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魚在家宋晨楓:四年3.5代產品,我學到了如何讓人工智慧落戶家庭

小魚在家宋晨楓:四年3.5代產品,我學到了如何讓人工智慧落戶家庭

年初,百度聯合小魚在家推出一款帶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李彥宏親自站台,並且直接將小度在家價格砍掉1000元,以599元的低價打開市場。

小魚在家成立四年,這款帶屏智能音箱是其最新的產品,在此之前,小魚在家已經推出過幾代產品,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近日,小魚在家創始人兼CEO宋晨楓以「智能交互深思考——在科技中追尋重新定義產品的機會」為主題,深度分享了小魚在家成立以來的探索歷程,以及如何在不斷革新中,立足用戶需求,重新定義產品,讓人工智慧更好地落戶中國家庭。

宋晨楓稱,小魚在家選擇家庭場景深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目前中國家庭存在的問題多機會大,尤其70、80、90獨生子女一代由於忙碌家庭成員分離成為常態,彼此陪伴的時間不多,家裡得需要一個靠譜的助手,終極形態就是一個機器人,這個是未來;第二,技術的進步使我們有機會去重新定義產品,重塑用戶體驗,開創新的品類,技術才是這一切的根本驅動力。隨著語音語義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產品必然會有更加滿足家庭需求的形態。小魚在家一直不斷探索,驗證需求,提升認知,補充能力和資源,同時也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調整產品定位,尋找差異化價值。

在過去的產品迭代和探索中,宋晨楓認為小魚在家學到了三點很重要的經驗:

第一,用戶非常認可語音交互帶來的便利性,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沒有對手機的依賴,在家裡就會非常自然地開始和一個設備進行語音對話,哪怕設備有一些錯誤,老人、孩子也願意調整自己的說法、語速,去適應這個設備。因為對於他們來講,這個設備打開了一扇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第二,家庭場景中,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是巨大的,而電視和平板電腦其實只滿足了他們的部分需求。電視屏幕太大,擺放位置受限,平板電腦還是需要雙手去操作,找內容也變得非常麻煩。誰能夠在家庭的場景下,以更便捷的方式快速、精準地推送家庭用戶所需要的內容,就有可能成為該場景下,用戶消費內容的新寵。

第三,用戶最關注的價值,正是小魚在家第一代產品主打的家庭陪伴。分離其實幾乎是中國家庭的常態,能夠3秒鐘「回到家裡面」,完全顛覆了之前電話或者視頻時「撥通-等待接聽」的體驗。

以下是宋晨楓的演講實錄,經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整理編輯:

非常高興來到極客公園這個舞台,我本科學的是計算機和電子工程,15年前一畢業我就去了美國。後來我聽說雷總說了鐵人三項,硬體軟體加服務。現在回想起來當時XBOX是鐵人四項,還在做遊戲內容。這個硬體是靠服務和遊戲去轉型,所以商業模式也非常的領先。十年前我離開了微軟回到國內,第一次創業,做的第一個公司是3D虛擬世界平台,用戶可以打造自己的3D虛擬形象,參加在線實時多人的大型綜藝節目。這家公司在2011年的時候賣給YY,後來負責YY的平台搭建工作。2014年離開了YY,創辦了小魚在家,希望用人工智慧改變家庭生活。

我們用了四年的時間,三個城市二百多號人,融資超過了10億元,做了3.5代的產品,前2.5代的產品都是聚焦在比較細分的,分離家庭這樣的一個場景,其中有0.5代產品是我們跟樂視打造的針對孩子的一個產品。今年我們跟百度推出了新產品(小度在家),進入到了現在的智能音箱市場。

