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元帥號稱名將,一手造成了有史以來一個兵種最大慘敗

此元帥號稱名將,一手造成了有史以來一個兵種最大慘敗

原標題:此元帥號稱名將,一手造成了有史以來一個兵種最大慘敗


一、前言


1944 年 9 月,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對德軍展開反攻,此時盟軍上下情緒高漲,為了迅速結束戰爭,英軍統帥蒙哥馬利將軍策划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晝間空降突擊作戰。若本次作戰奏功,盟軍將能一舉奪回德軍佔領下的荷蘭,並藉此越過萊茵河天塹而攻入德國本土,足以在 1944 年結束戰爭。然而,「市場花園作戰」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軍事上最大的一次地空協同軍事行動,卻也是有史以來空降作戰最大的慘敗,英軍的一個空降師幾乎全部被殲滅,此次戰役傷亡人數,超過諾曼底登陸的兩倍,縱然參戰官兵的英勇作戰事迹可歌可泣,但卻未能達成預定的戰略任務,其結局令人噓唏。在「市場花園作戰」戰役中,何以盟軍在掌握陸、海、空完全優勢的情況下,反為居於劣勢的德軍所重創,期間作戰經過,深值人們探討。



二、時空背景

1、作戰緣起


蒙哥馬利將軍策劃本次作戰之時空背景,在 1944年6月6日,盟軍自諾曼底登陸成功後,即挾陸、海、空軍優勢之戰力一舉擊潰德軍主力,並乘勢向內陸迅速突進。面對強大盟軍所發動的猛烈攻勢,德軍幾已不堪一擊。在倉皇應戰下且戰且退。然而到了1944年9月,盟軍卻出現攻勢進展過於迅速而導致補給不及之問題,使得攻勢被迫暫告停頓,使戰敗的德軍方面暫獲喘息之機會。盟軍歐洲戰區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為減少官兵的傷亡、及早結束歐戰,遂於 1944年9月10日,採納蒙哥馬利元帥之「市場花園作戰」計劃,本計劃旨在由空降部隊發動奇襲,並配合地面裝甲部隊快速機動打擊之協同作戰,企圖繞越德國的齊格飛防線,由西戰場北翼對德軍實施大規模的突擊,擊破德軍側翼防務,取道荷蘭國境,通過德國邊境上最後一道天然防線─萊茵河,直接攻入德國境內,迫使德國投降。此次作戰,盟軍一共策划了9月17日、18日及19日等3梯次的白晝空降作戰,作戰目標為奪取荷蘭境內主要河川上之橋樑,奪取控制權後,讓盟軍得以跨越萊茵河,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



圖一:市場花園計劃


2、「市場」與「花園」


(一)「市場」為盟軍空降作戰之行動代號,參與作戰的為盟軍空降第1軍團,其組成包含由泰勒少將所率領之美軍第 101 空降師,負責攻擊艾恩德霍芬西北方一帶諸橋樑;葛文將軍率領之美軍第82空降師,負責攻擊奈美根一帶諸橋樑,最後則是烏夸特少將領導的英國空降第1師,與波蘭傘兵第1旅,空降點位於安恆一帶,負責攻略安恆市周邊諸橋樑,由英國布朗寧中將統籌指揮。


(二)「花園」為盟軍地面部隊─英國第 30 軍之行動代號,包含愛爾蘭禁軍裝甲師、裝甲第8旅、步兵第43師與第52師,由英國何洛克斯中將指揮。在作戰計劃中,「花園」部隊必須在攻擊發起日第一天(D 日)與美軍第 101 空降師在佔領區南方會師,第二天(D+1 日)再會師第82空降師,並旋即向英國空降第一師所在之安恆市區進軍,以鞏固各橋樑並暢通後續部隊進攻德國本土之通道。


(三)作戰構想:市場─花園作戰的作戰構想是分別將三個傘兵師投落在英軍第 30 軍的主要攻擊路線前方,佔領重要地型和橋樑,以泰勒的第101空降師在前方十五英哩外的恩和芬降落,蓋文的第 82 空降師則是降落在更北三十英哩的奈美根,烏夸特的第 1 空降師則是佔領安恆,也就是在向北十二哩處。第 30 軍於空中突擊開始半小時以後發起攻擊,以愛爾蘭禁衛裝甲師為先頭部隊,使用一路縱隊隊形沿幹道前進,依次與各空降師會師,在計劃中,第 30 軍希望在第一天終了時到達恩和芬,在 D+1 日攻抵奈美根,D+2 日時進軍安恆,並在安恆渡過下萊茵河建立橋頭堡,繼續向德國境內進軍。


