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三大才子,卻無一人善終

明朝三大才子,卻無一人善終

說到明朝的才子,人們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禎卿。可在明朝歷史上,他們四個並不算什麼,他們之所以知名度非常高,不過是因為現在影視劇的出現,才讓他們為大眾所知。而在明朝歷史上,公認的三大才子卻是楊慎、解縉和徐謂。

楊慎,字用修,三大才子之首。

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那首耳熟能詳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就出自楊慎的二十一史彈詞。楊慎自小聰敏過人,十一歲作詩,十二歲時擬作《弔古戰場文》,又擬《過秦論》,其祖父讀後,稱其為『吾家之賈誼也。』十三歲時,其詩文就名滿京城。

楊慎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親楊廷和乃是明朝四朝元老,官至內閣首輔。受家庭的影響,楊慎也走上了為官之路。可惜楊慎雖學識淵博,政治生涯卻頗多坎坷。

楊慎為人正直,不畏權勢。明史上愛玩的正德帝在位時,多次犯顏進諫,正德帝死後,其堂弟嘉靖帝即位,要追謚自己父親皇帝封號,楊慎對此事表示反對,因此得罪嘉靖帝,被貶雲南三十餘年,最終客死他鄉。

解縉,字大紳,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

解縉才華橫溢,年少便得志,很得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曾言: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次日,解縉便呈上萬言書,主張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 ,朱元璋讀後,稱讚其才。

建文帝朱允炆當政時,解縉先是遭貶,後又回京復職。到了朱棣做皇帝的時候,解縉又升任翰林侍讀。等到文淵閣建立,解縉入文淵閣參預機務,而這時,也正是明朝內閣制度的開始。

解縉有大才,曾主編《永樂大典》,不過為人卻太過剛正不阿,屢次惹怒朱棣,朱棣很不待見他,最終將他下了大獄。後來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囚籍,朱棣見到解縉的名字,說了一句:縉猶在耶?紀綱會意,於是將解縉濸醉扔到雪地埋起來,就這樣被凍死了。

徐渭,字文長,自稱南腔北調人。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不過他小時候因家庭情況過得並不如意,縱使才名遠播,卻是形成了孤傲自賞、鬱鬱寡歡的性格。而在科舉道路上,也是屢遭挫折,直到四十歲都未能中舉。

明朝自開國以來,沿海周邊便屢有倭寇進犯,當時東南沿南正值倭寇橫行,徐渭於是投到了抗倭名將胡宗憲的帳下,成了胡宗憲的一名幕僚。徐渭謀略過人,往往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

後來胡宗憲含冤而死,徐渭也被牽連下獄。徐渭本身性格就有些偏激,人生的不如意,使他變得癲狂。好在有友人相助得以出獄,之後,徐渭便到處巡遊。晚年,徐渭回歸故里,愈加不願受禮法的束縛,而他的癲狂症也日漸嚴重,最終,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傾國傾城,從皇子到男寵再到帝王的傳奇人生!

TAG:老喵說歷史 |