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世界盃營銷,看OTT大屏時代的到來

從世界盃營銷,看OTT大屏時代的到來

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大眾對媒介樣態已發生蛻變的認知,是通過特殊事件完成的——比如世界盃。

不少傳播學者都曾提及,在某種意義上,世界盃的信息傳播方式,如同一座座堅實的地標,折射出人類媒介樣式的遷移:1934年,電台第一次用於世界杯轉播;1954年,電視第一次與世界盃轉播聯繫在一起;1978年,幾乎與改革開放的步調完全一致,中國人第一次通過國際廣播衛星信號和9寸黑白電視機收看世界盃。

而進入21世紀,每四年一輪迴,就是互聯網與世界盃逐漸「相遇,相識,相知」的過程:無論是2002年的「圖文世界盃」,2006年的「博客世界盃」,2010年的「視頻世界盃」,還是2014年的「移動互聯世界盃」,都一次次真實地詮釋出新媒介,大眾注意力與廣告營銷方式三者間的互動關係:伴隨著整個互聯網流量池的日趨飽和,作為不斷湧現出的「新物種」,新媒介卻總在不斷攫取更多份額的用戶注意力,這種後生可畏,往往會吸引新營銷形式的緊隨其後——從這個意義上,世界盃的歷史,就是傳播與營銷方式的變革史。

2018年的夏天,最新一屆世界盃與最新一枚「新物種」的相遇,發生在OTT大屏領域——很難有其他時間窗口,比世界盃更能凸顯出OTT大屏獨有的傳播優勢與商業價值。

事實上,人們在「特殊事件」中對大屏的依賴,並不令人意外。通過分析2018年熱點大事件時期的收視行為,秒針在OTT TV營銷價值報告就曾指出,大多數消費者主要選擇通過大屏觀看節日慶典,體育賽事等大事件節目,大屏成為熱點營銷不可錯過的媒介渠道。

而在更具變革意義的OTT領域,比「追熱點」更重要的,是營銷方式的趣味性與互動性,以及最終呈現出的效果。盤點世界盃期間的OTT營銷,最重要的玩家是酷開網路,依託於3484萬電視終端平台,他們聯合多家知名品牌打造了一場頗具特色的大屏狂歡活動,試圖以更活潑新穎的參與方式,釋放自身系統終端覆蓋廣的規模優勢。

當然,這一切,得先從OTT大屏的崛起開始說起。

肥沃的流量富礦

眾所周知,在技術變遷與政策優勢的雙向加持下,OTT終端設備迎來了人們預期內的井噴。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中國智能電視保有量已有2億台左右,一線城市年增長率超過了35%,預計2022年70%的家庭都將擁有智能電視。

而「新物種」的崛起,往往會為原有生態帶來正向擾動。伴隨著用戶注意力向OTT終端設備的遷徙,以往穩定甚至略顯沉悶的行業格局也將發生一次變革——敏銳者早已發現,OTT是一座比想像中更為肥沃的流量富礦,目前OTT廣告市場規模大概為50億元,未來五年這一市場將可能發生指數級增長。也因如此,無論從觀念還是行動上,各品牌如今最關心的問題已經從「為什麼要投OTT 營銷」,切換到「怎麼投好OTT營銷」。

而關於什麼是好的OTT營銷,一個最近案例就是酷開網路投入3000萬資源舉辦的世界盃超級盛典活動。

具體而言,從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大眾對世界盃高參與度的基礎上,酷開網路也同步舉行了屬於客廳的世界盃狂歡。除了特設世界盃賽事熱門資訊話題,更設立了「世界盃奪金戰賺酷幣贏萬元現金」線上活動,開啟了多輪互動特色新玩法。

譬如,酷開用戶除了通過完成日常任務獲得「酷幣」獎勵,還可通過「最強射手(遙控控制互動射門)」,「智慧答題(世界盃知識答題)」,「酷幣競猜(猜球隊輸贏)」等多輪活動通道,限時翻倍贏取酷幣。作為特殊福利,每輪活動結束後,用戶可使用酷幣積分在商城兌換豪禮,每輪活動中(活動共分為4輪),酷幣累計數量排名靠前的用戶還能贏得現金大獎。豐富新奇的活動,也換來了用戶的巨大熱情,據統計,整個活動期間的家庭參與數已高達1575.24萬,累計曝光量超過14.46億。

