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如果潮汕的古建會說話,帶你走進潮汕人家,你一定會為潮汕「老厝」獨有的建築風格所吸引。置身雅緻的潮汕古建築內,彷彿聆聽老翁將潮汕悠久的文化底蘊娓娓道來。慢下來,靜靜感受老厝的故事。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由於領域的廣闊以及擁有56個民族,中國在5000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眾多不同風格的建築風格。這些不同的建築風格也許有些已經消失,有些也被現代建築逐漸取代,但是它們的存在都可以說是一種人類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一種生活和一代文化。

其中,被譽為「東方猶太人」的潮汕人家,他們獨有的建築風格,彷彿也在靜靜地訴說著潮汕悠久的文化底蘊,讓我們走進這些嶺南古村民宅,細細品味這些會說話的歷史吧。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潮汕農村傳統民居是嶺南古村民宅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之一。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很多,且都用生動形象的名稱來命名,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潮汕民宅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極其注重裝飾,故有「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說。

潮汕特色樣式



【四點金】

「四點金」是潮俗獨特的村居,是一種多層次、對稱、平衡、結構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而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房間,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些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邊為大廳,兩邊各有一個大房。「四點金」的構築還有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稱會」;前後房都帶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則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有「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則謂之「四點金加厝包」。舊時只有殷富顯達的家庭才能建造。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下山虎】

「下山虎」房屋的建築在潮汕農村中較為普遍。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少了兩個前房,其餘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門路出入不同,順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大門而只開兩邊門的稱為「龍虎門」,也有既開正門又開兩邊門的。整座格局形成前低後高,因此得名。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複雜化。「落」是潮汕方言,即進的意思。第一進有凹形門廳,俗稱「門樓肚」。一進與二進間,有天井及左右兩道通廊。過了天井便是二進,二進有面闊二間的大廳,兩邊各有一間房子稱為「大房」。二進和三進中間也有天井,三進的結構與二進相同,只是三進的大廳後面隔開一塊狹長的暗間,稱作「後庫」。後包指三進後面的一列房子。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整個建築格局就像一駕由四匹馬拉著的車子,故名「四馬拖車」。「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粉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潮汕祠堂和客廳】

潮人聚居的地方一般會有祠堂或客廳,基本結構為兩廳夾一庭的兩進式和三廳兩庭的三進式,中間建有天井,為敞開式的,不像北方密封的廳堂,且往往裝飾豪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辦理婚、喪、壽、喜等事的場所和施行宗族倫常的法地。"客廳"(與現代家居中的客廳完全是兩回事)則一般只用於專門用於祭祀和辦喪事,因為辦喪事的時候外來的客人要來這裡吊拜,所以稱為"客廳",並且還有正廳和阿婆廳之分,後者專門供奉靈位沒有資格擺放到正廳的阿婆(被收為婢妾為主人生子但仍沒有正式身份的人)。

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潮汕人歷來重視祠堂的建築,這是一種「懷抱祖德」、「慎終追遠」、也是後代人「飲水思源」、「報本返始」的一種孝思表現。舊志記載,營宮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繼絕嗣,重祀田,各大姓巨族,多建有大宗祠堂祀遠祖,富有者也多為高、曾、祖、父四代近祖建祠堂,少數還有為自己建祠堂者。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另外也是施行宗族倫常的法地。

潮汕祠堂的基本結構,有兩廳夾一庭的兩進式和三廳兩庭的三進式兩種。其建築系統地運用木雕、石雕、嵌瓷這三大潮汕建築工藝,裝飾豪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潮汕祠堂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如普寧市西社鄉永思堂存有民國修建碑記,從中可以了解該祖源流及世系輩序,這對研究該簇歷史有很大的幫助。澄海市後溪鄉芳庄堂,堂正中入門有一祖墓,這一現象在潮汕是極其罕見的。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客廳

正廳常稱「客廳」(與現代家居中的客廳完全是兩回事),專門用於祭祀和辦喪事,因為辦喪事的時候外來的客人要來這裡吊拜,所以稱為「客廳」。

【阿婆廳】

正廳建築群的右側有時候會建造一個阿婆廳,專門供奉靈位沒有資格擺放到正廳的阿婆(被收為婢妾為主人生子但仍沒有正式身份的人),如果沒有阿婆廳則家人會把她們的靈位放在櫥柜上。另外左側則有時候會建一個廳供奉未上壽(50歲前就死亡的)的人。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潮汕建築重廳堂,將其作為民居單元的中心。廳堂是敞開式的,不像北方密封的廳堂。建有天井。天井的作用,既為了通風透光,而基面較低,在雨天可以納水,以防止廳房進水。

【水井】

在潮汕,每個建築群不管大小一般都必然有一個水井。必有井,所以古人稱鄉里為"鄉井"。有的鄉村的井很多,有院外的,有院內的。挖井要請地理先生測定井眼,有的挖丈多、兩三丈深才見泉水湧出,再加進幾擔粗沙粒鋪墊作過濾。水質好的才作為食水,差的作為用水。潮汕民眾很重視食水井,不但日常經常進行維護保潔,還要拜"井公井媽"。 在潮汕,每個建築群不管大小一般都必然有一個水井,包括獨家獨戶的小民居建築裡面往往也都有。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在潮汕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依稀記得兒時早上母親在井邊洗衣服、自己在邊上玩的場景,而井中為了清潔井水而放養的魚則常常成為眼中之物,但大人總是告誡不能掠之。

【風水屋頂】

潮汕建築很講究風水,不但體現在選址、建築布局的講究上,在建築上的每個細節也都有體現,屋頂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屋子正對其他大型建築物的大門,為了抵煞往往在屋頂放一個糖漏,這樣住起來才會比較順利。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如果屋子不是很乾凈或者為了為了抵擋外來的「煞」,常常在屋頂放一個缽仔,栽上仙人掌。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一起看那些潮汕老厝,獨有的美!

這個屋頂不但種仙人掌,而且還放了一個「風獅爺」,這樣抵煞能力就更強了。如果本建築被別人的屋角、漏水槽等較大的煞氣所沖,往往就採用這種方式來抵煞。另外還有在屋頂山牆上建一個拉弓箭武士的,也是抵擋別處衝來的煞用。

如果古建會說話,你聆聽到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