、貓眼的;而工藝更是紛繁複雜,雕玉、彩繪、青花、漆雕等等,高檔的一個小小鼻煙壺,就要幾百兩雪花銀

傳說京劇鼻祖徽班領袖程長庚到一王府演戲,王爺便把所有鼻煙拿出來給他吸,還說:「你要是不來我這,也吸不得那麼多好煙。」程長庚一聽就不高興了,就說:「我也有點收藏,請王爺到我家來品鑒。」

結果王爺到程長庚家一看,「煙壺或玉或翠,亦各以類分,每一類可分數種或十數種,五光十色」,看得王爺慚色而去。

不禁讓人想到魏晉的石王鬥富,而清代人則鬥起了鼻煙壺。

不過後來鼻煙壺也成了歷史的遺迹,因為幾乎沒人再吸鼻煙了,吸鼻煙要經常洗鼻子或擤鼻子,麻煩而且不雅,吸起來還不如香煙刺激,最後大家都轉而抽煙了,今天唯有天津益德成商號還在生產鼻煙。

鼻煙壺欣賞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香意嗅覺」公眾號

建設屬於你自己的一畝方塘

如此,時光靜好,歲月安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意嗅覺 的精彩文章:

TAG:香意嗅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