3、被忽略的勁敵


德軍在經歷諾曼底登陸以後 7 至 8 月以來一連串軍事上的潰敗之後,讓盟軍誤判德軍在當地已無法有效組織部隊進行反擊,然而實際狀況與盟軍所預估的卻截然不同。德國元首希特勒在 9 月 4 日重新啟用了倫德斯特元帥──二戰期間德軍最有能力的將領之一──接替摩德爾元帥擔任西線總司令(西總),此時的德軍高階將領們皆認為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會利用布萊德雷與巴頓的裝甲部隊乘勝攻擊德軍。為了整補戰力,在摩德爾元帥擔任德軍西線總司令最後幾道命令之一,就是命令將畢屈克中將的黨衛裝甲第 2 軍,包含黨衛軍裝甲第 9 師(霍恩斯坦福師,師長是哈策中校)與黨衛軍裝甲第 10 師(佛洛茲保師,師長是哈麥爾准將),在 9 月 4 日調動到「安全地區」,以進行整補;然而摩德爾元帥所選擇所謂「安全地區」,卻陰錯陽差的位於接近他司令部旁的安恆市郊──正恰巧位於盟軍所預定的空降場附近(黨衛軍裝甲第 9 師在安恆市以北,黨衛軍裝甲第 10 師在略遠離市區東方 15 公里處)。除了畢屈克中將的黨衛裝甲第 2 軍外,有「德國傘兵之父」稱號的司徒登上將與其麾下的德軍傘兵第 1 軍團也在奈美根地區實施集結。


圖二:市場花園作戰計劃圖與戰前雙方兵力部屬


三、作戰經過


1、空降作戰階段(市場作戰)


1944 年 9 月 17 日 10時00分,「市場花園作戰」開始,由英國第 1 空降師、美國第 82 及第 101 空降師分別在 1,000 架 C-47 運輸機及 2,500 架滑翔機載運與 1,500 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從英國本土 24 個基地,分由南北兩航路,向荷境安恆、奈美根、恩和芬附近實施兩梯次的空降突擊作戰。



圖四:空降作戰路線


在作戰初期,「市場」行動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部分單位仍遭到德軍意料之外的頑強抵抗,在南面的第 101 空降師僅遭遇到少量抵抗便攻佔了恩和芬地區大多數的橋樑並建立橋頭堡,但關鍵橋樑之一的深恩橋卻在 101 空降師的眼前被德軍炸毀。使得地面進攻的英軍第 30 軍,只能坐等工兵的修復。在攻進荷蘭的第一個關口,盟軍的作戰期程就被延誤了。在北面空降的第 82 空降師則攻佔了格雷夫附近與橫跨黙茲-瓦爾運河橋樑,並攻佔格羅斯比克高速公路且在此處設立封鎖線,以阻止德軍裝甲部隊從附近之芮斯華森林實施突擊,然而第 82 空降師的第 508 傘兵旅在向關鍵的奈美根大橋(奈美根大橋橫跨 200 公尺寬的瓦耳河,無法以架設浮橋之方式通過)發動進攻時,卻遭遇德軍裝甲部隊(哈麥爾准將的黨衛軍裝甲第10師之一部)的頑強抵抗,攻勢受阻。直至 9 月 20 日(D+3 日),才在第30軍裝甲部隊以及增援的第 504 團冒死渡河之協助下,奪取了奈美根大橋。此時第 30 軍的作戰期程已嚴重延誤。


在安恆市方面,烏夸特將軍所率領的英軍空降第 1 師在攻擊發起日(D 日)所實施的空降可說非常理想,傷亡甚少,抵抗也不大。最先著陸的空降第 1 旅集結後立即向安恆北面的橋樑和山脊進擊,但由於空降點距離目標區太遠(距安恆大橋約 10~13 公里),空降第 1 旅的兩個營(第 1 營及第 3 營) 都在到達目標的半途,被嚴陣以待的黨衛軍裝甲第 9 師所阻(第 1 營及第 3 營營長均在作戰中陣亡),僅佛羅斯特中校所指揮的第 2 營攻抵安恆大橋北端,並在大橋北端建立橋頭堡,入夜後,佛羅斯特曾多次向橋的南端發動突擊,但在缺乏重兵器與裝甲防護之下,所有的攻擊均被德軍所擊退。


