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木 圍城裡的日子

萬木 圍城裡的日子

多年前讀過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現在已經完全不記得其中任何人物及故事情節,可以說就此刻而言,公認的經典於我並非經典。但小說中有句話卻令我記憶頗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這句話最近在我的腦海里盤旋——因為最近(今天)我要登記結婚了。

在任何一個不深思的時刻,我對於結婚都沒有太多的感覺,甚至偶爾還會因將要(或已經)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謂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自然是世俗的定義,而我從不否認自己是世俗的一部分:我既無勇氣也無意願和必要在婚姻這件事上特立獨行,但我尊重和暗地裡敬佩那些與眾不同的人)而感到得意與滿足。但每當深思時,又對即將而來的婚姻生活感到擔憂。

我所擔憂的,大概也是多數人對婚姻的擔憂:總有一天,不曾起眼的油鹽醬醋和雞毛蒜皮,會將曾經的愛情和浪漫摧毀。當然,很多人在婚姻里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幽默感驅散了這些憂慮,但也有很多人將憂慮變成了實際的負擔。而我究竟將面對何種情況,並不取決於我個人,也取決於我的另一半的態度。從這個角度上說,擔憂婚姻的人,大概多是由於對伴侶的不信任。

和我一起領結婚證的人,是宋老師,我的初戀。她能給大多數見過她的人留下「脾氣好」的印象,而只有我知道她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婦女,簡稱「潑婦」。經我對其七年的考察,此婦秉性善良,不學而有術——不愛讀書,卻天生具有駕馭我的藝術。這種駕馭之術——我對不講理的人從來不妥協忍讓,但對她的不講理卻心存敬畏——在我畢業之後有更顯著的表現。如果問我為何認同胡適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那麼我應當首先感謝宋老師教會了我什麼叫做「容忍」,與其說這份容忍是一種畏縮和唯唯諾諾,毋寧稱其為同理心。我看過一些電視劇和電影,幾個觀點對我影響較大:夫妻之間講的不是理,而是情;世界上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感情和尊重,是同理心的根源,也助長著同理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甚至有些懷疑我真是因為怕老婆才會在腦海里滾動出現這些影視台詞來自我安慰。

我對婚姻的擔憂,根源也在這份同理心上。同理心不能總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同情理解忍讓,而應該成為兩人相處時共同具備的要素。彼此理解,相互包涵,才能走得更遠,一方對另一方的遷就,甚至過分的遷就,所造成的的後果便是總有一個人被困在圍城中無法走出。前文說,擔憂婚姻的人,大概多是由於對伴侶的不信任。更細緻地說,這份不信任並不是狹隘地指不信任對方的品性,而是對對方缺少同理心的擔憂。溝通,是人際交往中解決問題必要的環節,溝通時如果缺少換位思考,靠溝通來解決問題就難以湊效,搞不好還會雪上加霜,產生更多的矛盾。

其實夫(妻)不需要妻(夫)在所有問題上對自己產生同理心,時刻都埋怨妻(夫)「不理解自己」的夫(妻)多半還處在心理的青春期,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每個人都有自己除了另一半外所在乎的事情和人,需要對方對這些人和事有所尊重:在遵守一些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哪怕不理解也不去阻礙對方。對於丈夫而言,對妻子更多的照顧,不僅是應盡的責任,更是對感情的維繫,自是毋庸多言,丈夫只在少數重要的事情上尋求妻子的理解和尊重。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把這句話當成真理的人,如果不是傻瓜,那就一定是棒槌。而我對此反覆思之,無非是把它當成了一種警示,未雨綢繆。昨天此刻,我還騎在城牆之上,今日已站在城內,我想問「城裡的朋友你們好嗎?」,但是想來也毫無意義。城裡的日子,人言言殊,但據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本想把我與宋老師的七年之路一一道來,寫得詼諧幽默點,沒成想只寫了我的擔憂。其實由我來寫這份擔憂,並不僅是我對宋老師能否在「丈夫的少數重要事情上予以理解和尊重」的擔憂,也有我對自己的擔憂:我是否能繼續以同情、理性和愛來對待我的妻子——當她無理取鬧時,我能否奉上一句「我錯了」;當她亂花錢時,我道上一句「還可以再買點這個那個」;當她慵懶時,我承包所有的家務也毫無怨言;當她隨便評論我的作品是垃圾狗屎時,我對她的犀利評論大加讚歎……

其實我所擔憂的問題,在七年時間裡,都不曾發生,即便宋老師不理解也無法理解我所感興趣的領域,但她願意支持我去讀我認為重要的書。我之所以再次提出,是因為我們將要共同度過無數個七年。說是擔憂,也可稱作期盼,畢竟宋老師是個秉性善良的活潑的婦女。

她問我說:你不會後悔嗎?我開玩笑說:不會,胡適的老婆江冬秀,和你一樣粗俗無禮,他們倆也過完一生。她說:可我江冬秀,你也不是胡適。

2018.07.18

題外話1:草就此文,說到哪兒算哪兒,但不能是哪兒說哪兒了,畢竟是自己的心裡話。

題外話2:簡單梳理了一下最近要做的事:梳理從教一年的經歷、反思(作為任課教師和作為班主任);對為期七年的初戀做一回顧和總結;督促學生校對蝸牛文學社第一部文集《時間軸》;完成《寫給學生的信》等。這些事有助於我重審過去,標記當下,抉擇未來。我希望自己永遠保持清醒,永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在做什麼和做過什麼;也希望自己不僅文采斐然,思想深刻,而且還是行動派,以個人微弱的力量,引導更多人清醒而強大。

題外話3:最近常分享材料到蝸牛文學社群,與個別學生溝通寫文章的相關問題。我憑經驗與學生聊天,但經驗畢竟有限,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攝入,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寫作方面,我對學生有三方面要求:質疑司空見慣的現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附文再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木2011 的精彩文章:

TAG:萬木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