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後,做好這三件事,養生趁現在!
這麼巧,您也愛酒啊
那就戳蒲象生活一起懂酒品酒吧
一入伏天,氣溫升高,「以涼制熱」,成了很多人樂此不疲的事。
但是,你知道嗎?
順應自然、踐行「熱養生」,才是伏天「消暑」的法寶。
老話說:「冬養三九,夏養三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因此,三伏天養生也很特別很重要。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生命最為旺盛的夏天,反而容易留下病根!
一旦過不好三伏,那麼,非常容易留下病根!
但是,如果養好三伏,可以冬病夏治,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所以,入伏後,喝三豆湯,吃三伏瓜,做好三件事,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入伏後,喝三豆湯
入伏後,喝三豆湯,是最好的時節,最晚可以喝到處暑,一周可以喝兩次。
三豆湯的方子,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
全是食物組成,很安全,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藥茶。
三豆一同食用,實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的消暑佳品。
三豆湯中,綠豆、赤小豆起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
在伏天里,沒食慾、渾身乏力的人,喝一碗三豆湯,大有裨益。
自己動手做,三豆湯
材料: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豆子洗凈,清水浸泡1個小時;
2.將三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後放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
入伏後,吃三伏瓜
三伏瓜,指的是:絲瓜、冬瓜、苦瓜。
春吃芽,夏吃瓜,夏季最適合吃瓜,並且,在伏天,最適合吃這三伏瓜!
絲瓜
伏天吃絲瓜賽人蔘。
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葯。
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里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中醫認為,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
如果,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
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稜子絲瓜,去皮,切條。
做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
入口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絲瓜清炒則清淡可口,清熱利濕;
西紅柿絲瓜湯可以清解熱毒、消除煩熱,尤適於暑熱煩悶、口渴咽干時食用;
取生絲瓜適量洗凈榨汁,按10∶1的比例調入蜂蜜攪勻而成的生絲瓜汁,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冬瓜
葯食兼用的冬瓜,在伏天可多吃點,不僅能補水,還能防止中暑癥狀的發生,核能預防多種疾病,堪稱夏季第一瓜。
夏天食用,能潤肺生津、清胃熱、除煩止渴,還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腫,幫助減肥。
冬瓜含水量最為豐富,高達96%;鉀元素含量也相當高,每100g含鉀量為130mg,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
鉀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類營養素,補充鉀元素可以將體內多餘的鈉排出,保護心臟功能、補充水分、消腫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並且,冬瓜皮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多種揮發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利濕的功效。
冬瓜皮比較厚、比較硬,建議做冬瓜湯時最好帶皮煮。
苦瓜
夏季的瓜類裡面,苦瓜是比較特殊的一種。
喜歡它的人,認為這種苦味吃完,會產生讓人愉悅的口感。
而討厭的人,寧可去喝難喝的葯,也不願意多吃一口苦瓜。
苦瓜,除了當蔬菜吃之外,也經常被用來入葯。
三伏天,吃苦味的食物,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可以清熱解暑,提神,健脾,明目,而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
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所以,三伏天,吃點苦瓜,是不做的選擇哦!
入伏後,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預防中暑!
三伏天,還要注意防中暑!
如果,覺得噁心、口渴、乏力、頭暈或者胸悶等不適,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
此時,應立即離開高溫地帶,到室外尋找陰涼處通風降溫,多喝水,以免發展為嚴重中暑。
預防中暑,可以這樣做:
1、及時補充水分
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
2、躲避烈日
應避免上午10 點,到下午16 點,這段時間,在烈日下行走, 因為,這個時間段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
3、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 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既利於工作和學習, 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4、備防暑葯
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癥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TAG:蒲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