圖五:美軍 101 空降師於奈美根外圍空降


2、地面作戰階段(花園作戰)


第 30 軍於空降作戰開始半小時以後發起攻擊,以愛爾蘭禁衛裝甲師為先頭部隊,使用一路縱隊隊形沿幹道前進,並在中午時於恩和芬與第 101 空降師會師,在通過深恩橋(英軍皇家工兵群所架設之浮橋)之後隨即開始由恩和芬向奈美根進軍。在第 101 師協助擊退沿途德軍的猛烈阻擊後,30 軍終於在 9 月 20 日(D+3 日)中午,攻抵奈美根大橋南面。此時德軍仍在奈美根大橋北端固守。第 82 空降師決心利用突擊舟緊急渡河,下午3時,第 504 傘兵團第 3 營乘坐 26 艘突擊舟渡河,在德軍猛烈的攻擊中只有一半的渡河突擊舟成功;生還者渡過 200 公尺寬的河面並攻佔橋樑的北面,經過4天抵抗,在第 82 空降師第505傘兵團第2營及第30軍的戰車協力攻擊下,德軍終於自橋樑南北兩面撤退,盟軍攻佔了奈美根大橋。此時,第30軍離安恆只有11哩了(約 17 公里)。


出乎意料的是,在愛爾蘭禁軍裝甲師的裝甲部隊衝過奈美根大橋後,並沒有像安恆繼續前進,而是停了下來,並開始實施整補。這讓奪橋的杜克上校相當不能諒解:「你的孩子們在安恆受苦,你最好還是過去,到那裡只有 11 哩遠了。」禁軍裝甲師的一名少校回答道:「在步兵趕上來之前,裝甲部隊不能前進。」這種反應讓美軍相當不滿:「你們是在按書本打仗。」。然就當時的情況在現在看來,雙方誰都有理,由奈美根通往安恆的69號公路,是一條筆直的、高出地面的堤岸公路(又稱島嶼公路),由於公路兩旁就是沼澤濕地,因此車輛無法離開公路行駛,第 30 軍的裝甲車輛要在上面行駛,就像送到德軍槍口上的獵物。想要清掃德軍布防的戰防武器,必須要依賴步兵(托馬斯將軍的步兵第 43 師)。然而步兵還在奈美根南面為保住運輸線而與德軍激戰中。


直到9月21日,第30軍才開始續向安恆前進。此時,佛羅斯特營所在的區域,已被德軍幾乎炸成了廢墟,安恆大橋亦於前一日被德軍攻佔。9月22日,第30軍的戰車被德軍反裝甲火力阻擊在半途,堤岸公路旁的爛泥讓裝甲部隊無從展開,裝甲部隊高機動力、火力與震撼力之優勢蕩然無存。「花園」部隊攻勢再度受阻─此時距離安恆只剩下不到 10 公里。



圖六:市場花園作戰進程


三、最遙遠的橋(安恆大橋)


「花園部隊」先鋒「愛爾蘭禁軍裝甲師」受制於地形與德軍反裝甲火力而未能快速向安恆市發起攻擊,不但喪失戰機,更使英軍空降第1師遭受德軍裝甲部隊的包圍而陷入苦戰,使得原本對德之「空降突擊作戰」,至此反而演變成對英軍空降師的「救援作戰」,盟軍後來雖然再於 9 月 23 日凌晨 2 時及當日入夜後,要求波軍傘兵旅先後發動了兩次的渡河增援,以及 9 月 25 日凌晨 2 時,再實施第三次的渡河增援作戰,但卻在德軍猛烈炮火攻擊下傷亡慘重而均告失敗(僅 489 人渡過萊茵河,成功進入英軍橋頭堡);最後,安恆方面英軍空降第1師殘部,在傷亡慘重、彈盡援絕下,於9月26日21時40分,在「花園部隊」第 30 軍的火力掩護下狼狽渡河撤退(弗羅斯特營遭德軍殲滅,弗羅斯特中校本人因傷被俘。成功渡過萊茵河的英軍僅存 2,162 人),結束了長達 9 天的戰鬥,是時,「市場花園作戰」終告結束。在此戰役中,深恩、奈美根及安恆方面的美、英空降部隊傷亡、被俘及失蹤官兵高達 14,000 餘人(其中英軍空降第 1 師 10,005 人中,約有 1,200 人陣亡,6,642 人失蹤、受傷或被俘);德軍方面 1,100 人陣亡,2,200 人受傷。德軍成功地粉碎盟軍的陸空突擊作戰之攻勢,並暫時阻擋了盟軍蒙哥馬利元帥於西線戰場北翼的攻勢。


