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與蛇的故事解釋版
前段時間,我網購書的時候隨便買了一套睡前故事書湊郵費。這一套書集齊了我們小時候所有的童話故事,而且每本書只有3-4頁,薄薄的一本書裡面經常有2、3個故事。毫無用心的編輯讓很多我小時候覺得很正常的故事在這個書裡面顯得非常殘忍,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比如農夫與蛇。
故事說一個農夫在冰天雪地中走著,看見一條蛇已經凍僵了,農夫動了惻隱之心,把凍僵的蛇放在懷裡焐熱。慢慢的,蛇醒了過來,醒過來的蛇咬了農夫一口,農夫中毒了,快要死去之前,農夫問蛇:「為什麼我救了你,你卻要毒死我」。蛇說:「因為這是我的本性啊!」
故事就這樣完了,聽完故事的娃大哭了起來,對小朋友來說,死亡本身就讓人害怕,什麼是本性?為什麼善良卻沒有好的結果?
我本能的給娃解釋說:這個故事雖然很悲傷,但是他是在提醒我們,對壞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所以像毒蛇、毒蜂、蠍子這些有毒的動物,我們要離它遠遠的。而且壞人經常會假裝自己很好,給你買吃的,帶你去遊樂場,或者假裝很可憐,要你幫助他。其實他只是想騙你。所以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一個人亂跑。
長大了重讀這個童話故事才發現什麼叫傷感和被坑。
無論是童話故事還是都市偶像劇的女主角大都是又天真又善良,天真善良的她遇到了壞人,壞人各種欺負她,但是她一直以德報怨,關心照顧壞人,結果壞人被她們的天真善良感化了,成了一個好人。或者壞人在做了很多很多壞事以後,突然來了一個王子,把壞人打死或者嚇跑了,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坑,是在童話故事階段就埋好的。
因為童話故事中的男主角一定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自己懦弱的內心,最終加上一點小小的運氣,打敗了遠遠強於自己的對手,贏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寫到這裡,相信你們也看懂了,女人,從幼兒階段開始就被設定了一個遇到困難等救援的角色。在遇到困難和磨難的時候被告知的方法是要無私,要以德報怨,包容大氣,又傻又天真才可愛。縱然已被傷的體無完膚,依然要露出堅強的笑容,把自己僅存的一點救命糧食分享給大家。
這大概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詮釋。用一種自我犧牲去成全英雄主義和突顯母親和女性的偉大。
好吧,算你狠。
我覺得在潛意識中,自己一直被這種性別的角色所要求。一直認為天真善良是一種美德。認為好人就一定會有好報,相信壞人就一定會遭天譴。遇到事情第一反應一定是退一海闊天空。其實自己一直都只是這個被蛇咬的農夫。沒有用對地方的善良是傻,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殘忍。


TAG:小窩老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