深耕家庭品類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推演,我們實際上不斷的重新定義我們這個產品,尋找真正能夠落地家庭的品類。我們篤定家庭這個場景,實際上有兩個最核心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家庭的問題多,機會大,像我們70、80、90這一代獨生子女,大部分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為很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實際上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靠譜的家庭助手,最終形態可能就是機器人。大家在科幻作品裡看到,不論是《鋼鐵俠》中的賈維斯還是《西部世界》里的接待員我願意去相信,這個就是我們的未來。當然還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路徑實現它,第二點,正是技術的進步在給我們機會去重新定義產品,去重塑用戶體驗,再開創新的品類,技術才是這一切的根本驅動力。過去的幾年,語音、語義、機器人視覺都有巨大的飛躍,我相信科技還會持續的以指數級的速度去發展。今天人工智慧在演算法,在算力,在數據,還是在快速的演進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看了今年穀歌的數據,有一個AI去打電話定餐的場景,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以假亂真。這樣的體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落地到家庭。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做,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尤其是在今天BAT大公司都在不計代價,不計成本的投入到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的時候,在哪裡我們可以建設差異化的價值,在哪裡我們可以深耕。

創業公司要看五年,想三年,好好做好一兩年。我們希望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的領域,發展到5年的時候,能進入到爆發期。3年的時候已經開始高速的發展,這樣能夠讓我們提前2年去探索、去驗證,等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那小魚在家用了3年的時間,做了2.5代的產品去驗證,去理解用戶的需求,去提升我們的認知,去補充我們的能力。在第三代產品的時候,小度在家帶屏智能音響發布之後,我們基本上踩對了點。4月份發布,兩個月的時間裡面,由於產能的限制,我們只賣了十多萬台,進入了十多萬的家庭,公司還是上了一個台階。

接下來的時間,也是通過我們自己走過的路,犯過的錯,把我們如何思考產品規劃和技術路線規劃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借鑒的作用。

先說說產品路線,一路走來我們都在行業的最前沿,沒有別人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好被逼著去思考產品的最核心邏輯,要從用戶出發,去考慮我們在哪裡可以去建設差異化的價值,並且還能夠在今天就遠遠超過用戶的預期。第一代產品我們定位是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這代產品我們選的這個點,就是一個一呼即通的家庭陪伴體驗,能夠讓在外的家人,通過他的手機,3秒回到家裡陪伴他的老人和孩子。第一代產品裡面的助手,是一個非常輔助的功能,當時的技術並不成熟,體驗還非常的糟糕。

總的來說,我們的第一代產品,用戶的口碑非常好,但實際上銷量並沒有達到預期,後來我們總結有兩個錯誤,第一,我們沒有考慮成本,把這個產品做得太貴了,當時賣3000多塊錢。第二,就是這個品類的定位,我們一味的去追求ID、複雜的結構,實現我們作為產品經理的一些想法,沒有考慮供應鏈,結果成本就做到了2000多塊,結果就是把你的受眾縮小了。另外,實際上給用戶設置了非常高的心理預期,我們的產品在那個時候,是達不到用戶的心理預期的。

第二代產品分身魚主要是解決我們的成本和定位的問題,成本降了一半,我們嘗試著兩個定位,一個就是陪伴孩子的,算是一個玩具類的產品,孩子的陪伴機器人。另外一個就是把機器人的這個品類的需求收窄,叫做視頻通話機器人,讓用戶更能理解。這代產品相比較一代,銷量提升了5倍,為什麼有一個0.5代產品,這個是針對孩子的品類,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產品。其實孩子的市場非常的大,但是我們發現做孩子的產品,他的留存是比較難的,所以他很難成為一個平台型的產品。由於我們公司的資源有限,我們沒有辦法去拓展那麼多的產品線,所以我們最終就忍痛割愛。

雖然這是掙錢,也很受歡迎,但是還是覺得我們應該更加聚焦。其實我們學習的非常多,跟用戶經常交流,到用戶家裡進行訪談。通過前兩代產品,我們學到了很多經驗,總結下來,有三點重要的部分,第一點,用戶對語音交互給他們帶來的便利性,其實是非常的認可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沒有對手機的依賴。他們在家裡就會非常自然的開始和一個設備進行語音對話。哪怕設備有一些錯誤,聽不懂,老人、孩子也調整自己的說法、語速,去適應這個設備,為什麼,因為對於他們來講,這個設備打開了一扇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第二,家庭場景裡面的這種內容消費需求是巨大的,而電視和平板電腦其實只滿足了他們的部分需求。電視呢由於屏幕太大,限制了他的擺放位置,平板電腦還是需要雙手去操作。家裡面現在的內容極大豐富,找內容也變得非常的麻煩。誰能夠在家庭的場景下,能夠更加便捷的,把家人所需要的內容,更加快速的、準確的推送,實際上有可能成為在家庭場景下,用戶消費內容的一個新寵。第三,用戶最關注的價值,正是我們第一個產品做的家庭的陪伴。分離其實幾乎是中國家庭的常態了,能夠3秒鐘回到家裡面,完全顛覆了之前這種靠打電話然後等待接聽的這種體驗。

