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大洋海鳥鑒別》

《南大洋海鳥鑒別》

原 著:Derek Onley,Sandy Bartle(紐西蘭)

譯 者:黃洪亮,陳雪忠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定 價:56 RMB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超過三分之二的區域為海洋所覆蓋,以至於從外太空視角看起來,我們這個唯一的家園完全可以被形象地稱作「藍色星球」。在浩瀚的海洋中已知生活著數十萬計的各類生物,海鳥(seabirds)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廣義上的海鳥包括了在鹹水中覓食的各個種類,但狹義上的海洋鳥類只在需要營巢繁殖時才利用陸地,其餘時間都在海上生活。狹義的海鳥指鸏形目(Phaethontiformes)、企鵝目(Sphenisciformes)、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鵜形目(Suliformes)的鰹鳥科和軍艦鳥科、鴴形目(Charadriiformes)的海雀科。廣義上的海鳥則還包括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的一些成員、鴴形目賊鷗科、燕鷗科和鷗科等種類。

藍色的地球,Image Credit: NASA"s Earth Observatory, 引自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earth-from-space-15-amazing-things-in-15-years

對於中國的鳥類愛好者,乃至絕大部分國人而言,海鳥可能是個都不怎麼聽說,更別提親眼見過了的存在。與之相應的是,受到過去經濟條件和政治原因所限,我們的海鳥研究也非常缺乏。這一欠缺,也十分直白地反映在了出版市場上,不管是各大電商還是各級圖書館,你都很難找到有關海鳥的中文書籍或出版物。然而,當下世界海鳥正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在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若將全世界已知的346種海鳥視為一類,那麼它們的生存狀況所受到的威脅程度,要高於任何其他可以進行類比的鳥類類群。商業化捕魚帶來的直接食物資源競爭和兼捕誤殺,以及海洋污染,是導致這一糟糕局面的主要原因。而於2015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則通過對1950至2010年間,世界範圍內有種群監測數據的海鳥種類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這60年間,這些有監測數據的海鳥種群數量竟然下降了69.7%!於情於理,海鳥都應是值得我們關注和了解的類群。

1950-2010年間,全球有監測數據的海鳥種群變化趨勢,引自Paleczny, M.et al. 2015

值得慶幸的是,近來海洋出版社發行了《南大洋海鳥鑒別——登臨漁船科學觀察員指南》一書,為想要了解海鳥的讀者獻上了一份厚禮。該書原著出版於1999年,由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簡稱CCALMR)推出,初衷是供國際科學觀察員登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締約國在公約限定區域以內作業漁船時使用,目的在於觀察和記錄兼捕造成的死亡海鳥種類及數量。全書包括了已被證明與漁業相關,並且生存受到威脅的36種海鳥,涵蓋南極和環南極大陸南緯40°以南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亞南極海域(sub-Antarctic)。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僅包括了那些能夠容易通過外觀進行可靠鑒別的種類。

誠如書中所言「本手冊描述的特徵主要用於甲板上濕樣本的種類鑒別」,可能有人不禁要問,那這書對於觀鳥的人有何意義呢?事實勝於雄辯,有圖為證。

皇信天翁們的圖版,第一句即指明了與漂泊信天翁們的重要區別:上下喙之間有一條細長的黑色線

皇信天翁(Diomedea epomophora)成鳥,注意上下喙之間的深色線,以及翼上斑駁的白色,北方皇信天翁(D. sanfordi)成鳥翼背面全黑沒有白色。攝於紐西蘭,by @MG能能哥

白頂信天翁(Thalassarche『cauta』)、薩氏信天翁(T. salvini)和查島信天翁(T. eremita)圖版,白頂信天翁有點兒像黑眉信天翁(T. melanophrys),但後者成鳥的喙全為純黃色

白頂信天翁steadi亞種,指名亞種T. c. cauta上喙基部有黃色,圖中這隻個體並沒有;現在有觀點認為可以將繁殖於紐西蘭的steadi亞種提升為種。攝於紐西蘭,by @MG能能哥

巨鸌們的圖版,巨鸌(Macronectes giganteus)的喙尖端為淡綠色,北方巨鸌(M. halli)喙尖端則為淺肉紅色

能夠根據前一個圖版,分清這是哪種巨鸌嗎?攝於紐西蘭,by @MG能能哥

賊鷗們的圖版,特彆強調了注意喙型與鷗類的區別,而且賊鷗的初級覆羽上都有明顯的白色,而南極地區的大型鷗類並沒有這樣的特點

這是只鷗,還是賊鷗?攝於紐西蘭,by @MG能能哥

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即便對於觀鳥者來說,細節豐富的《南大洋海鳥鑒別》一樣可以提供很好的幫助。圖版之外,對於所涉及的種類還有精要的文字介紹繁殖狀況、種群數量、分布及行為。現在不少朋友都去紐西蘭旅遊,而該國可能要算世界上觀賞海鳥最好的地方了。帶上本《南大洋海鳥鑒別》,參加當地有組織的出海觀鳥,一定會有不少收穫,也會給自己的旅行增添更多樂趣

當然,這本新書也還有可以提高之處。畢竟翻譯的是1999年的版本,當中所用的分類系統已經有些略顯陳舊,例如仍將所有的信天翁無論大小都置於信天翁屬(Diomedea)。仍在使用雪域信天翁(D. chionoptera,SnowyAlbatross),而現在多認為chionoptera是exulans的同物異名,其實就是漂泊信天翁(D.exulans)。然瑕不掩瑜,應當祝賀兩位從事漁業研究並非專研鳥類的譯者為大家奉上了這樣一本體量不大,但卻足夠精彩的海鳥圖鑑。對於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而言,這可能都會是有關海鳥的啟蒙讀物,絕對開卷有益。由此,向每位想要了解海鳥這一頗具獨特魅力類群的讀者誠意推薦。

了解,是行動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鴉雀有生 的精彩文章:

TAG:鴉雀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