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激光雷達上演「八仙過海」,蘋果繼續擴充自動駕駛團隊

激光雷達上演「八仙過海」,蘋果繼續擴充自動駕駛團隊

隨著自動駕駛量產競賽越來越激烈,另一場高風險的競爭也在同步進行。

作為 L3 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無法繞過的核心感測器,激光雷達在過去幾年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尤其是不同的技術路線、產品量產時間點、降成本路徑等等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

根據高工智能產業研究院(GGAI)報告稱,全球有超過 50 家激光雷達初創公司參與市場角逐。受益於技術提升及產能提升,2025 年全球車用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美元。

按照整車裝配 2-4 個激光雷達(前後探測距離)測算,對應整車成本為 800-1600 元。以 2025 年前裝市場 20% 滲透率估算,屆時國內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 150 億元。

來自澳大利亞的 Baraja 通過對電信關鍵技術的改造,開發出了一種更為便宜的激光雷達方案,稱「將獲得比以前更優秀的激光掃描系統、並且採用更為低調和靈活的外形設計」。

Baraja 摒棄了此前諸多激光雷達廠商採用的機械旋轉+多個激光器的方案,而採用單個多色激光器(單一激光器可以輸出多色激光)+稜鏡狀的光學器件的設計。據稱可以實現 30 度的垂直視場角以及 92 度的水平視場角。為了實現 360 度的掃描,Baraja 會在車頂的四個角上各安裝一台他們的激光雷達。

來自以色列的固態激光雷達公司 Innoviz 則簽下了兩位重量級合作夥伴——德國寶馬和中國供應商經緯恆潤。

據介紹,寶馬將使用來自 Innoviz 的激光雷達感測器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覆蓋 Level 3-5 三個級別的自動駕駛。此前,Innoviz 還與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經緯恆潤展開合作,將運用恆潤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共同把 Innoviz 的激光雷達產品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推向中國汽車製造市場。

當激光雷達還在束縛於成本下降和技術路線的困境時,自動駕駛最傳統和成熟的視覺技術也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

本周,初創公司 Light 獲得軟銀願景基金 1.21 億美元投資,而著名相機品牌萊卡也參與了 Light 的此輪融資。Light 目前擁有 120 位員工,其中包含 18 位博士,此前主要作為相機或智能手機攝像頭的供應商。

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表示,他希望將 Light 公司的計算成像能力視作一種可以支撐自動駕駛汽車視覺系統的技術,甚至可以取代今天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所用的激光雷達(LIDAR)技術。

Light 將自己的核心技術稱作「軟體定義攝像頭」,這就意味著它需要多張照片在機器學習和其它技術的基礎上組合成一張質量非常高的新照片,最著名的產品是一款包含 16 個攝像頭的相機 L16。相比激光雷達,Light 的技術和產品更輕,更便宜,同時體積更適合目前的汽車空間。

特斯拉等純視覺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視覺方案對於激光雷達的潛在替代性。

本周,蘋果公司的秘密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繼續傳來擴大規模的消息。

在上周的蘋果前華人員工泄密案中,通過蘋果公司向法院提交訴訟資料可以初步窺探自動駕駛團隊規模,在蘋果 13.5 萬名員工中,大約有 5000 人(3.7%)為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工作,或對該項目很熟悉。而在這 5000 人中,有 2700 名為核心僱員。

此外,蘋果自動駕駛項目設有軟體和硬體兩個不同的實驗室,並已經有了實體電路板。

本周,蘋果在加州的自動駕駛車隊新增了 11 輛測試車,繼 5 月份已有 55 輛之後,總計已達 66 輛。

有傳言稱,蘋果打算向汽車製造商提供一個自動駕駛平台,不過尚未申請自動駕駛許可證。2017 年 4 月獲得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的測試許可後,蘋果曾用三輛雷克薩斯 RX 450h SUV 進行了自動駕駛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能 的精彩文章:

歷時四年,Rokid走上了一條怎樣的硬體之旅?
資本正在流向AI哪些領域,自動駕駛與AI晶元又發生了什麼?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