我們在做第三代產品的時候,其實語音技術已經是相對成熟了,我們也看到在中國的市場,智能音響這個品類已經有快速發展的苗頭,於是順勢進入到這個平台裡面去。帶屏智能音箱或者叫智能屏會是智能音箱一個很重要的分支,美國市場已經初步證明。在中國的市場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加快速的這種發展。

帶屏的智能音箱

小度在家是個帶屏智能音箱,在它身上語音交互、屏幕輔助,加上攝象頭的識別,這些能力組合產生了化學作用。它不但可以一目了然地把用戶詢問的答案展示在他的面前,還可以把語音回答和屏幕展示動態配合,比如說你聽歌的時候可以滾動歌詞,比如說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顯示他的圖片。比如說他在念字發音的時候,把這個字的筆順顯示出來等,還可以告訴你有什麼功能,接下來你可以怎麼向它發問,去探索他更加豐富的內容和服務。我們這一次其實和百度的深度合作,也引入了非常有價值的內容和服務,比如說百度的搜索,百度的地圖,百度的百科、圖片等等。

小度在家還是一個智能小電視,我們可以完全用語音操控,想看什麼片子直接說就行了,再也不用搖控器了。我們更可以隨意的擺放,比如說在廚房邊做飯邊追劇,在餐桌邊吃早飯邊看新聞,放在書桌上面邊寫郵件邊看世界盃。小度在家還有更多的內容在逐步的增加到我們的平台裡面來。

小度在家讓視頻通訊更加的便捷,可以語音操控,你可以語音去撥打和接聽,當然依然支持多方高清視頻同話,還有一叫即通的功能,顛覆了家庭之間陪伴的體驗。

智能音箱它是品牌、渠道、內容、服務、整個生態的一個比拼。我們在2016年的時候就開始和百度進行深度的合作,在2017年底的時候,就引入了百度的戰略投資,今年我們聯合發布了小度在家這款產品。發布出來以後,反響非常好,一直供不應求,還好,7月份的時候解決了產量的問題。在同一時間,美國市場上,2014年亞馬遜推出了Echo的智能音響,後來推出了show和小屏的智能音響。亞馬遜從用戶的原有心智出發,疊加了屏幕,以這樣的方式去延展他的產品。我認為我們之前邁的步子有一點大,不得已我們要反過來找今天用戶可以接受的認知。之前新聞上大家看到貝索斯在外面溜機械狗,可能亞馬遜也有一個機器人這樣的未來的願景,包括谷歌他們主要的人工智慧落地家庭的產品就是他的智能屏,也是帶屏的智能音響的一種說法。也許我們可能從不同的品類,從不同的產品發展過來,但是最後是殊途同歸的。

接下來說一下我們在技術發展路線上的思考。我們所在的這個領域,語音和語義是改變智能交互的核心技術。幾年前我們一直在探索,我們做不做,我們做哪些,怎麼做,因為有很多的大公司已經在做了,小公司也有在做的,我們在這裡面能夠做出什麼特色。其實2014年之前,做語音技術的公司不多,深度學習把大家都拉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我的一個合伙人他之前是華為的首席科學家,負責諾亞方舟語言語義的方向,現在負責我們的人工智慧實驗室,我經常和人工智慧的團隊探討,有一段激烈的辯論,我說「我們能做的比科大訊飛、百度好么?如果不能,那就不做」,「如果不做,用戶體驗會有很大的影響么,如果沒有,至少現階段不著急做」。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喚醒語音識別簡單的對話,這些技術都已經算是基礎的、成熟的技術。我們通過和百度的深度合作和定製,其實在小度在家,包括我們之前的小魚在家的產品上,已經打造了非常好的體驗了。今天核心的問題,也是接下來發展的方向,核心就是解決語義理解的問題。

