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母貝母——「知母貝母」釋疑

知母貝母——「知母貝母」釋疑

知母貝母——「知母貝母」釋疑

「知母貝母」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廣笑府》,有一個人才開了藥鋪,有一天他外出,讓兒子獨自打理藥鋪。一天,一個買葯的人來買牛膝和雞爪黃連,兒子愚笨不識葯,在葯櫃中沒有找到,就割了自家耕牛的一條腿,斬了雞的兩隻腳,賣給了買葯的人。他外出回來後問兒子今天賣葯情況,當知道了兒子賣葯的事後,哭笑不得說,如果客人要買知母貝母,你豈不是連母親也賣了?後來,成語被用來形容那些不學無術又自以為是的人。

二母常見藥方中

知母、貝母像一對孿生史弟,在中藥處方里常常能看到它們的名字,老中醫們對其情有獨鍾,開處方時很瀟洒地將二者寫為「二母」。所以,拿到中藥處方看到二母兩字,可別摸不著頭腦,那就是知母和貝母。

中醫有名的治療咳嗽的方劑二母散,就是由等量的知母和貝母研末混合組成,用水沖服,入肺經,治肺熱、潤肺燥,可以治療肺熱肺燥引起的久咳不止,是一對很好的夥伴。

知母和貝母都屬寒性中藥。至於兩者的區別,在於知母性寒、味苦,入胃、肺和腎經,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對肺熱過盛、陰虛消渴的咳嗽效果最好。而貝母性味微寒,歸入心經和肺經,可以清熱化痰止咳。聯合知母一起使用,對熱性咳嗽、乾咳無痰或痰黃黏稠的咳嗽效果極好。

川貝浙貝辨證用

貝母家族中有名的要屬川貝母和浙貝母,在外形上,浙貝母個頭比川貝母大,又稱大貝。兩者雖然都有清熱化痰、散結消癰的功效,但川貝味甘偏潤,重在潤肺,治虛勞,而浙貝性味大苦而寒,重在散結和治療風熱咳嗽。醫生在使用時,會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選擇川貝母或浙貝母。如果是肺燥或者久病陰虛所致的咳嗽,選用川貝為宜;若是因為風熱犯肺導致的咳嗽,或合併有肺癰時,當然以浙貝為好。

知母、貝母雖然有止咳的功效,但並不適用於治療所有的咳嗽。因為它們都屬寒性藥物,對風寒侵襲、寒濕內盛、脾胃虛寒引起的咳嗽患者並不適宜。另外,貝母會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對合併糖尿病的咳嗽患者,也盡量不要用。(作者單位為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

來源:中醫中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的保健養生法
活血利氣止痛話延胡索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