圖七 安恆大橋


肆、兩軍成敗因素研析


一、盟軍作戰失敗之因素:


本次作戰由於盟軍漠視對德軍有利之情報,錯估敵德軍形勢,加上德軍西線總部司令對戰局之掌握得當,使得這次史無前例的晝間空降突擊作戰,成為了盟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敗績之一。分析其作戰失敗因素如下:



圖八:遭德軍優勢火力攻擊後,安恆市幾成廢墟,後方為安恆大橋


(一) 作戰計劃未臻周延


1944年9月10日,蒙哥馬利將軍與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於布魯塞爾會晤,艾森豪威爾將軍批准了「市場花園作戰」計劃。此時距9月17日攻擊發起日(D 日),僅僅只有短短的 6 天。由於時間緊迫,使得盟軍在實施空降作戰準備措施上極為倉促。「市場」部隊指揮官布朗寧中將,在擬定作戰計劃時,將空降作戰的重點由南至北加以策劃,因為在整體作戰中,進攻走廊的南面與中段,所有的橋樑與各處地形要點必須先佔領並加以鞏固,以便「花園」部隊能夠長驅直入,並與各空降師會師,否則位於最北方的空降第1師就會在深入敵後且缺乏後援的狀況下面臨被殲滅的命運。這表示在空中載具有限的狀況下,空降第 1 軍團將會優先載運空降區位於南面的美軍第101空降師與第82空降師,而空降區位於最北面安恆周邊的英軍空降第1師卻僅能在第一梯次的空降級段中,空降約兩個傘兵旅的兵力 (兵力只有空降第 1 師的一半)。這使空降第1師倍感壓力,由於地形與安恆市區周邊防空火力的限制,迫使空降第1師必須選定安恆市西北大約6.5公里之吳孚赫茲村南北附近地區─距離主目標安恆大橋平均約10~13公里之遠─作為空降場,而為了鞏固供後續空運梯隊使用之空頭區與著陸區,空降第 1 師能夠在攻擊發起日向安恆市區進攻的部隊僅只有一個傘兵旅之兵力。這對後來的作戰失敗,造成關鍵性的影響。



圖九:市場花園作戰結束後遭德軍俘虜之空降第1師官兵

(二) 情報判斷錯誤


蒙哥馬利將軍對情報判斷的錯誤來自於輕敵心態,自盟軍發動攻勢以來,德軍節節敗退,致使盟軍均誤認德軍戰力殘破且不足為懼,甚至認為空降區附近擔任防務的德軍,一旦面臨盟軍的空降突擊,「將不堪一擊,落荒而逃」,這成了「市場花園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早在 9 月14 日,安恆市地下抗暴軍領袖克瑞尤孚向倫敦示警:「在預定作戰地區中,德軍兵力增加,而且有『久戰後的裝甲部隊出現,相信是在荷境進行整補』。」卻未獲得蒙哥馬利及其參謀的重視,甚至沒有列入情報摘要內。9月15日上午,空降第1軍團軍部的情報官烏寇特少校向布朗寧中將報告了偵察機中隊所拍攝的空照圖片上,發現安恆市附近地區有德軍戰車集結,然而在經報告後,不但未被重視,反被指為「誤判」。


