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一點也不相信這幅畫里包含「三藏十二部」

我一點也不相信這幅畫里包含「三藏十二部」

SANGHATALKS EP292

近幾日得有空閑,雖然天氣又悶又熱,一出門就揮汗如雨,但仍然無法阻擋學僧外出的熱情。此次外出不是去避暑山莊,是去感受藝術「清涼地」的熏陶。這個時代並不真的需要避暑山莊,再說了,一個連頭髮都沒有的人,哪裡還能享受得到山莊微風拂秀髮的感覺呢。如果有的話,那他的頭髮一定藏在發亮的頭皮里。

帝都確實是個好地方,要不然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忍常人不能忍,前赴後繼的到這來呢?帝又是個破地方,要不然為什麼很多人提到這裡都咬牙切齒、長吁短嘆呢?環境就是這樣,總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對一個出家人來說,心的修習很重要,但對心的修鍊難能離開外境,如果沒有外境對心產生各自各樣的作用,那麼心的磨礪將會缺乏一塊有力的磨石,對心的檢驗也會缺乏一個很好的驗證方式。

說了半天也沒說到正題。到了清涼地,清涼的不僅是身體,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清涼,身體與精神的共清涼則是世間難得的清涼處了。博物館無疑是夏日裡一塊雙料清涼地。

好,那就故宮看展覽,看八大山人(文末有簡介)的畫。

八大山人的畫總是給人一種「你們這些庸俗的人類,我都不拿正眼看你們」的感覺,不信諸位看。

確實,乍看八大的畫,會有一股「高冷」的冰涼感,那些翻著白眼的各色動物總是在提醒你,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多牛X,我都不會正眼瞧你一下,繼而在這種白眼面前,你就不會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產生傲慢的姿態。

每個時代大不乏溫情滿滿,因勢利導,順勢而行的時代佼佼者,這些佼佼者可以給大眾帶來很多利益,但在很多時候無法給人太多深刻,無法治療頑疾的病灶,而那些看似「冷眼旁觀」的人,在時代洪流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讓自己不隨著時代的浪潮忽東忽西,為享受歌舞昇平的大眾未雨綢繆,在安樂中保持警惕。這種看似不合時宜的冷靜甚至冷漠,其實是給予大眾最真切的溫暖,這種溫暖也許不是讓人感到最舒服的,但它絕對是最能讓安樂穩健鋪展開來的。

學僧不懂書畫,什麼布局、用筆等等一概不懂,但是作為一個出家人,面對一個出家人的畫,會有作為一名僧侶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觸,也許這種解讀和感受並不是所謂正統的、正確的,這種感觸更多的是基於佛法帶給生命的滋養。在這裡跟諸位分享的八大山人的畫,是現在正在故宮展出的這一副。

這幅畫最醒目的就是下面那隻抬著頭、翻著白眼的鴨子。下面的鴨子,中間的蓮葉和蓮花,再上面八大山人的「簽名」,構成了畫的全部。這畫看上去給人一種極其倔強的感覺。一位法師說這幅畫把三藏十二部都講完了。What?一幅畫涵蓋了三藏十二部的內容,學僧心裡默默言語:胡扯!法師看我一臉不屑,便娓娓道來:

佛陀開顯的一切法皆是為開顯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的指導方法,而這幅畫里的內容就闡述了修行的方法。(學僧聽了還是一臉不信,心裡默默地……)法師繼續他的話:

有句偈子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這首偈子就清楚明白的講述了佛法修行的次第。所謂諸惡莫作,是止的層面,捨棄對惡法不善法的造作,讓修行人擺脫惡道輪迴的因;所謂眾善奉行,是行的層面,多行善行,種下善因,讓生命的層級得到清凈提升;所謂自凈其意,就是不僅要捨棄惡法的造作,連對善法的執著都要捨棄,其心不染不住,捨棄人法二執,最終達到清凈無染,涅槃寂靜的境界。

這幅畫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下面的小鴨子就是修行的初級階段,它抬頭仰望著天空看著頭頂的蓮花、蓮葉,它想要離開泥淖追求清凈的蓮花,這就像修行剛開始的時候,發大願、善願,想要掙脫「泥淖」的束縛,改變「鴨身」這不好的生命狀態,從這個世界出離,去追求潔凈「蓮花」的境界,等自身依於法道修行,達到對不善的完全捨棄,對善法的不舍行持,變成潔凈的「蓮花」,這個時候還需「百尺竿頭更進步」,不能滿足於這種「舒服」的狀態,因為所謂的善與不善還是二元對立的狀態,哪怕是那「清凈的蓮花」也是從污泥里生長出來的,沒有污泥也就沒有蓮花,它們之間依然是相待的、不究竟的,有為的狀態,所以要繼續「出離」,捨棄所有的執著,哪怕是對清凈法道的執著,再向上一著,回歸到「八大山人」這個本來清凈、孤零零的「我」,無有什麼清凈與污濁的紛擾,無有相待,直臨如如不動的自心,讓佛性的光輝得到淋漓盡致的顯露和綻放。

法師說完眯著眼看著我。

我……我……服氣!!!真是佛眼觀眾生,無一不是佛。法師看畫看出的也都是佛法的內涵,這也許就是如理思維,如理作意吧。

但是……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每個人看一樣東西,就算沒有自己獨特的洞見,也至少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也許這種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後的看法有太多的「我見」而被稱之為偏見,但由此而形成的偏見並不一定全是壞的,因為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偏見,又何來捨棄偏見後的正見?

八大山人簡介: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約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後,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用他自己的話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僧活 的精彩文章:

TAG:小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