而復盤這次活動,不難發現,如果說大眾對世界盃的巨大熱情是出於「群體性狂歡」的本能釋放,那麼酷開網路則在此基礎上,疊加了一系列更具參與度的互動方式,為酷開用戶平添了許多有趣的世界盃「佐料」。

生態構造者

從這次世界盃營銷不難發現,作為OTT大屏生態(海量用戶,各大品牌和自身平台)的關鍵「樞紐」,酷開網路一方面充分滿足了品牌方的具體訴求,另一方面又從用戶體驗出發,將OTT大屏廣告浸潤到用戶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中,從而真正做到生態共贏。

具體而言,首先從用戶一端,在OTT生態中,內容無疑是最剛性需求,酷開網路也一直堅持內容為王,來自騰訊和愛奇藝等內容資源的加持,滿足了不同用戶在不同領域的內容訴求。更重要的是,除了海量內容本身,酷開網路還非常看重內容的「有序化」,他們把內容分為影視、音樂、體育、遊戲、教育、旅遊、健康、購物等版塊,將無比繁雜的信息有序地「擺」在用戶面前——而且呈現的方式也是「千人千面」,酷開系統的交互體驗已經可以實現精準用戶畫像,了解每一個家庭用戶的真實喜好,通過精準推送,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再從廣告主一方剖析,眾所周知,為了更專註地投身OTT運營,酷開網路宣布公司正式剝離電視業務,構建開放統一的超級智能系統生態,身手更為敏捷的酷開網路也很快摸索出了頻道入口廣告,專題廣告,智能識別廣告等13種大屏廣告形式,以及不同組合衍生出的200多種廣告組合方案。憑藉大數據挖掘進行用戶畫像,這些不同的廣告形式和組合方案,可根據不同用戶在不同時段的觀看習慣,提出整套投放策略,實現精準的消費驅動模式,通過高互動和高粘性的廣告效果,為品牌方帶來更多收益。

此外,針對世界盃這種特殊事件,酷開網路也會精心策劃大屏狂歡活動。譬如今年春節期間,酷開網路與品牌主一起深度合作,通過現金紅包、實物獎品、福卡和商品代金券等多種方式,10天內投入1000萬資源,為參與活動的廣告主帶來3.08億次曝光;隨後418創維30周年活動中,酷開網路又策划出電視版「大富翁」遊戲,通過活動界面的品牌商品植入、任務廣告、中獎彈窗、遊戲寶箱等廣告形式,投入1500萬資源,最終實現廣告累計曝光2.6億次。

所以不難發現,無論從用戶的數量和質量,內容資源的整合能力,還是開放的運營模式,酷開網路都已成為OTT大屏生態的構造者和關鍵樞紐。也正因如此,提出未來三年打造「億級終端俱樂部」計劃的酷開網路,迅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敏銳目光,短時間內先後獲得了愛奇藝,騰訊和百度的投資,自身市值也攀至百億。

結語

其實無論是剛結束的世界盃客廳狂歡,還是酷開網路之前的一系列運營方式,都在證明一點:傳統大屏廣告已日趨守舊,無法滿足OTT市場的開發需求,作為行業領跑者,酷開網路試圖通過更具創意,更為用戶和品牌主兩端負責的營銷方案,不斷嘗試OTT廣告行業新的發展方向。

當然,作為一個「新物種」,OTT大屏的價值尚未被充分挖掘,發展方向充滿諸多可能——沒人能清晰判斷它的未來上限,在新技術和新思路的雙向帶動下,未來OTT營銷很可能會上升到一個新維度。

不過,預測不了遠期未來,我們倒是可以回眸歷史,如你所知,就像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曾表示「全人類只要五台計算機就足夠了」,在新技術和新媒介成為絕對主流之前的「過渡期」,我們看過太多人,太多次對新物種「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的故事。

所以,在OTT大規模爆發的黎明階段,懂得順勢而為,或許才是更睿智的選擇。

李北辰/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小i機器人:在「正向循環」中實現「人機場」合一
VR遊戲《Gunheart》發布更新 走進一個機器人賞金獵人的世界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