如果我們有10個PHD、博士、博士後,我們更需要這些專業的人才去解決垂直場景裡面語義理解的問題。我們永遠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在可以建設長期差異化價值的地方,要全力以赴,在我們做不到最好,但是對用戶體驗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我們要不計代價,和能夠做到最好的廠商合作。因為很多這些技術,未來都會變成一些開放的基礎能力,如果我們做的沒有別人好,反而會變成我們前進的包袱。我們只有專註用戶價值,擴大用戶規模,在用戶體驗遇到問題的點上,去找到技術突破的方向才是正道。那回到我們自己,公司的前兩年,主要就是把語音識別通信的這個技術做到最好,因為他是對我們家庭陪伴體驗最重要的一個技術。語音視頻編解碼、降噪這一系列的技術,軟硬結合,其實有非常多深拉的地方,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的技術。人工智慧的方向,我們找的點是用戶畫像,依然是結合硬體的多通道數據和我們已有的家庭圈的這些寶貴數據,讓這個設備能夠準確的識別家裡面的某個人,把個性化的交互這一點做到最好。

像今天這種智能設備跟老人、孩子的交互都是一樣,實在是太怪了,相信未來這種服務一定是更加個性化的、定製化的。另外,我們技術投入的比較多的是某一個場景的體驗,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太多,未來的產品發布上,我們會講更多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也和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大學和皇后大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在中長期的方向上面做著探索和研究。硬體和供應鏈方面非常難建設壁壘,引入了富士康作為我們的戰略投資人,也引入了前鎚子的CTO,來整體負責我們的硬體供應鏈,實現更大的量產,硬體公司,最終還是要看銷量的。對於我們來講,能夠去踏出所有的這些做硬體的雷區,能夠活到今天,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壁壘。

多模態交互

最後,說一下我們在多模態方向的探索,我記得2016年在美國做一個演示的時候,當時吳恩達就說這是他眼中的對話式電腦。他說人和機器交流最高效的方式是通過語言,而機器跟人信息傳達最高效的方式是通過語音和視覺的輔助。我們在過去3.5代產品的時候做了4次大的迭代,fish ui,大部分還是把語音交互和觸屏做了很多的結合的探索,到了我們的4.0的時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革新。我們把語音交互變成了這個設備最主要的交流方式,觸屏變成了完全的輔助。

這就是一個例子,屏幕的顯示在信息的傳遞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毫無疑問,多模態交互是人工智慧落地的更加高效的形態。在我們這一次小度在家的產品發布會上,李彥宏做了一個比喻,他說現在的無屏音響,好比收音機,有屏智能音響或者是智能屏好比電視。其實我也相信,隨著整個的生態、內容服務的演進,這種帶屏的智能音響或者是智能屏,多模態的交互,會是未來人工智慧交互的主流交互形態。

今天仍然是人工智慧發展的Day 1,技術的進步會持續的推動著我們去重塑用戶體驗,重新定義品類。我相信在谷歌上演示的那種完全智能的,以假亂真的體驗,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落戶我們的家庭。人類對智能音響這個品類的認知,在未來我相信會有巨大的改變。人工智慧落地家庭的平台上,會打造出巨大的原生生態機會。多模態的交互給所有在座的開發者,都提供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舞台。我也期待大家能夠去擁抱這樣的未來,也許買一個音響,可以和小魚在家、小度在家的體驗比較比較,把它放家庭中不同的場景和位置,去暢想一下未來的可能性。最後希望我們一起打造人工智慧落地家庭的未來,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金山雲小米強強聯手,打造「雲+億級終端」邊緣計算模式
蘇寧發布區塊鏈白皮書 力求區塊鏈熱回歸產業服務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