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剛找到戰友的抗聯女兵走了,歷史從不會忘記他們!

剛剛找到戰友的抗聯女兵走了,歷史從不會忘記他們!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7月21日3時39分

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因病去世

享年95歲

李敏在《等著我》節目現場。

就在一個月前

中國軍網微信

還推送了一篇李敏老人

在《等著我》的節目現場尋找老戰友

講述自己

作為3萬東北抗聯戰士的一員

在林海雪原爬冰卧雪、割草為食故事的文章

可在兩天前

老人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李敏在《等著我》節目現場。

3萬東北抗聯戰士

如今所剩越來越少

走出硝煙的英雄

消逝在茫茫人海中

任憑時光流逝

沉澱下來的是錚錚鐵骨

每一位老兵

都是一部鮮活的抗戰史

每一位老兵的回憶

都帶著熱血與溫度

他們的經歷與精神

已經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

下面三個故事的

主人公都已經離開了我們

雖然老兵在逐漸凋零

但這些記憶

永遠不會褪色

最年輕的抗聯女兵:

煮了一晚上的「年夜飯」

12歲時父親在戰鬥中犧牲後,李敏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抗聯女戰士。身經百戰的她至今難忘1938年的冬天。那時,一場大雪覆蓋完達山脈,被服廠和醫院突然被日偽軍包圍。指導員裴成春在阻擊中身負重傷,讓其他人先撤,自己在後面掩護。

山上積雪足以淹沒膝蓋,李敏走在前面艱難開道,然而一轉身卻看到身後的戰友又被圍擊。那一天,犧牲的戰士倒在茫茫雪地里,鮮血染出了一條殷紅的路,只剩李敏孤身一人在林海雪原整整走了三天,喝雪水、吃老鼠肉,最終找到抗戰隊伍。

除了隨時應對敵人的追擊圍攻,戰士們還要在天寒地凍中與饑寒作鬥爭。至今珍藏在李敏家中櫥窗里的一雙硬邦邦的靰鞡鞋,就是戰士們在雪地里日夜行軍的見證,也曾是戰友用生命守護的「年夜飯」。

1939年的大年三十,繳獲敵人一批物資後,戰士們找到了一個只剩下山牆的房屋。當時,司務長煮上雪水、放進樺樹的嫩樹皮,還有一雙靰鞡鞋,算是為戰士們準備的「年夜飯」。因為鞋子太硬,要煮一個晚上才能變軟,終於煮好後,還沒來得及分給大家,敵人就攻了上來。

本已撤出的司務長又返回拎起煮有「年夜飯」的鐵桶,眼看跑到跟前時,一顆子彈打中了她的後背,白雪與鮮血融在了一起……

抗戰勝利後,李敏一直在尋找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卻一直未果。隨著年齡慢慢增長,她開始記錄抗戰歷史,記錄這支英勇殺敵的隊伍,用她力所能及的力量,把這段真實的歷史,告知更多愛好和平的人。

最後一位抗聯傳令兵:

13歲舉起銹鈍柴刀打「鬼子」

黃殿軍

13歲那年,日偽軍強迫當地群眾去修路,連婦女兒童也得去抬土石。「肩膀磨得出血,也不敢歇一下。」不堪受辱的黃殿軍毅然加入了路過的東北抗聯隊伍。

後來,他被分到第二軍第二師,成為了師長曹亞范的傳令兵,幾乎每天都跟著部隊打仗。

槍林彈雨中,因年齡較小,被稱為「黃小孩」的黃殿軍深受戰友們的關照和愛護:大家幾天吃不上飯的時候,他有時還能喝上一碗漂著玉米粒的熱湯;在各部隊傳令時,被塞進懷裡一個果子、一顆糖、一隻稻草編成的蟈蟈;每次遇到打仗,幹部骨幹總不讓他往前面沖……

一次傳令,黃殿軍與10餘名日軍遭遇,他撂倒了兩個,但右腿也被子彈貫穿,幸虧聽見槍聲的戰友們飛速增援,給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的他解了圍。

黃殿軍

黃殿軍記得,他參加過打撫松、大蚊子溝、白家堡子、三道廟的戰鬥,每次都打死不少敵人。

周旋於深山密林的抗聯最怕冬天,零下40多攝氏度的低溫,常常大雪沒膝,行軍要踩在一個腳印上,避免暴露蹤跡。沒有住的地方,戰士們就砍下松枝睡在上面,往往睡十幾分鐘就被凍醒,又趕緊起來烤火。

黃殿軍目睹了許多戰友的一睡不起,或是因環境惡劣,傷勢惡化而犧牲。

黃老的兒子回憶,他已經記不得到底有多少次,因為想起抗戰的艱苦歲月,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父親在飯桌上忽地就撂下了碗筷。「有時候,父親喝了酒,就啪啦啪啦地掉眼淚,給我們講那些戰友,說想到他們墳前上炷香念叨念叨,讓他們知道血沒白流,咱們過上了好日子!」

老人腿上的彈痕傷疤清晰可見。算上後腦和額前的,老人共有8處鮮明傷疤。戰爭留下的印記,伴他一生。

東北抗聯老兵:

3次被俄授勛,曾吃樹皮喝馬尿

抗聯老戰士王明(圖片由王克成提供)

王明,1922年7月出生,山東黃縣人。13歲那年,王明因不滿地主壓迫,毅然投身抗聯,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五軍二師三團五連通信員,多次參加東北抗聯對日本侵略者的戰鬥。

剛加入抗聯隊伍的王明,每日每夜都在加強自己的訓練力度,即使受了傷也不耽誤訓練。因為整支隊伍中,他的身材矮小,體能素質差,臉上經常帶著好像永遠甩不掉的泥巴。

但是他身手矯健,聰明伶俐,記憶力過人,可以迅速爬到幾米高的樹上,既隱蔽了自己,又能快速勘察到敵人的一切信息。戰鬥中,王明的主要任務就是上樹瞭望,捕捉敵情,記錄敵方軍火、車輛、人員等數量,並將其及時彙報給部隊。

王明(中)

抗聯的戰爭是萬分艱難,殘酷至極的,東北的作戰環境給了這支隊伍一個大難題,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奪取了無數抗聯戰士的生命,食物的短缺也是達到了人類的極限。

據王明的兒子講述,王明在打仗期間曾一年多沒住過房子,沒吃過正經飯。住森林裡,吃草根,采野菜,吃皮帶,甚至喝馬尿。

1995年俄羅斯領事在長春香格里拉酒店為王明(前排右二)授勛。

王明一生身經百戰,抗戰勝利後,他還參加了遼瀋戰役,四平攻堅戰,解放吉林市,黑山阻擊戰,雲貴川剿匪,抗美援朝等戰鬥戰役。

解放後,王明先後被中央軍委授予解放勳章、獨立功勳章、八一二級勳章、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等多項榮譽,還曾先後三次被俄羅斯政府授予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勳章。

歲月如河,可以讓許多往事歸於沉寂,卻無法淹沒歷史的記憶;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卻無法覆蓋一個民族曾經的苦難。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有一段歷史讓人不能忘卻,那就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惡;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有一群人讓人永遠銘記,那就是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和血肉之軀捍衛民族尊嚴的先輩英烈。

無論是血染沙場的英魂,還是重歸故里悄然離世的老兵,他們的名字都將永遠鐫刻在歷史卷冊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獨特的饢香!邊疆給我的信物,味道可「歹得很」
聚焦美國「網路風暴」系列演習 看美軍如何鍛造網盾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