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海船的外殼鋼板到底有多厚?10萬噸級的貨輪抗打擊力有多強?

現代海船的外殼鋼板到底有多厚?10萬噸級的貨輪抗打擊力有多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軍艦可能天然比民船結實,抗打擊能力更強,畢竟軍船的建造標準是按軍標,而民船是民標,造軍艦的鋼板強度也普遍比民船鋼板強度大的多,那麼軍艦就應該比民船強度大的多。但是2017年美國伯克驅逐艦的連續兩次撞擊事故,讓萬噸軍艦著實現了一回眼,撞擊後才發現,薄皮大餡的不是傳說已久的貨船,而是萬噸軍艦!

瀚海狼山在過去推文中探討過這個問題,指出軍艦更容易在撞擊下破相,是因為萬噸級軍艦的外殼鋼板厚度才1厘米多一點,而大型海輪的外殼鋼板普遍在2到5厘米,即使軍艦鋼板的屈服強度更大,但在厚度差面前還是要天然吃虧。這種說法有不少人表示懷疑,說他們見過的民用輪船的鋼板厚度沒有那麼大!其實這是個認知範圍不同的結果。

民用輪船的船殼鋼板厚度,和輪船的噸位成正比,也和該船的類型有關。比如長江和其他內河上運行的幾百噸到幾千噸的輪船,外殼鋼板厚度一般在1厘米到2厘米之間。

而外洋運行的萬噸到3萬噸輪,外殼鋼板厚度就在2厘米左右了。3萬噸以上的運油船,外殼厚度有的到了3厘米。到了30萬噸的VLCC,發生幾次海上漏油事故後,現在都不再允許生產單殼超級油輪,必須是雙殼。他們的每層船殼的鋼板,厚度達到了5厘米!世界上曾經最大的一艘56萬噸級油輪,殼體鋼板厚度超過了7厘米!很明顯,船越大,外殼越厚。

因此就有人突發奇想,用現在的普通大中口徑的艦炮,是否可以輕易的擊沉10萬噸以上的巨型貨輪呢?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特殊實例。

1974年11月9日中午,日本油輪「第十雄洋丸」號剛剛出港不久就與一艘貨輪相撞,「第十雄洋丸」號上裝滿了易燃易爆的油料,相撞後立即燃起了熊熊大火,直燒到傍晚時分又生了劇烈爆炸,之後火勢開始減弱,但仍未完全熄滅。

而此時這艘船有隨洋流飄向東京灣的趨勢,見此情景,日方決定將其擊沉。日本海自從成立後就是駐日美軍的「海上保安團」,從來沒有參戰機會,這次正好可以大規模打實靶,以為終於可以露臉出彩了!

「第十雄洋丸」號噸位約4.5萬噸,為順利擊沉它,海自出動了4艘護衛艦、一艘潛艇和一架反潛機。27日,4艘護衛艦抵達現場,開始用艦炮向油輪齊射。4艘護衛艦均裝有127毫米艦炮,在兩個小時內齊射了72發炮彈(另一種說法是,3艦監視,只有1艦用127毫米艦炮連續打了72發炮彈),但除了引燃了船上的丙烷讓火越燒越大之外,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次日,又換反潛機上場,先後向油輪發射212毫米火箭彈12枚、投擲炸彈16枚,火箭彈和炸彈各命中了9枚,油輪仍然沒有沉。到了下午,潛艇又向油輪發射了4枚533毫米重型魚雷,其中有兩枚命中,另外兩枚中一枚因機械故障自毀,一枚打偏。但油輪除了火越來越旺以外,絲毫看不到要沉的跡象。這下海自的臉面掛不住了。

4艘護衛艦又再次上場,向油輪開始了多輪猛烈的轟擊,這次海自乾脆不再對外公布發射彈藥的具體數量和種類。最後這艘油船因為大火燒穿了外殼,才最終沉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狼山 的精彩文章:

6月27日,6名三哥特種兵中游擊隊埋伏激戰身亡!
萬噸軍艦撞不過貨輪,那麼為何軍艦不採用貨輪的設計?

TAG:瀚海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