與此同時,盟軍總部參謀長史密斯將軍正與蒙哥馬利將軍會晤,因為在9月初,從前線「消失」的黨衛軍裝甲第 9 師與第10師,出現在安恆市的附近,史密斯警告蒙哥馬利:預定要降落在安恆的英軍第 1 空降師,無法同時對抗兩個裝甲師而守得住,因此極力建議「市場花園」計劃需要修改。但卻被蒙哥馬利否決,蒙哥馬利認為,最大的抵抗會來自於困難地形,而不是那「兵力薄弱、戰志消沉、一旦與大規模空降攻擊對壘,可能全面崩潰」的德軍部隊。就是如此的輕敵心態而忽略情報的嚴重性,終使盟軍在執行空降作戰之際,慘遭德軍打擊而造成重大傷亡。


(三)作戰計劃遺失


9 月 17 日攻擊發起日當天,德軍傘兵第 1 軍團就從美軍一架被擊落的威克式軍品滑翔機中擄獲了一份完整的「市場花園作戰計劃」,從擄獲的文中,德軍傘兵第1軍團司令司徒登將軍檢視後發現:盟軍此次空降作戰各降落區的所在位置、後續空運梯隊時間、各部隊作戰目標等,在這份文件上一應俱全,盟軍的作戰計劃自此完全曝光。因此,讓德軍指揮官摩德爾元帥得以從容地調整其裝甲部隊及防空部隊,對後續空降的盟軍實施反擊,更協調空軍攻擊盟軍後續運補機隊,除了空降作戰之「奇襲」效果盡失外,更讓位於安恆,已經缺乏物資給養的英軍第 1 空降師的情況無異是雪上加霜,讓德軍開創反空降成功的契機。


(四)後勤補給缺乏


盟軍自 1944 年6月的諾曼底登陸後,盟軍後勤補給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排山倒海般推進的盟軍戰鬥部隊,因此造成盟軍的攻勢遲滯。直至1944年8月底,盟軍的補給來源始終倚靠諾曼底登陸時所攻下的海灘建立之臨時碼頭,以及位於科唐坦半島北岸瑟堡的深水港(距離盟軍部隊前線約有400 哩之遙,約 640 公里)。由於距離過遠,在盟軍實施「市場花園作戰」期間,對「市場部隊」的後勤支持,除了靠 9 月 17 及 18 日兩梯次隨機攜行的補給品外,只能依賴後續的空投補給。然而,這些空降師所賴以維生的一、三、五類補給品卻時常誤投於德軍防區,載運補給品的運輸機及滑翔機也不時遭德軍防空炮火擊落。英軍第 1 空降師的情況尤為窘迫,由於空投點距作戰目標過遠導致兵力分散,德軍裝甲部隊對空投區的猛攻更使這些沒有重型火力的傘兵心力憔悴,實際送到的補給品不足 20%,其餘物資則通通落入了德軍手中。這種因空投失敗所造成的結果,直接影響空降部隊後續戰力,並成為日後作戰失敗主因之一。


(五) 通信失靈


9月17日12時30分至 14時00 分,英、美空降部隊於目標區空降後,所攜行的無線電,大多通連失靈,不但致使各空降部隊及指揮官間的無法連絡,更使盟軍統帥部才一開始就對這支「市場部隊」失去聯繫而無法掌握(尤其是英軍空降第 1 師全師通信不通),不但讓空降部隊與後援部隊出現「前後不相及」之窘境,更讓後續梯次空降的波蘭傘兵旅無法得知空降場早已被德軍控制的重要情資,因次在實施空降時遭到德國空軍與地面防空火力的強烈攻擊,讓波蘭傘兵第 1 旅在著陸前就已損失慘重;此外,對執行地面作戰之「花園部隊」而言,作戰方始即與「市場部隊」失去聯絡,最後導致各自為戰的局勢。此外,由於通信失靈,第 30 軍的裝甲部隊推進期間,幾乎無法獲得空中火力的支持,因為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都接到指示:為避免誤擊,絕對不可攻擊任何推測的目標。這讓盟軍享有制空權的優勢盡失。


(六)未能運用當地反抗勢力

所謂「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1944 年間,德軍所控領的荷蘭境內約有三支實力較大的地下反抗勢力,主要散布在安恆市、奈美根及深恩附近地區。大戰期間,這些地下反抗勢力一直都和盟軍保持密切的聯繫,擔任著敵後情報搜集及破壞的工作。然而,盟軍統帥部在所策劃的「市場花園作戰」計划過程中,並未採納荷蘭流亡政府的建議,將荷蘭境內的地下反抗勢力納入戰鬥編組,以策應盟軍的空降作戰,當時這幾支頗具戰力的荷蘭地下抗暴軍,甚至被英軍譏為「成事不足的烏合之眾」,從計劃開始一直到作戰結束,盟軍從頭到尾都未與地區內之地下抗暴軍合作,以策應「市場花園作戰」之進行。若能善用這些地下反抗組織,盟軍空降部隊的進展或許會相對順利,至少在通信的部分,荷蘭全國的有線電話網都在荷蘭地下抗暴組織的掌握中,若蒙哥馬利知道這一點,通信失靈的解決方案「只需要拿起電話就成了」。未能善用在地力量,實為盟軍「市場花園作戰」之重大失誤。


二、德軍作戰成功之因素:


空降突擊作戰有其風險,從「市場花園行動」中台們可以窺知一二。在空降作戰中,由於作戰地域在敵國境內,因此後勤給養與後續增援部隊之接應就成為空降部隊最迫切需要的一環。德軍此次「市場花園」反空降作戰之成功,固然歸因於盟軍過於輕敵、情報錯誤、作戰計劃草率、戰備準備不周、空投堡選定不當、持續戰力無法維持、天氣欠佳等因素。但德軍反空降作戰諸作為,仍有許多可供台軍爰引借鏡之處,分述如下:


(一)裝甲部隊迅速部署


「市場花園作戰」初始,德軍擄獲盟軍空降作戰計劃,讓摩德爾元帥能夠迅速且正確判斷出盟軍空降作戰部隊缺乏地面機動力、重型武器裝備與持續戰力薄弱等限制因素。在了解敵整體空降作戰構想後,及時下達適切之反空降作戰決心與指導,掌握反空機降「先機」;並針對盟軍空降弱點,迅速部署麾下黨衛軍裝甲第 9 師與第 10 師之裝甲戰力,借裝甲兵強大之機動力、火力、震撼力,主動求敵決戰,因此雖然盟軍「市場部隊」同時於深恩、奈美根、恩和芬等附近地區空降著陸,使得德軍守備陣地縱深過長,難以首尾兼顧,甚或前後方遭敵夾攻。但由於裝甲部隊能運用其高度機動力,適時彌補陣地間隙及配備薄弱處,反而使缺乏重型火力與裝甲戰力之盟軍傘兵部隊陷入苦戰,為反空降作戰奠定了勝基。


(二)截斷敵補給線,使敵其後續持援戰力增援頓挫


由「市場花園作戰」中台們可以了解到「補給線」的重要性。當後方支持補給基地距第一線相當距離時,其危害程度相對增加,所以必須要利用各種作為來確保之,方能有效支持第一線部隊作戰,不過作戰時為求作戰安全與行動彈性,除以原來之補給線為主外,亦可依狀況再規劃若干「補給參考線」與「預備補給路線」,作為前方作戰部隊「輔助」及「應變」之用。而在「市場花園作戰」中,安恆區域被德軍所掌握時,盟軍對安恆地區的後勤空投補給及所有支持,均被德軍完全切斷,只能讓著陸場之盟軍在無支持下獨立作戰,終於戰鬥至彈盡糧絕下被擊潰;此一例證,充分顯示軍隊作戰若需置重兵力於護衛補給在線,必然削弱其主戰兵力,致兩軍決戰時力量分散,反而不利作戰。


(三)充分利用地形,成功阻擋盟軍裝甲部隊推進


德國傘兵第一軍團司令司徒登上將深諳荷蘭地形,明白第30軍的戰車在荷蘭多沼澤與濕地的狀況下,將不利於展開,難以發揮裝甲兵應有之火力與震撼力。尤其在擄獲「市場花園作戰」之作戰計劃後,了解第 30軍的攻擊路線是沿著一條狹窄的公路(69號公路,又稱島嶼公路)推進。司徒登立刻沿島嶼公路周邊村落布署反裝甲火力,讓30軍的戰車在無法展開的島嶼公路上被打得動彈不得。徹底粉碎了在安恆被包圍的英軍空降第1師援軍到來的最後希望。


圖十:英軍第 30 軍的戰車受制於「島嶼公路」


本文由「戰例譯註小組」翻譯,「這才是戰爭」整理編寫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第一個衝過三八線的志願軍連隊,他們給了韓國軍隊刻骨銘心的記憶
中國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並沒有錯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